熊貓直播陷“資金鍊斷裂”傳言,直播行業將重新洗牌?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多方爆料顯示,熊貓直播,這家曾以“不差錢”形象示人的直播平臺似乎陷入了資金鍊斷裂的泥沼中。

熊貓直播上次拿到融資,還要追溯到去年5月份的B輪10億人民幣融資。時間即金錢,這對善於燒錢的直播平臺來說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自今年年初起,熊貓直播的合作公會,甚至熊貓直播員工工資無法按時結算、大主播出走、員工離職等情況接連發生,人們紛紛把矛頭指向熊貓直播的資金難題。娛樂資本論就現金流、融資情況與主播出走等問題向熊貓進行求證,對方表示不予回應。

在人們的印象中,熊貓直播與王思聰深度捆綁,很少有人想到,熊貓會陷入這樣的境地。但仔細思索之後,自騰訊投資鬥魚、虎牙兩家直播平臺起,(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遊戲直播行業的格局就發生了改變。某些去年無法確定的東西在這一刻似乎蓋棺定論了。

熊貓直播資金鍊斷裂疑雲

自年初起,坊間就有熊貓直播無錢可用的傳聞流出。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傳聞通過公會、大主播、員工之口不斷向外擴散。

“其實往常熊貓直播也會推遲結款,鬥魚也一樣。但這次大家都在傳熊貓沒錢了。”一家與熊貓有合作關係的公會老闆“大貓”對娛樂資本論說道。

按照熊貓官方結算工資的流程,當月工資在下個月末結算,此外還有半個月的程序流程時間。也就是說,四月的工資應該在五月末,最遲6月初結算,但據大貓稱,截至6月18日,熊貓仍然沒有結算4月的工資。而且,這不是熊貓第一次延遲結算工資了。

“直播平臺結算工資都慢,我有個在鬥魚直播的主播朋友,體量大概是80萬訂閱,去年的廣告費現在都還沒結。雖然我也聽到了熊貓資金鍊斷裂的風聲,但是拖薪是直播平臺常態,沒真正崩盤之前,平臺方不會給出確切消息。我們也沒法斷定熊貓真的出了問題。目前來看,即使真的出了問題,他們還是會先穩住大主播。”

大貓的想法不無道理,頭部主播優先級高於腰部、尾部主播。結款也一定先以他們為先。但事實上,熊貓似乎連大主播也無法穩住了。包括JY、週二珂、口罩卡在內的平臺頭部主播均在最近選擇轉會,PDD也因為種種原因停播長達半年,儘管小道消息不斷,仍然沒有確切消息能夠確定他將續約熊貓直播。

據某頭部藝人經紀公司員工介紹,旗下數位熊貓直播腰部以上主播早早離開了熊貓直播,轉投虎牙與鬥魚。究其原因,不外乎熊貓開出的價位無法滿足大主播們的胃口,且存在拖薪情況,與之相比,虎牙直播賬期較為及時。據消息人士透露,熊貓股東360一直不滿意熊貓直播的營收,資金支援有限。有“狼王”之稱的頭部主播JY正是基於這些原因離開的。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JY已轉會虎牙

相比JY的轉會,週二珂的離開更值得玩味。出道於鬥魚的歌姬週二珂,在人氣最旺的時候選擇加盟熊貓直播,簽約香蕉計劃。此後香蕉計劃花費了大量精力用來培育週二珂。曾有媒體曝出,熊貓直播在成立之初,其法人為高翔,8月變更為龍飛。高翔恰好是香蕉計劃的法人及股東,這樣看來,同為王思聰電競版圖下的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言而喻。正是這樣的關係,讓週二珂在沒有任何糾紛曝出的情況下轉會鬥魚顯得十分蹊蹺。一般情況下,沒有直播平臺會將自家經紀公司重金培養的重點藝人輕易放走,最大的可能性便是這家平臺已無力支付該藝人的費用。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儘管年初,校長現身熊貓直播年會,一擲千金為員工送出豪禮,但在這之後,關於王思聰撤資熊貓直播的傳言,還是陸續發酵。

如果說主播、工會的動盪仍在平臺競爭的合理性範圍內,當熊貓直播員工內部的口風也指向資金流問題時,情況似乎變得更加嚴重。

在“脈脈”匿名爆料區,多條匿名消息提到了熊貓資金流出現問題,部分員工離職,即將被騰訊收購的內容。“那些最近從熊貓tv離職的人會不會後悔?一週內將宣佈被騰訊全資收購,校長仍任董事長。”一條發佈於今年6月2日的匿名區爆料這樣寫到。兩週過去了,爆料者提到的消息也沒有公佈,但熊貓直播近期離職的人卻在增多。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有趣的是,脈脈中關於熊貓直播融資、併購、現金流問題的多條爆料,被一位實名認證“熊貓直播流程部總監江大橋”的人多次闢謠,據瞭解,熊貓內部並沒有流程部,也沒有叫江大橋的員工。

熊貓直播錯過了什麼?

2015年9月4日,王思聰宣佈成立熊貓TV,同年10月21日,熊貓直播正式上線。上線伊始,熊貓直播憑藉財力資本,吸引了大量主播入駐,其中不乏人皇SKY李曉峰、爐石主播區囚徒、sol君、王師傅、冰藍飛狐、瓦利拉、LOL主播大奶強、若風、主機區風行雲、DOTA主播伍聲2009等頭部主播。林俊杰、AB、陳赫、林更新、賈玲等娛樂圈明星也曾頻繁為熊貓站臺,甚至還出過“校長大罵林更新”的熱搜。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彼時的鬥魚、虎牙、戰旗、龍珠相互纏鬥,元氣大傷。熊貓直播擁有大量優質主播資源,很多人看好這家年輕的直播平臺。幾年過去了,虎牙上市,鬥魚預計年內上市,握有一手好牌的熊貓直播卻離直播行業第一梯隊的兩家直播平臺越來越遠,乃至傳出資金鍊斷裂傳聞。這幾年裡,熊貓究竟錯過了什麼?

娛樂資本論採訪了數十位熊貓直播用戶與從業者,得到了以下結論:

1.未建立良好的主播生態

建立伊始,熊貓直播憑藉四處挖角,拼湊出一個陣容強大的主播陣容,這也是當時業內外看好熊貓直播的主要原因。直播大戰中,其他幾家直播平臺彼此爭鬥,元氣大傷,熊貓的主播陣容在當時的直播平臺中足以排進前三。

然而,人們很快發現,頭部主播入駐並沒有為熊貓帶來大量流量與人氣。究其原因,熊貓作為一家新入場的直播平臺,缺乏鬥魚、虎牙的用戶基礎,也無法快速建立起較為完整的主播生態。

初期,拋開卡頓等技術問題不談,在主播搭建上,熊貓暴露出一些問題。以鬥魚為例,頭部、腰部主播們分為早中晚午夜幾檔,對大部分用戶來說,(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無論何時打開鬥魚,基本都能找到值得觀看的直播內容,熊貓在大量挖角主播後,並沒有安排好這些主播的直播時間,很多時候打開熊貓,用戶找不到想看的直播內容。

在主播構成上,熊貓同樣存在一定問題。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在頭部主播之外,存在大量腰部主播,這些主播一方面豐富了直播內容,一方面擁有著極強的成為頭部主播的潛力。熊貓初期在主播構成上以頭部主播為主,招募的小主播大部分內容枯燥,並沒有充分起到豐富直播內容的作用。

鬥魚、虎牙之所以能在平臺大戰後恢復元氣,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內部較強的造血能力。主播被大量挖走後,鬥魚通過造勢、資源傾斜等手法培養出了多位頭部主播,其中不乏平臺內部培養出的主播。受限於主播基數,熊貓相對缺乏內部造血能力,幾年過去了,熊貓孵化出的頭部主播數量並沒有鬥魚多。

在對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移動電競遊戲的跟進上,熊貓也不夠迅速。虎牙憑藉對《王者榮耀》的提前佈局重新崛起,鬥魚快速跟進,兩家直播平臺在移動電競上至少打了五五開。當然,這並不代表熊貓缺乏敏銳的嗅覺,在《絕地求生》項目上,熊貓佈局較早,手握好牌,在目前的市場中擁有一定的競爭力。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在主播生態上,僅憑買買買的土豪做法無法維持長久運營,缺乏內部造血能力的平臺總會有錢燒完的時候。苦於主播數量與質量,後入場的熊貓直播在生態搭建上吃了大虧。

2.熊貓忽視了品牌建設與主播運營

有人說,熊貓的決策者沒有考慮清楚大主播有沒有強到能夠影響到大部分粉絲改變直播觀看習慣,去一個新平臺的問題。創立伊始,年輕的熊貓急需創立一些規則與玩法,讓用戶對平臺產生依賴,而非主播憑藉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用戶,保證留存。總的來說,在大量主播入駐之後,熊貓並未投入足夠的資源在品牌建設與主播運營上,這讓部分熊貓用戶缺乏粘性與忠誠度。

在品牌建設與公關行為上,熊貓直播並未投入太多精力,至少和競爭對手相比,佔了下風。鬥魚、虎牙在媒體資源、活動曝光上投入資源頗多,其中既有正面品牌向曝光,也有負面新聞的對抗性公關行為。

熊貓則不同,無論賽事還是主播,曝光機會相對並不豐富。有業內人士評價:“熊貓給人的感覺就像,品牌公關總需要依賴王思聰的聲量。”

主播運營上,鬥魚、虎牙每次引進新主播,都伴隨著鋪天蓋地的新聞通稿曝光與輿論發酵。頭部主播更是隔段時間就上一次熱搜,時刻保持著大眾的關注。相比之下,熊貓很少為主播製造輿論氛圍,除了個別主播善於自我炒作外,熊貓煽風點火的能力孱弱。

當然,我們不能全盤否定熊貓在品牌建設上做出的努力與投入,但與鬥魚、虎牙相比,熊貓的外在表現並不突出。

3.在PGC內容上的投入值得商榷

熊貓與與燦星共同製作新青年直播脫口秀《小蔥秀》曾引起過諸多關注,莊明浩也在知乎上提到過平臺自制節目《Hello女神》獲得了不錯的廣告收益,但2018年行將過半,熊貓在PGC上沒有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Hello女神冠軍譚鹽鹽》)

據業內人士介紹,PGC類節目從用戶層面獲得的收益遠不及廣告收益與贊助收益。總體來說,整個內容付費市場還不成熟,現有的PGC內容仍以廣告、贊助為主要收入手段。在各大直播平臺的規劃中,用戶付費是PGC內容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用戶付費規模遠未達到預期。究其原因,不少業內人士認為,PGC內容不夠精細、數量不夠多是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大部分PGC內容賠本賺吆喝,成本高,從用戶身上獲取的成本卻極度有限。

與押寶PGC相對的,是鬥魚、戰旗佈局線下的野心,LanStory、鬥魚嘉年華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線上主播層面,幾家平臺也不斷放出要完善主播生態,增強造血能力的信號。反觀熊貓,在主播與線下顯得有些啞火。

沒有具體數據之前,我們無法確認熊貓押寶PGC內容是否太過冒進,但從其他平臺減少PGC內容的現象上看,目前依賴PGC內容盈利還過於遙遠。

直播行業將重新洗牌?

有人說,鬥魚和虎牙相繼收到騰訊投資的那一刻起,整個直播行業就開始洗牌倒計時了。

“直播還是一個燒錢的行業,這點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變。不同的是,鬥魚、虎牙的錢源源不斷,我們卻撐不住了。在主播爭奪上,我們這些平臺已經沒辦法和這兩家競爭了。越是這樣,我們越融不到錢。沒有大主播就沒法扭虧為盈,辛苦培養的主播,成熟以後不是被其他平臺挖走,就是主動轉會。我們只能期待大玩家入場。”一位直播平臺的員工如是說。

直播平臺燒錢的本質沒有改變,主播即內容,內容即流量,流量即變現的商業邏輯也沒有改變。拿到騰訊投資的鬥魚、虎牙擁有更大的優勢,資本優勢將逐漸轉化為主播質量與數量上的優勢。從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其他平臺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拿到融資,或者找到接盤俠,日子就不會好過。

曾有流言稱,網易、騰訊、阿里都接觸了熊貓直播,商談收購事宜。當然,流言終究是流言,我們無法得知其真實性,但被大廠收購,對鬥魚虎牙外的其他平臺來說,未必是壞事。

在過去的推廣邏輯中,遊戲營收能力取決於質量與發行商的渠道能力。隨著直播平臺的崛起,廠商們發現直播擁有超強的“帶貨”能力,平臺擁有的流量已不容忽視。《絕地求生》的火爆,直播起到的作用不可謂不大。

熊猫直播陷“资金链断裂”传言,直播行业将重新洗牌?

對遊戲廠商來說,直播平臺流量正在成為自家遊戲能否獲得足夠多關注的關鍵指標。同等質量下,獲得更多曝光的遊戲成功的幾率更高。投資了鬥魚和虎牙的騰訊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遊戲推廣上至關重要的一環,前段時間封殺網易《第五人格》便是直播平臺於遊戲廠商作用的最好解釋。

因此,想在遊戲上與騰訊競爭的廠商,急需一個直播平臺進行推廣資源上的補足。但鬥魚、虎牙之外的直播平臺帶來的收益能否與付出的資源對等,是大玩家入場需要考慮的。以網易為例,自家擁有直播平臺CC,如果收購或投資其他直播平臺,必然要投一家流量強於CC,且擁有一定用戶基礎的直播平臺,這樣思考下來,可供選擇的並不多。

在這些問題背後,是苦苦支撐,急需資金週轉的直播平臺們。他們還在期待反轉與翻盤,(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如果年底前拿不到救命錢的話,今年很可能會死掉一兩家直播平臺。

熊貓內部不斷傳出的消息就像一粒粒扔進大海中的石子,發出微弱的聲響。只是沒人知道,這些微弱的聲音到底來自石子本身,還是海嘯前的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