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隨著高考的結束,卻迎來了新一輪的無聲戰鬥——高考志願。被稱為第二次高考的填報志願,往往比高考還重要,高考有標準的答案,而填報志願沒有標準的答案。多數人在高考的路上很成功,卻在倒在了高考志願的路上。努力12年不容易,卻因為填報志願的問題,沒有發揮成績的最大化,那不就成了浪費啊!

每一年都有大部分考生因為高考志願的問題,而遺憾。每一年都有成績比較高的考生,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甚至是退檔。有人就說,這裡面有什麼貓膩 嗎?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實際上這就是錄取規則之一的專業級差在作怪。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何為專業級差?專業級差是指錄取非第一專業志願考生時的分數差額,這種方式下所有考生按成績排隊,所有專業同時錄取。首先,對隊列中第一名考生考察其第一專業志願。如其第一志願專業未滿額則將該考生錄取到該專業,完成對該考生的處理;如其第一志願專業已經滿額,則將該考生考分減去預先設置的相應級差並將其插入考生隊列的相應位置,完成對該考生的處理。以此類推,直至考生專業志願均已處理完。如這時仍有考生沒有安排專業,考生若服從調劑,則將其調劑到還有計劃餘額的專業中去;若考生不服從調劑,則該考生將會被退檔。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某校進檔考生A、B、C、D,投檔成績分別是323、319、317、315分,有3個專業:英語、金融和法律三個專業(每個專業各招一個學生),學校專業級差為3分。

考生志願填報詳情如下: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按照“專業級差法”規則,將會出現以下錄取情況:

1、按照總分排序,A考生第一,專業志願一可錄取,錄取英語專業;

2、B考生第二,檢索B考生專業志願,第一專業志願英語已錄滿,不能被錄取,減去級差分3分,重新排序;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3、按照總分排序,C考生第一,專業志願一可錄取,錄取金融專業;

4、B考生第二,檢索B考生專業志願,金融專業已錄滿,不能被錄取,減去級差3分,重新排序;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5、按照總分排序,D考生第一專業志願,就可以錄取法律專業;

最終錄取結果: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B考生的成績雖然比C、D考生好,但由於學校實行專業級差的錄取方法,B考生在錄取第2專業志願-金融和第3專業志願-法律時需要降分,再與同樣填報這2個志願但作為第1志願的C、D比較反而落後,分數的優勢就不存在啦。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所以,對於那些不學習如何填報志願的知識,認為孩子只要考高分就能讀好學校、好專業的家長,這無異於是一記悶棍,讓家長清醒,合理的、科學的志願填報,為孩子的考分錦上添花;反之,則是“毀”人不倦,讓孩子高分面臨落榜。

“專業級差”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志願填報基本常識,但它卻是十分重要的。也如同上文所說的,如果處理不當,它造成的影響就有可能是“致命”的。而像“專業級差”這樣的志願填報基本常識還很多,瞭解它們就會為志願填報打下穩定的基礎,減少填報的風險。

有貓膩?明明高考分數夠高,卻被錄取到分數低的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