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1张(1934年8月出版),黑龙江夕照,轮船航行江上,远处落日西沉,金光残照,此时的黑河已被日军占领。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2张(1934年8月出版),鸟瞰黑河市貌,大多为俄式建筑,黑河地域历史悠久,唐朝时属黑水都督府管辖,到康熙时,为抗击沙俄侵略将黑龙江将军衙门迁至今爱辉区的瑷珲镇,到咸丰年间的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被迫与沙俄在此签订《瑷珲条约》,被割走大片国土,成为国人永远的伤痛。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3张(1934年8月出版),黑河市的中央大街,一位马车夫正在候客,几位女子正穿街而过,两旁的西式建筑商铺,悬挂着各式招牌旗帜,其中右侧的二楼高高悬挂着长条横幅,写有:“鸿盛德专造时式男女靴鞋四季冠帽华洋”的字样。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4张(1934年8月出版),位于黑河的山东商会,建筑造型中西合璧,大门处的亭檐古意盎然,两旁柱子是一幅木刻对联,很是气派,足见当时山东的商人来黑河经商的实力强大。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5张(1934年8月出版),爱辉一带的江滩出产砂金,图中是一处金店,金属招牌刻有:"大黑河宝隆源金店"字样,下方还悬挂了一个“收买砂金”的广告牌,主要收购当地的淘金人所淘出的砂金。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6张(1934年8月出版),黑河江岸旁的道路,对岸就是俄国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也就是曾经属于中国的海 兰 泡,两国之间贸易往来便在此进行,一道坊门下,两辆马车正相对而行。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7张(1934年8月出版),黑河对岸的 海 兰 泡,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俄对居住在海 兰 泡的中国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当时黑河的中国人目睹了这些惨状:“各执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鼻酸,重伤者毙岸,轻伤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岸,有随波力拥者过者80余名,赤身露体,昏迷不能作语。……询知惨杀溺毙华侨有5000余名。”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8张(1934年8月出版),黑河的赌场,参赌的大部分是淘金客,他们淘金之后,便在此赌博玩乐。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9张(1934年8月出版),黑河的小餐馆,墙上贴满了俄文报纸,一位俄罗斯年轻女子带着小女孩坐在椅子上,其余一位食客正在大快朵颐。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1回第10张(1934年8月出版),黑河的码头,作为谷类、木材、毛皮的集散地,通过黑龙江的水路运往各地。

老照片的华夏|1934年的黑河,屈辱的瑷珲条约、海兰泡竟在这!

124回第8张(1934年11月出版),黑河的北安镇,是当时滨北、齐北铁路的交汇点,是一处交通要地,如今已成北安市区,1913年才有人来此经商开店,1916年筑城为镇,1939年改为北安县。

《老照片中的华夏》已完成47座城市的图记,您可选择以下方式进入:

2、电脑登录网站【tuyouhuaxia.com】

3、各大搜索引擎搜索关键字“图游华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