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梁山好汉首领,都曾为朝廷做官,对招安的想法却不同

水浒是古代的一部奇书,一书写尽了世态的炎凉与人心的丑恶。呼延灼与武松同样都是梁山里的大将,位列前排,又同曾在朝为官,可是,他们二人对待接受朝廷诏安的态度,为何有着天壤之别呢?原因是多个方面的,首先他们二人在朝为官时的经历不同。呼延灼是开国名将的后代,他的祖先曾经为朝廷立下了数不尽的功勋。呼延灼本人也是骁勇善战,深通韬略,是朝廷的一员上将,位高而权重,享受着荣华富贵。落草之前,他已年过半百,可以说已经是在朝中当了大半辈子的官,因而是更习惯过这样的生活的。而武松则不然,他只是因为偶然打死了老虎才被拉进了官府,当了个小都头。这并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个能勉强混口饭吃小吏罢了,也享受不到什么好待遇。

2位梁山好汉首领,都曾为朝廷做官,对招安的想法却不同

二者,呼延灼自小便生活在体制之中,接受着正统的教育,忠君报国的份量在他心中是很重的,落草也只是无奈之举。而武松则自幼生活于江湖,没受过教育,天性好狠,这注定很难让他安分下来。

2位梁山好汉首领,都曾为朝廷做官,对招安的想法却不同

最为重要的是,二人对待朝廷的态度不同。在呼延灼看来,朝廷并没有什么太过对不起他的地方,自己之所以上山纯属是战败后的无奈。若是朝廷不加怪罪,能重归朝廷,那又何乐不为。而武松不然,他先是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兄长被害,他知道告官无路,于是只能手刃仇人。被流放后又在流放地遭遇到了张都监的百般刁难,于是他对朝堂,对官吏的不满被彻底的激发了出来,最终使他变成了一个滥杀恶魔。可以说,他对朝廷的恨是十分严重的。

2位梁山好汉首领,都曾为朝廷做官,对招安的想法却不同

因此,他们二人虽是手足兄弟,都属排名前十的天星之列,又有着诸多的相似,可是却对诏安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不会因为二人的关系密切便达成统一。诏安之后,呼延灼还能继续当他的大官,回头当初落草前的那种风光。而武松是不能回头的,他已经对整个社会失望透顶了,最终,他看破了红尘,选择了与鲁提辖一起投身空门,不再过问世间乱事,后来得以善终。而呼延灼则只能为他的朝廷继续卖命,在年迈之时还需披挂上阵,最终替他人丧命,让人怜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