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火爆的背后:赌市、惜售愈加严重!

小麦收购市场异常火热

江苏在6月12日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收购,不过高邮市高邮镇新民村种粮大户谭国勋的麦子在此以前就卖掉了,每500克卖到1.15元,与最低收购价持平。“今年产量低一点,亩均只有750斤,不过价格还真不错,听说这几天很多经纪人出的价格达到1.19元了。”他说,听说现在多数麦子在经纪人手上,他们特别愿意收购红皮小麦,经纪人对市场行情肯定更了解,囤着麦子不卖,说明价格还可能往上走。

与连云港地区主要产白麦不同,建湖县早几年就开始调整种植品种,目前红麦种植面积占比达到45%左右。“我们今年1万吨储备粮任务完成了,收的80%是红麦。”建湖县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树东说,全县种植面积55%的白麦,达到卫生指标的不到一半,目前建湖当地码头收购价中,白麦每500克1.1元左右,红麦则达到1.15—1.16元。他说,今年市场收购太红火了,现在县内河道里还停满收麦子的大船。其中优质强筋红麦“郑麦9023”,大家都在抢着收,价格也越来越高。相比较而言,往年是国有粮库收购为主,国有粮库给出的收购价能够左右市场价,但今年不同了,市场价是自发形成的,基本不受国有粮库收购价格的影响。省里启动最低价收购预案之前,加工企业和外地粮商已同时出手,市场粮价就基本形成了。

作为多年的“粮食人”,张树东今年感慨最深的是,因为市场收购占了大头,粮食优质优价的特性体现得特别明显。他说,往年,红麦白麦一个价,反正都是卖到粮库的,农民调优品种的意识不强。今年白麦价格明显不如红麦,而且,虽然二者产量差不多,但白麦赤霉病比较严重,而红麦几乎没有染病。明显的价格差在提醒农民,当市场化收购成为主流时,再也不能忽视选种优质品种了!

粮食行业一位专家说,从推迟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到提高小麦卫生指标,传递出的信号是比较明显的:国家最低收购价收购将仅仅作为种粮保本的政策,粮食全面市场化收购已经为期不远。今年粳稻最低收购价是每500克1.30元(三等),比去年低了0.2元,调价幅度很大。这一价格确定后,今年秋粮启动最低价收购的可能性非常小,也就是说,稻谷全面市场化收购的大幕其实已经拉开。稻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品种,尚且如此,那么,小麦全面市场化收购为期也不会远了。“今年夏粮收购其实是全面市场化收购的一次‘演练’,目前来看,‘演练’是很成功的,因为粮价是平稳的。”这位专家说,“演练”的一个成果,是让农民深切感受到了种植优质品种的重要性,这对将来的粮食生产将带来积极影响。

潍坊小麦价格一路涨,农户惜售

在昌邑市西白塔村里,到处都能见到晾晒小麦的场景,金灿灿的麦粒晒干后就可以入仓了。“今年小麦产量中规中矩,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亩产量能达到1000斤以上,没及时浇上水的麦田亩产量只有几百斤。”该村种植户温先生说,小麦的产量已经定型,就看后期行情了。如果小麦价格高点,种植户们就能增加点收入。

采访中,一些种植户表示,6月13日前后的大风、降雨和冰雹天气耽误了麦收时间。“今年我们这里的小麦长得不好,再加上前几天的降雨天气导致小麦收割刚刚结束。”昌邑市围子街道民丰村村民赵女士说,由于没能浇上水,麦穗长得很小,也不值得用联合收割机了,“麦穗收割回家后,放到地上轧轧脱粒就行了”。

价格持续上涨,农户纷纷惜售

采访中,多名小麦收购商表示,今年全国范围内小麦在生长期遭遇多种灾害天气的连续冲击,4月初倒春寒、5月中下旬多雨以及5月底6月初的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小,新小麦价格呈现低开高走之势。另外,受多种政策的影响,制粉企业纷纷开秤收购新小麦,收购主体增加,麦价自然会上涨。至于今年新小麦价格会上涨到什么程度,现在还很难说。

部门严格监管,严禁压级压价

随着新小麦进入流通环节,今年潍坊市粮食部门重点加强对粮食企业、个体工商户、粮食经纪人经营行为的合规监管,严打“打白条”、压级压价、储备粮轮换以陈顶新、“转圈粮”等违反国家政策经营行为。市粮食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一些粮食企业、个体工商户、粮食经纪人在收购时,刻意压低农民在售小麦的等级和价格,将优质的小麦压到普通级别来收购,或将普通的压到劣质级别来收购,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到较好的小麦,损害农民利益,这种做法属于“压级压价”,是一律严厉禁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