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的失敗是由於丁汝昌的列陣失誤嗎?

athenacool

問題裡“丁汝昌的列陣失誤”,應該指的是甲午黃海大戰裡,丁汝昌為北洋水師排出的“雁翦陣”戰鬥陣型。


在好些甲午戰爭題材的野史乃至影視劇裡,這“雁翦陣”,一直被當成北洋水師的慘敗原因。某老戲骨扮演的日本艦隊司令,更是在影視劇裡對這奇特陣型一通嘲諷。於是“北洋水師敗於列陣失誤”的說法,也就長期流傳。排出此陣型的丁汝昌,身後更是背上“昏聵無能”的罵名。甚至被好些歷史票友們,言之鑿鑿稱為北洋水師的罪人。

但是,就是在甲午戰爭後落幕後,美國海軍軍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卻親口給這“雁翦陣”正了名:“可謂適得其當”。在那場中日艦隊慘烈碰撞的黃海大戰戰場上,備受爭議的“雁翦陣”,竟是北洋水師可以做出的最好選擇?

如果單看黃海大戰爆發時的情景,這個“雁翦陣”,效果確實十分坑:1894年9月17日10點30分,北洋水師十艘主力戰艦在大東溝口外與日本聯合艦隊十二艘戰艦遭遇,水師提督丁汝昌急命艦隊變為“犄角雁形小隊陣”,可因為時間緊迫,艦隊只是草草變為“雁翦陣”,即整個艦隊排成“人”形戰鬥隊列,結果艦隊側翼火力無法發揮,兩翼外圍艦船更遭到日軍火力打擊,艦隊航速也被拖慢。開戰後就陷入嚴重被動。

乍一看去,這“雁翦陣”著實坑慘了北洋水師,可為何又說這陣型是“最好選擇”?因為參照此時北洋水師的戰鬥力,這個陣型,確實最靠譜了。

雖說黃海大戰開打前,北洋水師擁有“亞洲第一”的美譽,但比起黃海海面上瘋狂殺來的日本艦隊,就可知此時窘境:北洋水師的戰艦,都是購自19世紀80年代,全是火炮偏少的傳統鐵甲艦。

但對面的日本艦隊,卻已基本是19世紀末新理念設計的戰艦,擁有強大速射炮火力。單是火力這一項,就對北洋水師形成碾壓優勢。所謂“雁翦陣”無法發揮側翼火力?說句寒磣話,不排雁翦陣,北洋水師也缺少側翼火力。

比起這寒磣的火力,海戰中最起碼的裝甲與航速,“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卻是更寒磣。且不論此時北洋水師,在清王朝的坑爹軍費“幫助”下,只能用舊鍋爐燒著劣質煤迎擊日軍。就算北洋水師馬力十足,艦隊的平均航速也只有十一海里。而日軍當時擔任突擊的“第一遊擊隊”艦船群,平均航速就高達十八海里。十二艘日本戰艦有十艘裝備護甲,北洋水師卻只有四艘,又是絕對的劣勢。

更不要說大戰在即,原本火力就吃虧的北洋水師,開花彈更嚴重不足,大多彈藥都是爆炸力有限的穿甲彈。日軍這邊卻多是爆炸力更強大的新型“猛炸彈”,堪稱如虎添翼。

所以說,黃海海戰,絕非“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迎戰“弱小”的日本艦隊。相反,卻是裝備嚴重老化落後的北洋水師,血戰火力裝甲絕對優勢的兇悍日軍!如此艱難戰局下,能夠消解日本艦隊火力機動性優勢的最佳選擇,正是這在野史裡被罵了上百年的“雁翦陣”!

“雁翦陣”的作用,首先就是其“人”字隊列,各個戰艦的艦首對向日軍,且前面沒有障礙,正好可以發揮各艦強大的艦首主炮威力,對日軍形成火力打擊!更重要的是,北洋水師最強大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鉅艦排在“雁翦陣”並列中央,就好比兩隻威力巨大的鐵拳,時刻準備在關鍵時刻打出。當然這前提也更悲壯——選擇雁翦陣,就意味著北洋水師要承受日軍近乎瘋狂的火力狂攻,然後以“定遠”“鎮遠”的重炮,對敵發出致命一擊!

這哪裡是“列陣失誤”?分明是北洋水師,面對強大到兇殘的日本艦隊,做出的決死搏殺!

在戰事開打後,儘管北洋水師在第一時間就遭到日軍旗艦痛擊,水師提督丁汝昌也意外負傷。但這精心安排的“雁翦陣”,依然發揮了其強大效用。日本艦隊一度遭到北洋水師截擊,日軍的“赤誠”“比睿”“西京丸”等戰艦,也遭到了北洋水師憤怒的炮彈傾瀉。如果北洋水師的“開花彈”能多一些,這幾艘被打得喪失戰鬥力的日艦,必將沉入黃海。

也正是這看似倉促的“雁翦陣”,令北洋水師在戰事倉促爆發後,儘可能的把自身優勢最大化。

受盡舉國指責嘲諷的北洋水師,為這慘烈一戰,確實做好了最充分準備!

而同樣不該遺忘的,還有排出“雁翦陣”的北洋水師將士,在黃海戰場上高素質的表現。迎著日軍高速火力的北洋水師官兵毫不畏懼,北洋艦隊的火炮命中率,要比日軍艦隊高出十個百分點。特別是作為北洋水師“重拳”的“定遠”“鎮遠”兩艦,更以八門305毫米重炮發射200多發炮彈,給日本艦隊沉重打擊!正是這般浴血死戰的表現,使傷亡慘重的北洋水師,依然重創了五艘日本戰艦。殺得驕橫的日本艦隊,最後主動退出黃海戰場。

那些在千難萬難條件下,受盡非議責難的北洋海軍將士,卻是這場喪權辱國的甲午戰場上,最見證中國軍人鐵血精神的英雄。他們的忠魂鐵骨,縱是百年歲月跌宕,依然值得後輩,虔誠燃一柱心香。


歷史風雲錄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為你解答。

本問題所說的甲午海戰,顯然是指1894年9月17日爆發的大東溝之戰。北洋海軍在這一戰之中的失利,首先不是因為列陣失誤導致;其次,更談不上是丁汝昌進行的列陣指揮。

一、陣形不是北洋海軍失利的根本原因

1894年9月17日,北洋海軍主力和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在今天遼寧省東港市附近海域遭遇,發生了空前慘烈的大海戰,北洋海軍戰損“超勇”“揚威”“致遠”“經遠”4艘軍艦,實力大損,而日本聯合艦隊僅僅只是“松島”“比叡”“赤城”“西京丸”4艦重創。

(1894年5月李鴻章校閱海軍時,俄羅斯海軍軍官拍攝到的航行中的北洋海軍編隊)

關於北洋海軍在大東溝海戰中失利的原因,常有人會歸結到北洋海軍在戰鬥中所採取的陣形上,這實際上是因為不熟悉19世紀中後期的海軍、海戰,而得出的比較外行的判斷。

所謂的海軍陣形,即多艘海軍軍艦為了便於統一指揮、獲得戰鬥力倍增,而採取的一定形態的編隊形式。其根源來自於陸軍陣形,甲午戰爭前世界海軍的編隊陣形看起來名目繁多,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最基礎、核心的只是四種而已:

1、縱隊(中國稱為魚貫);

2、橫隊(中國稱為雁行);

3、梯隊(中國稱為鷹揚);

4、V字(其中V字中國稱為麋角;人字稱為燕剪)。

在四種核心陣形模式的基礎上,又根據陣形中基礎戰鬥單位的設置,分為以每一艘軍艦作為一個單獨作戰單元的單艦陣,以及以多艘軍艦為一個基本戰術單元的群陣(如以兩艘軍艦作為一個基本戰鬥單元的雙艦群陣,以及以三艘軍艦為一個單獨作戰單元的三艦群陣)。又,根據雙艦、三艦等群陣之中,每個單元內各艦之間的相對位置,又有夾縫、犄角、鼎足等態勢。

(以每兩艘軍艦為基本戰術單位,後一艘軍艦在前一艘軍艦側後方的形式,稱為”夾縫“。如果基本戰術單位是三艘軍艦組成,第二艘軍艦在第一艘軍艦左側後,而第三艘軍艦在第二艘軍艦的右側後的態勢,稱為”犄角“。倘若三艦單位,三艘軍艦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態勢,則稱為”鼎足“。)

由此,根據核心的陣形模式,加上軍艦數量的不等,以及作戰單元的設置不同,就能組合出千變萬化的陣形。例如同樣是縱隊,可以是一列縱隊,可也以是雙列縱隊或三列縱隊;同樣是縱隊,又有可能是單艦單位的縱隊,也可能是雙艦的夾縫縱隊、三艦單位的犄角縱隊,還可能是三艦單位的鼎足縱隊。又或者有可能出現雙列犄角縱隊等等。諸如此類。

事實上,每一種陣形在設計上都是最佳的組合,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之所以在海戰中會出現此勝彼敗的結果,往往是某一方運用陣形成功,而某一方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發揮出陣形本身的價值。舉個非常接近的例子,就好比圍棋上的定式,每一種定式都是為了勝利而設計,但是棋手的棋力不等,可能同樣的定式,有人能用好,有人就發揮不好。

具體到黃海海戰,北洋海軍所採取的是雙艦單位的夾縫雁行陣,即以每兩艘成夾縫組合的軍艦為基本作戰單元,多個單元排列為橫隊。這種陣形,本身屬於進攻至上的主動作戰陣形,對日本聯合艦隊所採取的單縱隊最具威脅。但是,這種陣形的要義在於快速抵近對方,利用己方的各個戰術單位將對方的縱隊衝散,從而進入近距離亂戰,於亂中取勝,所以對軍艦的機動力要求極高,但是北洋海軍各艦航速緩慢,最終沒有能在第一時間靠近日本艦隊,非但沒有衝散日軍,反而陷入了不佔優勢的炮火對抗。

所以,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失利的主要原因不在於陣形,更具決定性的因素實際是火力和航速

或者大家會問,如果北洋海軍不用橫隊,而是改用縱隊,或者是梯隊、V字,會不會有更好的結果。其實如果火力、航速不行,換什麼陣形最後的結局都一樣,甚至會輸得更快。


二、北洋海軍的陣形究竟是誰確定的

說明了陣形不是北洋海軍大東溝海戰失敗的決定因素,再來說北洋海軍的陣形到底和丁汝昌有沒有關係。

電影《甲午風雲》中有一個片段,是說北洋海軍發現日本聯合艦隊之後,丁汝昌召集各艦艦長到旗艦“定遠”開會,在會上決定了將採取橫隊作戰。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在和平時代主要分管全軍的行政、後勤,事實上並不具體負責軍事。黃海海戰時,北洋海軍的陣形並不是丁汝昌臨場確定,而丁汝昌在海戰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並不是指揮官,實際上更類似於督戰官。)

這種想象頗具有代表性,其內在體現了現代人的一個思維慣式:因為丁汝昌是司令,所以作戰事務是他決定的。

然而事實上,大東溝海戰爆發前,北洋海軍根本沒有開過什麼臨戰軍事會議,甚至於丁汝昌也根本沒有下過什麼戰術指示,這是因為,北洋海軍早就有自己的戰術條例。即,早在和平時期,北洋海軍就制定了預想的戰法,一旦遇敵,無論處於何種情況,都會以不變應萬變。而北洋海軍預設的戰法,就是英國教習琅威理時期設定的橫隊,一朝確定之後,就反覆訓練這種陣形戰術。

與此相同,事實上日本聯合艦隊在發現北洋海軍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也根本沒有作出什麼戰術設定指揮,原因和北洋海軍一樣。因為日本聯合艦隊也是在戰前就確定了戰術條令,遇敵作戰時,無論何種情況,都會以縱隊來不變應萬變。

(黃海海戰即將打響時日方所看到的北洋艦隊。此時雙方距離已經縮短到8000米以內,但對方仍然只是海平線上的小黑點和煙柱,根本無法準確辨清其陣形的組成)

所以回到黃海海戰的歷史現場。事實上中日兩國艦隊互相發現對手、並下令迎戰時,雙方的距離在10公里以上,對方還只是海平線上一縷縷煤煙。而雙方事實上是在並不知道對方會採取何種陣形的時候,就已根據自己戰前確定的戰術條令,而擺出了自己所熟練、自信的陣形。等到雙方距離縮短之後,才能看清對方所列的陣形,而此時事實上也不容許再作什麼陣形調整。

所以當時海戰時,北洋海軍並不是看到了日軍的縱隊之後才選擇的橫陣,日本聯合艦隊也根本不是看到北洋海軍擺了橫陣之後才選擇的縱隊,雙方都是以不變應萬變,類似於一種對賭。

在這種情況下,艦隊司令的能動性其實很小。所以,北洋海軍的橫隊並不是丁汝昌臨場決定的,而是北洋海軍早就反覆訓練的預案。


海研會

將一場戰爭的勝敗原因放在一個人身上,顯然是違背歷史發展規律,特別是甲午海戰這種意義深遠的戰爭。

一、甲午海戰概況

甲午海戰分別進行了三次戰鬥,其中黃海的大東溝海戰為主要戰鬥,中日5艘戰艦沉沒,主要是“致遠”號,“經遠”號鐵甲艦,日軍也重創5艘戰艦,但是北洋水師主力仍然存在。李鴻章為了保存實力,命令海軍主力退至港口內,沒想到,最終日本陸軍佔領了劉公島後面的高山,對我停泊港口的艦隊進行炮擊,最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可見,即使丁汝昌大東溝海戰指揮失誤,艦隊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二、海軍器不如人,技不如人

北洋水師自1988 年成立以來,建立以“鎮遠”號和“定遠”號為主力艦,成為當時亞洲第一艦隊,還曾出訪日本,揚大清國威,給日本以極大的震撼。但是北洋水師至1894年海戰,便再也沒有新戰艦的補充,武器也沒有更新,中途更是前往日本維修戰艦。

日本確在爭分奪秒的學習新技術,打造新戰艦,更新新武器。1894年海戰爆發時,日本的艦隊的速度和武器的射速都明顯快於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的軍事訓練更是停滯不前,軍紀鬆弛。試想若是1988年發生海戰,北洋水師必能戰勝。



6年時間,日本海軍趕超了昔日的亞洲第一艦隊~北洋水師。

三、北洋水師敗於心中無敵。

眼中沒有敵人的戰士是沒有殺氣的,一個艦隊,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北洋水師沉迷在亞洲第一艦隊的美夢中。沒有假想敵,沒有憂患意識,從1988年成立到1894年海戰,武器,戰術沒有長進。相反,日本海軍確實時刻盯著北洋水師,秘密繪製地圖,刺探海軍裝備,軍事訓練情況,對北洋水師的情況一清二楚。這樣的戰爭能不敗嗎?



轉眼一甲子,希望我今日之中華海軍,能夠萬艦齊發,劈波斬浪,駛向深藍。



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小彈殼001

甲午海戰的列陣問題現在已經扭轉了。實際上在甲午戰爭當時,無論中日雙方都沒有誰認為北洋海軍列陣有問題。讓列陣問題深入人心的實際上是一部電影,也就是著名的《甲午風雲》。電影中將北洋海軍右翼總兵劉步蟾刻畫成貪生怕死之輩,私自更改了丁汝昌制定的作戰計劃,使北洋海軍排出了有利於日本海軍的陣型。

在電影中,丁汝昌因為劉步蟾私改陣型而怒斥

這其實是一個誤會。丁汝昌在海戰報告中明確北洋海軍排的是雁行橫陣,模仿1866年利薩海戰中奧地利海軍,試圖衝亂日本海軍的單縱陣,以減弱日本海軍炮多炮快、火力強的優勢,以求亂中取勝。而實際上北洋海軍也是排的雁行橫陣。

日本人繪製的中日兩軍陣型

利薩海戰示意圖,黑色為奧地利艦隊,白色為意大利艦隊。可見北洋海軍有模仿奧地利艦隊之意,不過奧地利艦隊是多重橫陣,這樣陣型更厚實,衝擊力更強,北洋海軍則沒有那麼多軍艦,只能排一列橫陣。

那麼,這個陣型有沒有失誤呢?實際上由於北洋海軍的軍艦在設計之初就重視發揮艦艏火力,所以橫陣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北洋海軍的炮火。例如定遠級鐵甲艦,橫陣可以有4門305毫米和1門150毫米同時開火,縱陣只有2門305毫米和2門150毫米可以同時開火。所以排成橫陣是合理之舉,不存在失誤。

北洋海軍的戰敗,關鍵還是在於實力比日本海軍差得太遠。如果是兩支勢均力敵的艦隊,陣型的選擇非常重要,但在雙方相差甚遠的情況下,選擇什麼陣型實際上都是無法改變結果的。


海軍史研究會員

不是的,丁汝昌的列陣沒有問題,這是發揮北洋海軍大口徑火炮的最好方法。

在19世紀60-80年代,各國的海軍都對新出現的鐵甲艦頭疼不已,此時鋼板的使用已經讓當時低初速的火炮力不從心。防護-火力的天平向著防護傾斜這就意味著過去經典的縱隊戰術面臨問題,因為發揮側舷火力猛砸對手不會有什麼作用。由此,有人想起了古老的撞擊戰術,用金屬撞角去撞擊對手水線以下應該可以規避對手良好的水線上裝甲防護,由此,艦艏向敵的橫隊戰術形成了。

但是在19世紀中後期,海軍是人類尖端技術的集中研發領域,因此防護很可能只是暫時優勢,如果在動力水平相近的情況下火炮突然間產生革命性的穿甲能力怎麼辦呢?誒,艦艏向敵的橫隊戰術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可以確保面向敵人的面積最小。

加上1866年利薩海戰中奧匈海軍採用橫隊戰術大敗裝備更好的意大利海軍這一歷史事實,橫隊戰術因此短暫地取代了使用數百年的縱隊戰術,成為1880年代以前各國海軍的主要戰術思想。注意,1880年代,這恰恰是北洋海軍成軍的年代。

所以,北洋海軍的主力艦,定遠和鎮遠以對角線佈置305毫米火炮恰恰是橫隊戰術的需要,因為他們可以同時朝前向或者後向集中全部4門主炮。這很重要,因為主炮才是結束戰鬥的關鍵。北洋海軍的其他巡洋艦同樣如此,艦艏主炮多為本艦最大口徑火炮,這也是橫隊戰術的產物,強調前向火力。這種思路直到二戰前夕的法國敦刻爾克級身上依然可以看到,因為法國海軍自己都不太指望能在英國海軍面前搶到T頭。所以,丁汝昌的橫隊陣型沒有問題,這確實是將劣勢裝備發揮全部火力性能的最理想陣型。

但是在面對1890年代技術水平的日本海軍時,北洋海軍的陣型其實意義不大了。日本海軍第一遊擊隊的新銳艦艇已經獲得了新技術支持,擁有可以承受打擊的新型裝甲滿足側舷防護的需求,據此完全可以通過縱隊戰術發揚側舷火力從而獲得火力優勢。而橫隊陣型的另一個前提,即航速,北洋海軍以10年前的動力和劣質煤完全無法與新銳的第一遊擊隊相比。面對日軍新銳巡洋艦高航速和鋪天蓋地的速射炮火,裝備老舊、彈藥不足的北洋海軍採取何種陣型其實已無實質性影響,黃海海戰是沒有打贏的可能性的。


怪蜀黍老囧曾

滿清甲午戰爭的失敗,不是一次戰役就決定了的,整個戰爭滿清就根本沒有做到“一級戰備”的形勢,讓國內軍民全部緊張起來實行戰備,也就是說滿清雖然宣戰了,卻毫無準備,沒有決心和信心打贏這場戰爭。還有就是滿清情報機關太官僚腐化,醫療、輜重、調兵、運輸、戰鬥序列、兵員兵餉等都雜亂無章,統治者們根本就沒想打仗,以至於戰爭處處被動,丟了東頭就拿西頭補,丟了西頭再拿南頭頂,疲於應付。最後,滿清內部矛盾十分尖銳,滿族貴族和漢族本族異己勢力勾心鬥角,看不得北洋水師的強大,都欲以北洋水師失敗為後快,滿貴族希望失敗來打壓漢族官僚勢力,重新掌握失去的權力;漢異己貴族希望北洋失敗排除北洋在朝廷的寵幸,壓制李鴻章在朝廷的權威。並不是日本聯合艦隊有多麼強大,實在是我們自己打敗了自己!


juzijingyuan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是由陸軍將領提拔成水師將領的,對海軍作戰一竅不通,也沒有努力去鑽研海戰戰術,業務水平很差是必然的。至於,海上作戰是否因列陣而決定勝負,那倒也未必,戰爭的勝負是一個全面綜合的對抗,光列陣正確也未必就能贏,還包括指揮官的排兵佈陣水平、戰鬥意志、戰術運用、靈活機動、官兵的個人素質、武器裝備的先進與否,等等。


飛龍169021628

甲午戰爭的失敗,更多主管原因還在清政府的執政思維落後,一味被動發育,當時戰與和舉棋不定,匆忙上了戰場,導致武器裝備落後、彈藥物資缺乏是海戰失利的直接原因。 彈藥不足,且存在很多的質量問題,勢必導致原本數量就有限的彈藥在實際使用中更加緊張,還會嚴重影響火力的正常發揮, 對北洋海軍發揮正常的戰鬥力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是其中不能忽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丁釹昌作為水軍老將 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但未得到上級命令,無奈港內待援,致北洋海軍陷入絕境。最後在彈盡糧絕,援軍來援的希望破滅之後,拒絕了伊東祐亨的勸降,服鴉片自盡以謝國人,寧死不屈不撓,作為後世人對前人為國捐軀的精神感動。戰爭失利不是任何個人的原因,換作誰上去指揮都一樣的結果。


狼也留情

北洋大多是橫隊思想的產物,雁行陣是發揮其火力的最好方法,黃海大戰之初一個小時是北洋佔上風,將日本艦隊切斷,日本本隊遭到重擊,可北洋的爆破彈只夠一個小時打,而距離拉近日本的速射炮威力開始發揮。北洋黃海失利,是因為缺少射速炮和爆破彈。


qzuser61187117

丁汝昌的列陣其實沒有問題,北洋水師裝備的軍艦均為鐵甲艦,和後來出現的無畏艦有本質的區別,大口徑火炮主要集中在前後甲板,尤其定遠鎮遠二艦,雖火炮交錯佈置於中部,但側舷接敵也無法發揮全部火力;另外北洋成軍較早但是裝備遲遲不更新,導致各艦年代久遠,航速不統一,採用正面衝鋒也是為了讓航速和火力均較弱的艦隻位於大艦隊後方,也屬於一種保護措施;甲午海戰的失利是不能把責任怪罪但單獨某一人身上的,就當時那個戰況,換一個人上場指揮結果也同樣好不到哪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