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海軍的實力如何?

高艇長Mason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英文Royal Australian Navy),是澳洲國防軍的海上武裝,目前擁有48艘各型艦艇,總噸位達到18萬噸,1.4萬名現役軍人,2100名預備役人員,海軍司令部駐地位於堪培拉。


澳大利亞海軍的歷史

20世紀初期,英國在澳洲的各個殖民地都擁有自己的海軍,1901年1月1日,英國在澳大利亞的幾個殖民地共同建立了澳大利亞聯邦,同年5月,各殖民地的海軍力量整合成為澳大利亞聯邦海上武裝。1911年7月10日,英王喬治五世將其更名為澳大利亞皇家海軍(RAN),澳大利亞海軍建立初期較為弱小,主要協助英國海軍作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澳大利亞海軍艦隊擁有現役軍人近4000人,裝備1艘戰列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和一定數量的輔助艦艇。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在一戰中參加了對德國東亞分艦隊的作戰任務和在黑海對奧斯曼帝國的攻擊,並在戰爭中將海軍規模擴充到5200人。停戰後,由於《華盛頓條約》的要求,澳海軍唯一一艘戰列巡洋艦“澳大利亞號”被鑿沉,但澳大利亞也從英國獲得了數艘巡洋艦和驅逐艦。並自己建造了2艘萬噸級重巡洋艦(澳大利亞”號和“堪培拉”號),2艘潛艇,1艘水上飛機母艦(信天翁號)。30年代由於財政緊張澳大利亞海軍被迫裁減人員至3000餘人,但也獲得了一戰時期英國海軍的5艘驅逐艦和3艘輕巡洋艦,信天翁號轉讓給英國皇家海軍。

澳大利亞”號戰列巡洋艦



“信天翁”號水上飛機母艦




二戰中澳大利亞海軍則在太平洋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和盟國海軍一起參加了在爪哇海、巽他海峽、珊瑚海、薩沃島和仁牙因灣的對日作戰,但也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超過40艘各型艦艇被擊沉,包括主力艦“堪培拉”號和“悉尼”號。至1945年日本投降時,澳大利亞海軍已經擁有超過3萬名軍人。


“堪培拉”號重巡洋艦

二戰後澳海軍的發展

二戰後,澳大利亞海軍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局部戰爭,並積極參加聯合國在全球各地的一系列維和行動。


艦艇方面,冷戰時期的澳大利亞海軍以英美製軍艦為主,例如英國江河級護衛艦、大膽級驅逐艦、美國查爾斯·亞當斯級驅逐艦、佩裡級護衛艦等,並以50年代接收兩艘英制尊嚴級航母“墨爾本”號和“悉尼”號為契機,建立了海軍航空兵部隊。八十年代以後,澳大利亞海軍認識到本國造船工業的不足,不再追求不符合國情的萬噸大艦,而積極開展名為“新水面作戰艦艇”(NSC)的造艦計劃,與造船業發達的歐美國家合作,引用他們的優良艦船設計,再根據需求搭配澳大利亞自己開發的作戰系統、武器裝備和雷達等艦載設備,並轉移到本土船廠建造,有效提高澳大利亞獨立造船能力。澳新軍團級護衛艦、霍巴特級驅逐艦、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等新式軍艦都是新時代澳大利亞與西方大力合作的產物,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綜合實力得到較大提升。


編制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最高指揮機構為海軍司令部(NHQ),位於堪培拉,海軍最高長官為首席海軍司令官雷·格里格斯中將。NHQ下轄兩個作戰指揮部:一為艦隊指揮部(Fleet Command);另一為政務指揮部(Systems Command),二者指揮官都擁有少將軍銜。此外,澳大利亞海軍司令部下轄七個單位:

  1. 水面作戰部隊
  2. 兩棲和海上支援部隊
  3. 航空集團
  4. 海軍潛艦部隊
  5. 海軍掃雷部隊
  6. 海軍巡邏部隊
  7. 水文,氣象和海洋測量部隊



現役主戰艦艇

兩棲攻擊艦:堪培拉級2艘(堪培拉號編號L02,阿德萊德號編號L01)

驅逐艦:霍巴特級驅逐艦1艘(2艘在建)

護衛艦:安扎克級8艘,阿德萊德級2艘

巡邏艇:阿米代爾級13艘

掃雷艦:翁恩級4艘

常規潛艇:柯林斯級6艘

補給艦:天狼星號油彈補給艦1艘,成功號後勤補給艦1艘


已經退役的墨爾本號航母

霍巴特號驅逐艦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百年海軍,具有較強的實力。澳大利亞在2009年發佈新的國防白皮書,披露新的造艦計劃。在21世紀前二十年澳大利亞海軍會進行大規模的裝備更新換代,向世界藍水海軍邁進。


某不知名的軍渣


澳大利亞海軍,全稱是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名義上向女王與澳大利亞總督負責。其前身英國皇家海軍澳大利亞分艦隊成立於1909年,1911年更名為皇家澳大利亞海軍,是為數不多的百年海軍。

(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徽章)

歷史上澳大利亞海軍幾經波折,曾擁有過戰列巡洋艦,重型巡洋艦,甚至接收過兩艘英產“尊嚴”級航空母艦,但在那之後,澳大利亞海軍的接收的新艦艇一直以英美驅逐艦、護衛艦為主。截止2017年,澳大利亞海軍現役軍人約1.5萬人,下轄各種艦艇約50艘,總噸位近20萬噸,最新銳的戰艦是霍巴特級驅逐艦,該艦是澳大利亞海軍裝備的首型“宙斯盾”驅逐艦,此型戰艦的最後一艘已於今年五月下水,保有量為三艘。除此之外,澳大利亞海軍的主要實力為:堪培拉級戰略投送艦兩艘、澳新軍團級護衛艦八艘、阿德萊德級護衛艦三艘、柯林斯級潛艇6艘、喬恩斯級船塢運輸艦四艘、成功號補給艦一艘,天狼星號補給艦一艘,其餘均是巡邏艇、掃雷艇等近海力量。綜合實力在全球排名上游,霍巴特級驅逐艦的服役令澳大利亞海軍擁有了主流的區域防空能力。但澳大利亞海軍仍面臨著嚴重的問題。

(堪培拉級,由西班牙建造)

首先是裝備進口程度高,澳大利亞本身的船舶工業能力十分薄弱,目前作為澳洲海軍遠洋力量中堅的堪培拉級戰略投送艦由西班牙建造,最新銳的霍巴特級,也由西班牙提供設計。在本國建造中,該艦的建造工作被承包給毫無經驗的艦船製造商,造成了首艦交付延遲30個月。其次是裝備的老化,澳大利亞海軍的主要護衛力量澳新軍團級服役已經22年,處於艦船生命期的中後期,而阿萊德級護衛艦服役已經33年處於服役末期,另外,成功號補給艦下水與1986年,該海軍的現代化補給艦僅有天狼星號一艘。

(停泊在港口的霍巴特號,該項目出現了嚴重的延期)

另外,海軍的衰退也是澳大利亞海軍面臨的問題。作為“吞金獸”的飼主,海軍是最不受財政待見的,而澳大利亞本身的資金投入能力就比較弱,再加上所處的位置並非熱點前沿,澳洲海軍的發展前景並不好看。而在大國海軍紛紛追求大盾,一體化桅杆,雙波段雷達,一坑多彈的時代,澳大利亞姍姍來遲的霍巴特級僅僅是趕了個盾艦時代的尾巴,其前景如何,還要看時代變遷。


軍情解析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核心盟友,軍事力量一直得到美國的大力支持,本篇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澳大利亞海軍的力量,筆者對於澳大利亞海軍力量用“精悍”二字描述 。

澳大利亞海軍目前人數達1.4萬人,各式艦艇近50艘,總噸位近18萬噸。海軍人數不多,但其裝備水平和戰備狀況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澳大利亞海軍擁有兩艘“堪培拉”級戰略投送艦,排水量2.7萬噸,該級艦為西班牙“胡安.卡洛斯”戰略投送艦的外銷版,在國際上熱度很高,沿襲了澳海軍一貫重視發展航母的戰略目光;“霍巴特”級宙斯盾驅逐艦已經入役一艘,仍有數艘在建和計劃中,排水量7000噸,該級艦是美製宙斯盾驅逐艦家族的最新成員,是澳海軍未來艦隊的核心力量之一,並且是南半球唯一的宙斯盾驅逐艦,對於澳大利亞海軍的防空能力將有著很大的提升;阿德萊德級護衛艦3艘,是澳版“佩裡”級護衛艦,排水量4100噸;“澳新軍團”級護衛艦8艘;同時澳大利亞海軍已與英國BEA系統公司簽訂9艘“獵人”級護衛艦(造價高達260億美元)的大單;水下力量有6艘“柯林斯”級常規動力潛艇;及各種補給艦、運輸艦,海軍艦艇的種類齊全,且採用幾乎全套英美的先進裝備,是其“精”。


澳大利亞海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成軍於1911年的“皇家澳大利亞海軍”,歷經一戰、二戰、朝鮮戰爭和戰後美國組織的各次戰爭,可謂為美國鞍前馬後,實戰經驗豐富,表現可圈可點,即使當前和平時期,也常常參加各種海上軍演,比如“環太平洋”海上聯合軍演、“印太奮鬥”海上軍演、“卡卡杜”海上聯合軍演等,其與美國海軍的戰略協作能力十分老練,可以說是美國軍事投送時的“急先鋒”,故筆者給了澳大利亞海軍“悍”的定義。




綜上所述,澳大利亞海軍是一支實力較為強悍的力量,但限於其規模不大,在世界海軍的排名上還是遜於很多強國。


西涼宣撫使


澳大利亞海軍是一支上限不高但水平不低的海上力量。由於自身定位與預算限制,他們的很多裝備採購其實就是點到為止。 但隨著美國要求加強西太平洋的軍力與盟友作戰能力,以及自身定位的轉變,澳大利亞海軍在未來可能進行一次大規模躍進。

近10-20年來,澳大利亞海軍的裝備水平一直在緩步提升。既沒有因為巨大壓力而急功近利,但也時刻保持著世界平均水平,做到不被時代所拋棄。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武器大換血與調整後,那支在20世紀後20年縮編為近海防禦型力量的艦隊,已經逐步開始探索自己的獨立部署能力。這當然不是要拋開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單幹,但在認清了美國肯定會加強亞太同盟的基礎上,澳大利亞人的海軍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他們實際上已經為此,搭建好足夠的平臺。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2艘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都會是澳大利亞海軍的核心。作為西班牙胡安卡洛斯號的外銷版本,這船的運載能力上肯定不成問題。但因為之前的定位僅僅是兩棲投送,澳大利亞方面差點要求取消艦艏的上翹甲板。預算限制也讓這船實際上無法部署F35級別的垂直起降飛機。如果未來澳大利亞需要購買F35B,那麼就必須為2艘船更換甲板。


所以,在短期內的澳大利亞海軍,不可能具備獨立的艦載機戰力。不過在美國的要求下,不排除澳大利亞人會再次破費。甚至退而求其次,在美國逐步退役掉100多AV8B之後,以低價買入。算是有了最基本的航母功能。

3艘霍巴屯級導彈護衛艦,則是澳大利亞海軍的防空中堅。這種7000噸級的護衛艦,裝備了宙斯盾雷達系統,可以指引標準2導彈進行艦隊的區域防空。澳大利亞也計劃到2020年,為該艦裝備更新的標準6飛彈和戰斧巡遊導彈。這就讓這船具有了更強、更多的戰鬥力。

6艘按扎克級護衛艦,至少服役到新的26級護衛艦來頂替為止。他們也是目前澳大利亞海軍的主力艦種。上面裝備的海麻雀防空導彈,只能滿足最基本的點防空需求。但有2艘已經安裝了相控陣雷達與更新的ESSM防空導彈。估計會在26級服役後,依然堅持一段時間。

2艘更老的阿德萊德級護衛艦,則在改裝中成為了超過原版佩裡級的存在。也是佩裡家族在全球各系列中最強的一個。艦艏已經加裝了8單元的MK41垂髮系統,用於發射ESSM防空導彈。MK13單臂發射架已經做了改裝,可以發射標準2 防空導彈。未來的艦隊防空作戰中,他們極有可能在霍巴屯級的宙斯盾雷達導引下,發射區域防空導彈。

至於6艘科林斯級潛艇,也將在未來的10-15年內被更新更大的日本潛艇所替代。這對於重視水下戰鬥力的澳大利亞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所以,雖然目前的澳大利亞海軍上限不高,但為了極有可能有一輪大躍進式的發展。其定位將是在美國海軍保護下,伴隨執行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區的大量任務。海軍的兩棲艦會成為美國海軍的重要航母補充。護衛艦一樣可以和美國的驅逐艦聯網,完成信息分享與射擊校準。這對於其他國家海軍來說,可以說是比較高的待遇了。


米南德王問道


戰鬥力強

截止目前澳大利海軍大約有60艘主要艦艇,類型齊全

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巡邏艇和輔助艦船等,是大洋洲地區最強的海軍力量。目前澳大利亞的主要艦艇包括8艘安扎克級護衛艦,4艘佩裡級護衛艦,2艘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水下力量包括6艘柯林斯常規動力潛艇。澳大利亞海軍未來主戰艦艇霍巴特級驅逐艦正在試航之中,3艘艦計劃2017年陸續服役。

來政府對海軍的發展計劃來說,截止二零二零年澳大利海軍準備殺進世界海軍前十名,海軍實力提升方式有將兩棲攻擊艦改進成為輕型航母大大提高起作戰能力。澳大利亞海軍實力提升對中國來說有什麼影響吶?雖說在國防白皮書中它的海軍發展沒有一絲針對中國的意思,在以後也不會參與到任何對中國有威脅的軍事活動中。可澳大利亞和美國再交情堪比中國和巴基斯坦,這種政治保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沒有絲毫價值。澳大利亞扼守巽他海峽、龍目海峽,這是除了馬六甲海峽以外的重要資源運輸和交通通道,對中國海軍來說這是一把牢固的鎖,將中國海軍和印度洋隔離開來。

地理位置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為什麼海軍實力如此雄厚?這主要由於它在大洋洲中獨佔鰲頭,並且四面環海周圍是新西蘭等沒有絲毫威脅力的國家。這方面的澳大利亞可以用全面的精力和金錢建設海軍。美國想要重返亞太,遏制中國實力的擴張迫切需要澳大利亞加入對中國封鎖的島鏈中。在美國軍隊的援助下,澳大利亞建成了一隻規模不是很大但是作戰力強悍的海軍隊伍。日本和印度也在以同樣的目的極力拉攏澳大利亞,由於有前車之鑑,在冷戰期間北約在亞太地區反制蘇聯潛艇活動的基地就是在澳大利亞的島嶼上。中國不得不和澳大利亞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大力發展海軍實力突破第一島鏈封鎖,將影響力擴展到太平洋。


品讀武器裝備


澳大利亞地處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塊大陸的國家,四面環海而且周圍的鄰國都是些太平洋小國,因此澳大利亞全力發展自己的海軍力量。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在南太平洋絕對是霸主般的存在,海軍現役人員有一萬四千多人,預備役人員一萬多,擁有各種艦艇六十多艘,兩艘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甚至能當輕型航母來用,八艘奧新軍團級護衛艦,三艘阿德萊德級護衛艦,六艘科林斯級潛艇,四艘喬勒斯號船塢運輸艦等等,總噸位大約在十八萬噸。

雖說澳大利亞海軍在全球範圍內看頂多算的上一支二流海軍,但是奧海軍的戰力確不容小覷,並且奧海軍已經提出要在2030年建成強大的藍水海軍的目標,相信在美國人的支持下這個小目標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快樂小偉


澳島海軍實力,與美中俄法英日相比不值一提,但在周國鄰國那是巨無霸,欺負大國他不敢,也只不過是地方一雄而己,是美國的打手而己,這些年跟著美國到處參戰,依仗的是主子的威嚴而己,海軍只是本土防禦的實力而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