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的反思及建议

参加家长会是很多父母都会有的经历,有的家长觉得有必要且积极的配合,,有的家长却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关键就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在父母心中是否重要了。我也不例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家长会,怀着忐忑、紧张、期待的心情参加了。短短的两个小时,感触却很深。

孩子的教育受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环境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应该是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以前,家长们总会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您了,以后麻烦您好好教她。自己却当起了甩手掌柜,觉得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现在,时代在进步,新一代的父母们也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不过教育是个动脑的活,也是个细活,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初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路上,要一边学习一边成长。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用心付出的家长。

家长会还有个游戏环节,很有趣,类似于快乐大本营上玩的猜字游戏,一个人用肢体比划,另一个人猜是什么意思,一组六个人,同样的动作,每个人猜的都不一样。游戏的背后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家要让孩子有发言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摆出一副大人的姿态。孩子的思想很丰富,他们在看待事物时,往往能看到和我们不一样的一面,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候收获也很大。

游戏结束后,放了一个短片:"我们还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全班的父母都哭了。我们真正拥有孩子的时间真的很短,从孩子出生,断奶,学走路、说话、吃饭,所有的经历还历历在目。记得当初要断奶的时候,还特别舍不得,很享受孩子依偎在怀里的感觉。可一转眼孩子已经四岁了,现在可能还会对我们撒娇,拥抱,亲吻,等上了小学,这样的举动可能会越来越少,她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大,黏我们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趁我们还是孩子的全世界时,尽量多陪陪她,给她百分百的爱。放慢脚步,陪她一起成长。

家长会后的反思及建议

家长会后的反思及建议

​最后,大家都互相交流,分享了各自的育儿经,有几个好习惯的养成记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

给孩子制定一个好习惯养成计划表,网上有卖,也可以自己做,把孩子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一一列出来,当孩子某一点做的比较好的时候,在表上贴个笑脸或者小红花,当笑脸越来越多的时候,孩子会特别兴奋,她会更愿意去把这件事情做好,跟孩子约定好,比如满了多少个笑脸就可以满足他一个什么要求,慢慢的,孩子的好习惯也养成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大部分妈妈都说这个方法很管用,当然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家长起到监督作用,并能坚持,不要只当个形式,新鲜两天就不管了。做任何事如果想取得成果,都要坚持。

02. 有的时候孩子会无理取闹,没理由的哭闹,怎么办?

这点在我们家的解决方法是:让她去自己房间哭,我们继续做自己的事,不管她,让她哭够了再出来,明确跟她说,有什么事,直接说,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个办法确实有效,每次她哭一会了,就自己出来了,主动抱着我的腿,依偎在我身上,寻求安慰,这个时候我知道差不多了,就会抱起她,给她安全感,让她知道,我们还是爱她的,但接着,我会跟她讲道理,这个时候,她会很安静的听我说。孩子有的时候就是在挑战我们家长的底线,看看你能容忍我到什么程度,孩子其实特别聪明,很会察言观色,千万别中了他们的小计。

03. 孩子自己不吃饭,非要喂才吃,怎么办?

一般只有喂才吃的,都是家长惯的,我们从学会吃饭开始,就是自己吃饭,到了吃饭时间,大家一起坐到餐桌旁,她也有自己的位置,放手让她自己喂,我吃自己的,不管她。从来不会出现她一边玩玩具,我端个碗在屁股后面跟着喂的场景。我堂哥家的孩子,那真的是,我看他吃个饭太费劲了,一到吃饭时间,就到处跑,大人就端个碗满屋子跟着转,求着他吃,上小学了都还不会自己吃,这其实就是父母惯得。我们如果不好好坐着吃饭,那可以,不想吃就下去,不吃拉到,她心想:哦,我不吃就得饿肚子,还是乖乖吃吧。

很多事情,家长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一次次的打破底线,孩子只会越来越难管。

04. 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比如孩子幼儿园放学后,在家的这两三个小时时间如何安排?很多都是家长替孩子安排好,看书啦,玩玩具啊等等。很多时候我们说该做什么事了啊,孩子不听,她还想看动画片,结果计划好的总是不能进行。在我们家是这样的,每天早上我会问她,今天放学后的计划,让她自己安排,我会把她说的记在画板上,然后晚上就按她说的执行,因为是她自己安排的,所以她不会有异议。

教育孩子从来就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而是需要智慧的。有些妈妈真的做的很好,他们的用心,在孩子身上也体现出来了。家长会,能让家长有机会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了解自己,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次提升。希望所有的家长们,工作再忙,家长会也尽量参加,孩子的教育不可逆转,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以后想弥补也为时已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