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亲,这篇上尉的手记值得一读!

回忆母亲,这篇上尉的手记值得一读!

回忆母亲,这篇上尉的手记值得一读!

为何全网互动“牵妈妈的手”?因为“妈妈的手”所牵动的,是远方游子对温暖家乡的深情凝望;更因为“妈妈的手”所托举的,是咱们骨肉团圆的精神原乡。

回忆母亲,这篇上尉的手记值得一读!

我是一名军人。要说起我们这个群体,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阳刚血性、棱角分明。可我觉得不浪漫的军人也大有柔情。

就比如我自己,每次想起自己的母亲时,心底总会涌起一股柔情和暖意。我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军官,少不了她的叮咛和牵挂、陪伴和警醒。

二○○三年九月九日,那是我今生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那一天,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面对党旗许下誓言。

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千里之外的母亲时,我听到她郑重地告诉我:“入了党,是你的光荣,也是我做母亲的光荣,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想想,你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母亲没读什么书没多少文化,但却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常说:“我是一名党员,什么时候都要像雷锋一样多帮助别人,什么时候都要模范带头”。

回忆母亲,这篇上尉的手记值得一读!

母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记得1989年的夏天,邻居家王老太太儿子车祸去世,女儿嫁到远方很少回来,王老太太痛风瘫痪在床,生活难以自理。

闻讯后,母亲每天都会帮助王老太太做饭、打扫卫生、擦身洗漱,那时她一个月工资才5元6角钱,却省吃俭用拿出1元钱给王老太太补贴家用,这样一干就是6年多。

“自己家都穷得快揭不开锅看,还顾得了别人?”面对家人的疑惑,母亲总是笑着说:“党员就得为人服务,比起来咱们家没那么困难,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回忆母亲,这篇上尉的手记值得一读!

母亲的心里装着大家。有一年,村里要修路建墙搞建设,要求每家每户出个人帮忙干活,母亲第一个报了名,天还没亮就去工地上义务做工,有时候忙到很晚才回来。

我记得,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认真地在手臂上别个“党员”的袖标,她知道这袖标意味着什么。后来,许多人告诉我,我的母亲身体柔弱,可每次挑泥搬砖的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一点不逊色于男人。她就是在那样的劳动中,落下了胃病的根子。

看到别人对我母亲的崇敬,听到大家告诉我她的许多好,我慢慢懂得:“党员”这两个字,在母亲的心里分量有多重。

记得是2001年,我报名参军,在火车即将启动的时候,母亲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到部队后要听党的话,早日加入党组织”。

一天一夜的火车后,我终于到达驻地——南宁,从此便开始了紧张的新训生活。

每天清晨好梦做得正酣,急促的起床号就响了,我赶紧穿衣下床,跑步到训练场,有时候衣服反穿了还来不及换……时间推移,在班骨干的帮带下,我开始熟悉了这样的忙碌、紧张的生活。

那时候,每次苦累就想到跟母亲通电话,她也总会问我:“入党了没”?教育我“没进党的门,要先做党的人”……

就这样,在母亲的嘱托、督促中,我终于凭借着优异表现,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母亲告诉我,组织上入党一生只有一次,“可心里脑里‘入党’,却是一生一世的事!”

我不敢忘母亲的教诲,时时处处以母亲那样的党员为榜样,由一名新兵转改士官、成为了班长、新闻报道员,更通过夜以继日的学习、钻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许多作品,被授予了三等功。

回忆母亲,这篇上尉的手记值得一读!

我难以忘怀,当自己满怀欣喜地打电话告诉母亲时,电话那头她笑得很开心,可还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儿子,不要骄傲,这只是刚刚开始”。

一转眼在部队已经十几年了,曾经懵懂的那个追风少年现在已逐渐成熟。这些年,岗位几经调整,身份也有转换,可惟其不变的是自己要做母亲那样的“优秀党员”的初心。

而我那可亲可敬的母亲,仍然是我前进路上的“敲钟警醒”人,她总会在我取得进步、获得荣誉时说:“你是党员,还要继续努力,干出更多成绩回报组织,回报关心帮助过你的人!”

想起母亲的叮嘱,我不敢有丝毫松懈和骄傲。回头看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串起来我的军旅生涯记忆的,有我在部队的点滴经历,更有每一次陪伴我、鼓励我的母亲那一句句叮咛、一声声教诲……

感谢生我养我的母亲,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向你学习,我定能守望家风报春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