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又是五月初五了,想起了一首歌谣: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端午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们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的,在我们的记忆中要吃粽子来纪念他,所以就有了纪念的意义,有爱国主义的色彩。而实际上它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它起源于夏商周三代时的禊礼,也和先民的生殖习俗有很大的关联。

今天我们过的端午节,就是和屈原有关系的,为了纪念屈原,要吃粽子。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要吃粽子。至于为什么要吃粽子,在我们江浙一带有这样的说法:为了防止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肉体吃了,就把粽子扔进河里,祈求它们不要吃屈原的肉体。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端午节发展到今天,内涵已经被我们现代人丰富了。例如,孩子们在中考、高考之前,家里的亲朋好友都送粽子给参考考试的孩子,取"高中"之意嘛。吃粽子,最常见的粽子里边是放枣的,和屈原原本没有关系。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呢,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已经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了,孩子们要脑补中华传统文化了。

一、老百姓们喜欢赛龙舟。

谈起赛龙舟,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详的习俗了。那种火热的场面我们不用看,就能想象得出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悲痛,纷涌至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实际上表达的是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二、端午要挂钟馗像。

钟馗[kuí]是道教中唯一的万应之神,,有求必应。古书记载他是唐初长安终南人,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也是个才华横溢、才高八斗的人物,平时刚正不阿,待人正直。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他和能端午节扯上关系,是因为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是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一般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悬挂钟馗之像,用以镇宅驱邪,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后来便演绎出了栩栩如生的备受人们喜爱的钟馗捉鬼的传说故事。在江浙一带已经看不到人们挂他的画像了,年轻人更是不知道有这么个习俗了。遗憾啊!

三、端午节要吃鸡蛋

鸡蛋对于我们来说太平常了,平时你可以不吃鸡蛋,但是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吃鸡蛋的。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蛋形如心,民间普遍认为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亏损。端午节吃蛋图吉利,祈祷一年不生病。端午节吃的鸡蛋须用艾叶煮,不但会有艾叶的特殊香味,据说还能祛除晦气和疾病,而且这一天用煮鸡蛋的水可以用来洗脸,一年也不会遭蚊虫叮咬。是这样吗?

四、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

在我们江浙一带的端午节习俗当中,在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是必不可少的。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都会把艾草和菖蒲插在门窗上。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悬挂艾草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家里人身体健康。艾草是一种芳香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而菖蒲呢,它的叶子像剑,老百姓称之为"水剑"。端午节在门窗上挂菖蒲的风俗,清代已有。这天,人们将菖蒲(或艾叶扎在一起)挂于门框上,也有将菖蒲与艾叶倚在或插在门旁边的。民间有用它来驱邪。有的还用菖蒲根泡酒,认为人喝了能健康长寿。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我们现代人喜欢悬挂艾草和菖蒲一方面是因古代的风俗,还有一方面是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芳香。远离自然的人们整天呆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平时很难接触到这一类植物,趁此机会刚好一睹它们的尊容嘛。

五、端午要拴五彩丝佩香囊

我们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中有诗云:"红罗复头号帐,四角垂香囊。"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佩香囊的习俗看来古已有之。香囊内有什么呢?朱砂、雄黄、香药,以丝布外包,清香四溢。端午节给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为孩子系五彩绳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五彩绳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五种颜色,对应"五行'中的木、金、火、水、土。它有祈福纳吉的寓意。系在孩子手上或挂在脖子上,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无论是佩带香囊还是拴彩丝绳,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时代的发展,生活当中已经比较少见了,这种习俗也许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了。

六、端午要喝雄黄酒

作家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而在祖国传统医学里,雄黄酒有杀虫解毒的功效。主要外用于皮肤痈疮、虫蛇咬伤;内服用于癫痫抽风镇静解痉。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许仙悄悄将雄黄酒倒入酒中让白娘子喝,就这样白娘子现出了原形。这里的雄黄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雄黄酒需在太阳下晒,有的从五月初一晒到初五。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无机砷是一种高毒矿物质,这是砒霜的主要成分,端午节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今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不只是吃粽子,不知道的看过来吧

对于端午节的习俗,各地方各风俗,主要的就是以上几种。亲爱的读者,你们那里还什么关于端午的风俗呢?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