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惠普為什麼反超了聯想?

案例│惠普为什么反超了联想?

在日前京東6·18購物節開幕戰中,雖然聯想奪得筆記本銷量頭名,但遊戲本銷量之冠被老對手惠普拿走。

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惠普在該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4.3%,約56.8萬臺,聯想僅增長了5000臺。第三方機構IDC報告顯示,惠普公司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全球出貨量領先,對第二名聯想領先的幅度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擴大。

短短兩年半,在短暫的衰退過後,這家IT巨頭的光輝歲月似乎又回來了。

案例│惠普为什么反超了联想?

“惠普之道”遭遇挑戰

1939年,惠普由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卡德家的車庫裡創建。在PC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的時代,惠普逐漸成長為全球頂尖的個人電腦廠商。

在其成長過程中,作為創始人之一的休利特提出了自己的管理哲學,也就是流傳業界已久的“惠普之道”。很長時間內,惠普之道富有魔力地驅動著公司的發展,也讓惠普文化有著獨特的內涵。

然而,市場是充滿動盪的。

隨著近些年移動互聯網的井噴式發展,全球個人電腦和打印機業務的萎縮,也讓這家硅谷出身的老牌科技公司面臨巨大壓力。

要命的是,惠普因為在前些年實施多次併購,體量非常龐大,市場反應不靈活。

在分拆前的2015年,惠普全球員工人數達20多萬,業務基本囊括了與IT相關的各個領域,如同一艘“航空母艦”。

同時作為一個上市公司,惠普也很難被投資者定義,他們更無法準確預測其未來的增長潛力。

多年前,惠普對於自己成為卓越企業的考量在於兩方面:一是追求不斷成長和健康的財務績效;二是要以創新的想法做產業的領導者。

但是在2013年,惠普的地位和業績遭遇雙重挑戰。聯想在完成對IBM PC業務收購的10年後拿下全球PC第一,搶了惠普的位子。失守陣地之後,惠普業績也一蹶不振。

案例│惠普为什么反超了联想?

分拆,一鍵重啟

以前,很多公司都追求大而全,努力變成多元化的企業。然而現在多元化、不夠專注往往行不通。2015年11月原惠普正式分拆。市場一度出現了唱衰的聲音:一代IT巨頭是不是沒落了?

現在的惠普,主營業務僅剩電腦、打印機和3D打印,以及與之相關的解決方案。

業務被清晰地劃分後,留在惠普的員工僅為原來的1/4。到今天,惠普在中國有7000名員工,其中90後佔到1/3,他們的平均年齡為32歲。相較於其他外企,這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組織,整個公司幾乎被“一鍵重啟”,完全進入創業的節奏。

為了匹配公司轉型,組織結構也必然跟著變化。

以前,惠普通過兼併取得了迅速的壯大,並向多元化發展,而為避免機構臃腫,那時的惠普採取了分散經營的策略:通過建立一系列分部,進一步明確各自的目標和責任,提高效率,每個分部獨立地負責自己的產品開發、製造和銷售,以實現公司協調發展的目標。

一分為二後,“新惠普”開始根據自身業務模式,在去掉“歷史包袱”的前提下,重新設計了更為簡單、扁平的組織架構。所有的部門都至少減少一層管理層,砍掉一些冗餘的職位。

不僅如此,近日據路透社報道,到2019財年結束,惠普公司還將裁掉4500名至5000名員工。並稱,此次裁員是公司正在進行的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案例│惠普为什么反超了联想?

建立“成長型思維”

分拆後的惠普,做了一件大膽的改革:取消績效評分。這在績效主義至上的外企,是極其少見的。

早年間,惠普的績效管理是要讓員工相信自己可以接受任何挑戰,可以改變世界。這也是惠普獨特的車庫法則的主要精神體現之一。

對於新生代員工,不再用打分來衡量一個人的表現是他們樂於接受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追求自我工作的價值。

取消績效評分的背後,有一個開創性的理論支撐:成長型思維。它的核心簡單說,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或者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而更多是我還沒有學會而已,或者我還在不斷學習,所以我還有成長空間。

惠普更希望,關注員工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每一天都在成長、進步,這比傳統的打分制更具有激勵意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經理吐槽某個員工表現不好,通過HR“請”他/她“優雅地離開”。過去可能照辦,但現在換成了另一種方式,運用成長型思維看待員工,瞭解員工的問題及專長所在,及時調整其工作內容。

為此,“經理”的領導力也被重新定義:在過去可能是指揮,下達“向前衝”的指令,但現在更多的是激勵。管理層要做到三件事:一、暢想未來,幫助下屬看未來的發展方向;二、激勵團隊,幫助員工轉型、成長;三、跟團隊站在一起,同心協力把事情做到。

然而這些不能只“畫餅”,不談結果。所有激勵措施,均與績效制度掛鉤。但是這對於“重啟”後的惠普,已經具有自我革新意義。

案例│惠普为什么反超了联想?

賦能員工創新

拆分後,原惠普首席執行官惠特曼成為慧與首席執行官,而原分管個人電腦業務的迪昂·韋斯勒則成為“新惠普”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這位新任CEO一上任,就提出了一個打破邊界的理念:“創無止境”。

兩年前,產品部一名員工有一個很頭疼的現象,就是面對很多銷售人員問詢產品情況,哪怕一個小小數據,也擋不住每天上百人找他,而他要一一跟銷售人員解答。面對這個“麻煩”,這名員工拉上另一個同事,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開發了一個小小的應用軟件,其用途就是幫助業務團隊以及不同的產品部門,通過這個軟件分享關於數據方面的需求。

購買一個系統,放在以前需要“特批”,由公司層層許可才能完成,但現在,這名員工主動為公司解決了一個需求。

對於惠普來說,員工也是公司的“客戶”,只有尊重員工,充分發揮其創新潛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公司效率,同時也有助於搭建積極的企業文化。而這,正是員工積極主動創新的根源。

事實上,以客戶為中心,基於客戶的反饋提出新的思路、開發和設計出滿足客戶實際需要的產品——這項“惠普之道”早已經是以一貫之的做法。

2017年1月,惠普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口袋式照片打印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拍照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過要將手機裡的照片即時輸出成品並不太方便。有一種途徑,可以讓愛拍照的人找回紙質相片的儀式感,也是一種獨特需求。

惠普小印 Sprocket就因此而誕生。如肥皂盒般的體型,即時打印,令市場耳目一新。除此之外,惠普近兩年還推出了數款創新產品:幽靈筆記本、暢遊人、暗影精靈遊戲本,以及最新由明星王源代言的“星系列”微邊框輕薄本,一經推出,就受到新生代消費者的喜愛。

如今,無論是臺式PC還是筆記本電腦,千篇一律的厚重都已經過時,不再受年輕人歡迎。惠普正在挖掘年輕人的市場,把產品做到更加精緻、個性化,從產品和銷量上均已經完成對這個市場的戰略卡位。其中為中國遊戲玩家打造的遊戲本,目前在市場上很走俏。

除了繼續深耕PC和打印機兩大核心業務,惠普還在專注創新於未來市場。近兩年大力發展的3D打印,將打印速度提高10倍,成本降低至原來的一半;以及研究混合現實技術(Blended Reality),都是惠普正在尋求“改變”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