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外行们”被逼进入半导体芯片产业!

4月17日中兴事件的爆发可谓是一石激起国内半导体产业千层浪,让大伙都忙了起来。

前有4月20日阿里全资收购杭州中天微,后有格力不惜一切代价进军芯片行业。董小姐一句500亿的豪言壮志也是激发了同行康佳的斗志。互联网和家电行业搞起芯片来,这是“外行”涌现芯片产业吗?

没办法,“外行们”被逼进入半导体芯片产业!

董明珠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伟民认为,芯片产业“定制化需求”在提升,由于芯片产业的兼并和收购行为,半导体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广度减少了,互联网巨头等不得不亲自上场。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清科研究机构于近日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回顾及展望。报告称,2018年Q1中国并购市场中,半导体行业发生4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11.32亿元。相比于位居并购榜单第一名的IT行业,半导体行业在数量上的确很少。但是,在整个2018年第一季度的投融资事件中,半导体总共有19起参与,涉及金融仅1.35亿元。

没办法,“外行们”被逼进入半导体芯片产业!

图片来源清科研究

从产业供应到资本市场布局可以看出,半导体行业矛盾重重。国产中高端半导体行业本身体量不大,兼并和收购行为又加重了半导体供应的多样性不足;在没有更多资本和创新输入的情况下,其又加重了供不应求的现状。在AI等前沿技术及其应用推动下,芯片的需求更是多样化,甚至是个性化场景定需。对此,“外行们”亲自动手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一种自救行为。

没办法,“外行们”被逼进入半导体芯片产业!

图片

图灵奖获得者Alan Kay曾说,如果要严肃思考你的软件,就必须要做你自己的硬件。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软件在其各平台中起到了关键性桥梁的作用。除了软件外,芯片在硬件需求上处于核心支撑地位。

没办法,“外行们”被逼进入半导体芯片产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反观以创新为起点进入芯片领域的动能方面,由于芯片技术的攻克并非像搭建互联网平台那样简单。研发的长周期和资本的趋利避害,让芯片的创新动力不足。互联网巨头和制造业巨头进入芯片领域也并不是大一统的涉猎,而是对本行业有针对性的研发投入。本该由硬件基础设施推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的规律,现由于技术和专利封锁的紧迫让国内出现了需求端倒逼供应端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