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學,城市、學校、專業怎麼排序?

今天是2018年高考的第一天,近千萬的考生今天同時踏入考場,考場外人頭攢動,家長們比考生還要緊張,對於考生們人生第一次重大意義的選擇已經擺在眼前,雖然說考試不一定決定命運,但是一定會影響未來的路線,考試之後填報志願更是一場考驗。畢竟不是僅僅選擇一所學校繼續讀書這麼簡單的事。

填報志願的時候,學校、專業、城市,你的排序是怎樣呢?

而畢業工作多年這一路走過來,如果能重新排序的話,順序應該是這樣:城市>專業>學校

對比一下,很驚人,順序完全反過來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而這個選擇的大前提還是要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將來打算從事什麼?

而如果目標明確的話,就應該明白,學IT不去北京就去杭州、成都,學金融不去上海就去深圳,因為這些城市是行業發展的風暴眼。而在中心城市形成的眼界、視野又會伴隨你一生,影響你的人生晉級之路。

考大學,城市、學校、專業怎麼排序?

“按現行的教育方式,我準保你家孩子,30年後找不到工作。”馬雲這話不是說說嚇人的,且未來你將從事何類工種、跳幾次槽也未可知,所以只有開眼界,同時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弱項上用力。這些非大城市而不能。何況還有世界觀呢,眼界呢?

你老家在哪,不能決定你是誰;你在哪上學、生活,才能決定你是誰!

如今,有六成的 80後、90 後都不在出生地學習、工作,“漂” 成為新一代的遷移常態。“漂族”在中心城市歷練甚或成為新市民,就是在國內進行了一次“身份進階式移民”,同時也給這些城市帶來新鮮的活力。

選擇什麼樣的城市,就是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關鍵看你的需求, 看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選擇了將來要留下來的城市,這直接影響你的就業、眼界和發展方向。大城市意味著苦拼和高房價,也意味著機會和晉級;中小城市則意味著溫暖、迴歸,也意味著停滯、養老。沒有最完美的選擇,只有最合適的取捨。

而中國新聞週刊上有段話筆者非常認同

考大學,城市、學校、專業怎麼排序?

同樣在一線城市飄過的人,對此有著深刻的共鳴。

而專業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將來想考研、考公務員、進事業單位、國企等工作來說,專業是非常硬性的門檻,筆者當年調劑的專業就非常不適合發展,所以要慎重選擇。專業選不好,工作去哪找。專業選的好,工作不用找~

最適合考公務員的專業,近幾年的情況總的來說是這些:財經類、計算機類、漢語言類,也給填報志願的小可愛們一點參考。

遼寧華圖希望參考高考的寶寶們,能夠擁有自己期望的未來!做適合自己的選擇!

考大學,城市、學校、專業怎麼排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