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中国历史上陆陆续续出现过不少宗教,有外来的也有本土的,佛教道教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也还有很多小宗教随着历史长河的流转慢慢消失。而还有这么两个曾经在历史上几个朝代都出现过,甚至现在都有不少人听过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事迹,甚至直到今天他们的分支还存在于当今,但是你却没见过。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提起他们的名字,其实在影视作品中多有出现:明教以及白莲教。其实说是教派,但不如称呼其为打着宗教旗号的组织更为恰当一点,因为相比于宗教的安于稳定,这两个教派却喜欢干一些秘密而又惊天动地的事情。

先说明教,其正式的本名其实是教摩尼教,是从古代波斯发展而来。明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最早的时候是尊张角为教派祖师,而摩尼反而变成了光明之神,这也是为何明教又称为光明神教或者日月神教的关系。

因为明教教义的关系,主张团结和光明的力量,相信一切黑暗终会被光明打败,所以慢慢的发展成很多人用来组织民间起义的工具,比如两宋时期的方腊起义。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这个组织由唐高宗时期进入中国,在后面的诸多朝代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摩尼教进入中国伊始,武则天正好上位,但当时她的身份并不正统,急需要一个理论上的宗教来支持她的皇位之合法。摩尼教中女性地位本身就非常高,由影视剧中的圣女身份就可看出,这种理论上的支持,正好符合了武则天的心意。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随后在武则天的支持下,明教真正的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须。不过到了唐武宗年间,政府对佛教的打压,却给与了包括摩尼教、景教等各个民间组织极大地压力,由此开始明教也渐渐地化整为零转入民间。

民间本身就有很多土上土长的崇拜性宗教,也是民间领袖用来统治管理反抗封建统治的工具,明教融入民间之后,在后面多个朝代几百年的发展后,又演化出了其他很多教派,有的只是换了个称呼,有的则是发生了教义上的融合变化,其中白莲教就和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最初的白莲教其实很简单,只是一个信奉阿弥陀佛提倡为善的民间团体,因为其教义简单易懂,符合了百姓的文化认知,逐渐被封建统治下受到压迫的底层人民接受,最初是用来当做精神寄托。因为多是底层人民,其受众广大,所以受到压迫的百姓起义时常会用它作为组织工具,由此其性质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后来经过和明教教义的交织融合,慢慢的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用也变得相同了。

最有名的就是明教和白莲教一起组织的“红巾军”,其在元末明初的各地起义中,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明教一员,虽然考证多来自野史,但也可见明教和白莲教的影响力。后来据传明朝的国号,也与朱元璋曾是明教领袖小明王的部将有关,元朝的灭亡,更是有明教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只不过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因为出自这种民间教派,反而更深知其对统治王朝的危害,下了决心要铲除明教及其他民间的秘密教派。后来明教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压,甚至朱元璋还把明教定位了邪典异端写进《明律》,彻底的摧毁了明教的势力。

不过像明教这种组织,已经在中国民间洒下了无数种子,自然不是那么好消灭的。明教式微,取代的是白莲教的崛起,甚至反倒不如说是两者的融合,而白莲教的下属分支也各有名称,导致民间一度散落了无数的小组织。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后来清军入关明朝覆灭,郑成功不愿归降清军,便寻求了当时在福建一带同样具有影响力的白莲教的帮助。当时他派出的陈姓军师化名陈近南,于红花亭创建了白莲教分支天地会,成为了后来反清复明的主力。而洪门更是天地会在内部的叫法,以朱元璋的国号洪武命名,以示反清复明的决心,后来洪门以及洪门的另一分支青帮,甚至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匪浅的影响。

如果说佛道两教的历史渊源要更为深远,那么明教和白莲教则是因为在民间的影响力,对唐代以来的朝代更迭影响最深,甚至背后都有他们在推波助澜。

从唐朝开始进入中国的明教,一路演化至后来的白莲教,再到洪门天地会以及青帮,可以说明教和白莲教的影子一直出现在唐朝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幕后组织,直到今天还影响匪浅:你听过却没见过

如果说这两个教派是中国历史的幕后推手,倒不如说它曾经寄托了百姓对压迫统治反抗的精神。而事实上他们也却是不止一次作为幕后的帮手,推翻了当时得封建统治阶层,建立了新的政权。只不过可惜的是,古代王朝从骨子里就已经是落后的封建思想,少了正确的思想引导,依靠教派的力量再怎么强大,最终还不免王朝盛世沦落腐败最终华为飞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