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打的顺风顺水;而刘裕也离着皇位就差一抬脚的距离了;改朝换代

「连载」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北伐、北伐(2)

后秦动员还得一会儿,再说前线。

在中路王镇恶、檀道济和沈林子、刘遵考之军顺利攻陷许昌、石门一线的同时,从彭城出发的王仲德率领的晋军也顺着挖开的巨野泽的水道,进入了黄河,他们沿着黄河西上,拿下了北魏在黄河以南的控制的区东郡凉城(今河南滑县东北)。

此时刘裕北伐第一阶段的布局基本完成——

王镇恶、檀道济前出,瞄着洛阳;沈林子驻扎在石门,既可以协同许昌晋军,还可以配合王仲德所部。此时如果鲜卑骑兵敢跟晋军叫板,阻挠晋军西上的话,沈林子之军可以挥师东下,与王仲德的部队合击黄河南岸的魏军,打开通往洛阳的水路。

北伐打的顺风顺水;而刘裕也离着皇位就差一抬脚的距离了;改朝换代

面对浩浩荡荡的晋军,北魏方面什么反应呢?

北魏朝廷上此时正为境内一大摊子破事儿挠头,反应还有一会儿,前线的鲜卑骑兵一看晋军大军势不可挡,其最南面的兖州刺史尉建立即弃守滑台(河南省滑县),率众退回黄河北岸的黎阳。晋军不战而入滑台。

占领滑台以后,前锋总指挥王仲德担心会引起与魏方不必要的冲突;于是对外宣称,我们本来是打算付买路钱的(七万匹布帛),从你这儿过一下,你看这事儿闹的,你们太客气了,连钱都不要就让我们过了,太不好意思了。

此时北魏皇帝拓跋嗣也觉得不好意思,怎么能不战而退呢?他立即下诏命令正在山西平叛的叔孙建、公孙表等将从河内东进看看晋军到底啥意思。

叔孙建、公孙表等人接到拓跋嗣的命令,不敢怠慢,昼夜兼程从河内郡(河南省沁阳县)向东而来,驻军枋头(河南省浚县西南八十里淇门渡),观察晋军下一步的动向。

北魏突然增兵,这让刘裕很是紧张了一下,刘裕没有马上命令王仲德这支军队继续西上,而是让其率军在滑台停留了下来。

双方就这样隔着黄河对峙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中,两军戒备森严,将领们高度紧张,甚至一度差点儿擦枪走火。

北伐打的顺风顺水;而刘裕也离着皇位就差一抬脚的距离了;改朝换代

好在刘裕、王仲德很清楚此时最大的敌人是后秦,尽量放低姿态,反复保证绝无入侵北魏的意思,只是借道而已。鲜卑骑兵这才稍稍有所缓和。

北伐军高层像刘裕、王仲德这些人跟北魏方面虚与委蛇,晋魏两军相互不断试探之时,攻陷许昌、石门一线的晋军先头部队却并没有停下进军的步伐。

王镇恶、檀道济率领的前锋已经推进到了成皋(河南省汜水县西虎牢关)。

一旦晋军突破成皋一线,将直逼洛阳城下,后秦洛阳守将、征南将军、陈留公姚洸是秦主姚泓的四弟,他赶紧派人向姚泓求救。

得知洛阳危急的消息,姚泓立即命令越骑校尉阎生率领三千骑兵、武卫将军姚益男率领一万步兵火速东下增援,又命令二弟并州牧姚懿从蒲阪(山西省永济)率军南下,驻屯陕津,作为声援。

阎生、姚益男的援军虽然豁出老命往洛阳赶,可那年头儿,行军全靠两条腿,尤其是姚益男的一万步兵;赶到洛阳还需要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守在洛阳的姚洸月光光,心慌慌。这人其实没什么大本事,也就是因为当初站队站对了,跟了太子姚泓,所以捞了这么个差事。

援军未至,姚洸心头可就长了草了;他把手下将领赵玄叫来,商量该怎么办。

赵玄是后秦老将了,自姚苌时代便跟着老主子南征北战,他倒是很淡定,说您别慌,洛阳城高池深,只要咱们凭城固守,短时间内晋军拿咱们没办法;待晋军攻城师老兵疲之际,咱们的援军也到了,内外夹击,必可大获全胜。赵玄还坚定姚洸的信心,说,您这会儿可千万别自乱阵脚,只要咱们跟洛阳hold住了,晋军就不敢再往西打,给主上争取点儿时间,您立的可就是头功了。

这才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一眼就看破了局势。

赵玄的主意出的不错,可惜,姚洸不是那种意志坚定的人。

姚洸的司马名叫姚禹,此时已经跟晋军前锋大将檀道济联系上了,就打算晋军一到便献城投降;姚禹还有两个朋友,是姚洸的主簿,一个叫阎恢,另一个叫杨虔。

这三个人一听,这不行。姚洸要是采纳了赵玄的主意,那晋军何时能拿下洛阳?干脆,我们给姚洸灌点迷糊汤吧。

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殿下英武过人,智慧超群,独挡一面。假如躲在城中不战,将示弱于敌,岂能不被朝廷责备!

这碗汤灌下去,姚洸小胸脯一拔,是啊,我这英明神武的,岂能龟缩城中,那个谁,赵玄,你领兵出城,前往柏谷坞(河南省偃师市东南)驻守,广武将军石无讳,你率军驻守巩城(河南省巩义市)。晋军来时,与之决战。

赵玄说殿下不行啊!眼下晋军士气正盛,若贸然出战,必败无疑啊!

姚洸斜着眼瞅瞅他,怎么着,你怕死啊?

赵玄说我是三世老臣了,跟着你爷爷你爹打了多少仗,什么时候怕死过?今日之计,我死不要紧,就怕你为身边奸臣所误啊。

赵玄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

姚洸一摆手,废话少说,你领命就是了。

赵玄无语,只得跟石无讳一道出战。

二将领兵向前,想着在晋军来到之前,先赶到虎牢关,也好利用险要地势阻挡一阵,谁知走到半路,消息传来,虎牢关一带军民人等全部投降!

石无讳就问赵玄,咱还走不走了?

赵玄叹口气,走吧,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二人继续向前,没多久石无讳就碰上了檀道济,这哥们儿二话不说,掉头就跑回了洛阳,美其名曰保存实力。

而赵玄则遭遇晋军悍将毛德祖部,一场大战,赵玄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赵玄本人身中十余处枪伤,力战不屈,最后被蜂拥而上的晋军斩杀。

北伐打的顺风顺水;而刘裕也离着皇位就差一抬脚的距离了;改朝换代

柏谷坞陷落以后,姚禹就偷偷翻越洛阳城墙,投降了晋军;檀道济、王镇恶等部一起进抵洛阳城下。

此时,偌大一个洛阳城内后秦所剩军民不过四千余人,如何能够抵抗?姚洸无奈率众投降。拿下洛阳,有人建议檀道济将这四千被俘的秦人全部斩杀,构筑起一座骷髅台,以夸耀战功。檀道济没同意,他说:“我正义之师正要吊民伐罪,岂能如此!”;于是下令将俘虏全部予以释放。听到这个消息,周边的各族百姓非常高兴,也十分感动,于是纷纷向晋军投降。

洛阳被晋军攻陷时,后秦援军阎生率领的三千骑兵刚刚走到新安(河南省渑池县东),而武卫将军姚益男率领的一万步兵也才进抵湖城(河南省灵宝县境内、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当他们听说晋军已经攻陷洛阳,都停了下来,不敢再继续东进。

此时,刘裕策划的北伐第二阶段,圆满完成;晋军收复了大片国土,战果辉煌。

刘裕下令,部队暂停西进,原地休整;哦,对了,顺手把西晋的皇陵装修一下。

晋军积蓄力量,收复关中,指日可待。

前方的晋军所向披靡,一鼓作气拿下洛阳,攻势暂时告一段落;不过此时仍留在彭城的晋军统帅刘裕却一刻也没有休息。

刘裕忙啥?

忙着给自己邀功。

洛阳,收复了;长安,也快了;自打司马氏南渡,中原百姓南望王师又一年,今天,我刘裕又打回来了。

他一高兴,下面就有人跟着凑趣儿了,您这功业,可谓不朽啊!应该加九锡。

刘裕听听,有理,一点手,叫来一人,乃左长史王弘,小王,你替我走一趟,回建康跟刘穆之说,让他向朝廷建议给我加九锡之礼。

这位王弘说来不是外人,他是东晋创立者之一,王导的曾孙。

王弘家学渊源,当然清楚九锡之礼意味着什么;听刘裕这么说,他吓一跳。

可是领导发话了,你还敢违拗不成。

刷刷点点,王弘捉刀替刘裕把信写好,然后揣着这封信,回建康找刘穆之来了。

见到了刘穆之,王弘把信交给刘穆之,后者展信观瞧,面色大变,手摇腿颤,站立不稳,接着就是发呆发傻发愣,随后就把信还给了王弘,说你直接去跟朝廷说吧,我心脏病犯了,得回家躺会儿。

接下来历史记载就出现了两种观点——

一种说,王弘之行,让刘穆之感觉很惭愧,自己作为朝廷实际的主持者,居然没想到此等大事,还得刘裕从外地千里迢迢的派人来暗示自己,政治敏感性太差了!于是,他又是惭愧,又是恐惧,竟因此得病。

还有一种说,刘穆之如同三国曹操身边的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之所以辅佐刘裕,目的是要中兴东晋,现在他看刘裕次向朝廷索取九锡,这又是一个桓玄啊!因此刘穆之一方面为自己选错了辅佐对象而懊恼,一方面他也为晋室而担忧,因此他无比惶恐,不知所措,从此一病不起。

不管哪种说法吧,刘穆之这些年操劳,身体确实不好,据《晋书·张劭传》记载,在刘裕出师之前,张劭就曾问过刘裕,万一刘穆之遇到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的话,可见刘穆之身体一直不是很好。

刘穆之回去这一躺就再没起来,王弘知道刘裕那边儿还等回话儿呢,他一看刘穆之也没法儿再给他传这个话儿,那算了,我自己来吧。他便将刘裕的意思转奏朝廷。

此时东晋朝廷自从一休哥司马休之跑了以后,最后的希望也就幻灭了;皇室就是个摆设,别说刘裕要九锡,就是要皇位,也只能乖乖的交出来;因此没多久朝廷下诏正式任命刘裕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之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兼征西将军,司州、豫州、北徐州、雍州刺史如故。

北伐打的顺风顺水;而刘裕也离着皇位就差一抬脚的距离了;改朝换代

到这一步,刘裕离皇位也就是一抬脚的距离了。

然而,当东晋兼任太尉袁湛(谢玄女婿)、兼任司空范泰领着一大帮子,手捧策文,浩浩荡荡来到彭城的时候,刘裕却显得十分谦虚,坚决推辞了。

他还在观察。

刘裕不仅要观察国内的风向,还要看看北魏,乃至自己的敌人后秦的态度。

北魏的态度很暧昧,后秦顾不上;倒是远在陇西的西秦、北凉、仇池等小国给了刘裕惊喜;纷纷派来使者向刘裕表示拜服,并表达了愿意与晋军一道收拾后秦。

这一切对于刘裕而言,非常有利;接下来,后秦和北魏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让刘裕感到对后秦发动总攻的时机也已成熟——

怎么呢?

就在晋军势如破竹拿下洛阳之后,本来已经风雨飘摇的后秦,连续发生了两场突如其来的叛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