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三):录取规则——分数优先与专业优先

高考考生想被高校录取要过两道门槛。

第一个门槛,院校。只要考生的投档成绩达到报考院校的调档线,就能投入院校;

第二个门槛,专业。院校根据专业录取规则,考察考生各方面条件,完全符合后才能被录取。

而在过专业门槛时,相同的考生投档到同一高校,使用不同的专业录取规则,最终是否被录取,录取在什么专业,就会不同,所以各招生院校都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公布本校的录取规则。

目前,高校录取规则一般有三种,分别是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专业优先或专业清。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分数优先。

高考志愿填报(三):录取规则——分数优先与专业优先

分数优先(分数清)

依据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即将进档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对队首考生按其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若第一专业志愿未达到该专业的录取分数,则看其第二专业志愿是否达到录取分数。

举例说明:高校招收物理和数学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假设投档考生成绩及报考专业如下:

高考志愿填报(三):录取规则——分数优先与专业优先

按照分数优先录取规则的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按高考成绩排队,确定录取顺序,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

先安排甲:甲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物理,尚空缺中,被录取到物理专业。

再安排乙:乙第一专业志愿物理已经完成计划,不被录取。再看乙的第二专业数学,尚空缺中,乙录取到数学专业。

然后安排丙:学校的物理和数学两个专业均已经完成计划,学校的所有计划也已经全部完成,考生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总结:分数优先对进档考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高分考生,只要分数排名靠前,就可以按顺序录取到自己报考的专业中

专业优先(专业清)

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指按招生院校投档比例的线上已经投档的考生,由招生院校审核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专业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的规则。

举例说明:(按之前的假设,高校招收物理和数学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

高考志愿填报(三):录取规则——分数优先与专业优先

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的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为物理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1人,选择第一专业报考物理的高分考生1名,于是甲被物理专业录取。

为数学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1人,选择第一专业报考数学的高分考生1名,于是丙被物理专业录取。

乙虽然分数高于丙,但乙第一专业不是数学,优先级就不如丙,无法安排在数学专业。

学校的2个计划已经完成,考生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总结:专业志愿在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时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分数只是在同一志愿考生排序录取时起作用。在专业优先的分配方式中,第一志愿很重要填报的专业顺序至关重要。特别是第一专业选择准确,甚至有可能比分数高一些的考生更具有录取优势。

在这种模式下,如果考生分数不占优又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就会有被退档的可能性。

专业级差

也就是所谓的“有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就是在专业录取时优先考虑分数,但是又设置了各个专业志愿间的分数级差。

具体地说,就是把所有考生按照分数排队,若某考生的第一专业不能录取,考虑第二专业时(假设为B专业),要减去一定的级差分再和其他尚未录取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即B专业)的考生进行比较,有效分高者才可以安排在该专业(即B专业)。

举例说明:(按之前的假设,高校招收物理和数学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

高考志愿填报(三):录取规则——分数优先与专业优先

按照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按高考成绩排队,确定录取顺序: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

先安排甲:甲第一专业报考物理,尚空缺中,不用考虑专业级差,直接录取到物理专业。

再安排乙:乙第一专业物理已经完成计划,无法录取。乙的第二专业数学尚空缺中,丙的第一专业是数学,乙要用减去专业级差分后的有效分与丙进行比较,即乙的有效分为495分(乙的成绩)— 6分(专业级差分)=489分,乙的有效分489分低于490分(丙的成绩),丙录取到数学的优先级高于乙,将丙录取到数学专业。

学校的物理和数学两个专业均已经完成计划,学校的所有计划也已经全部完成,考生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如果专业级差改变,录取结果也会有变化。

总结:“专业级差”规则是按投档考生的成绩顺序,同时考虑专业志愿的录取规则。在级差制的专业分配方式中,第一专业志愿非常重要。

从全国来看,2018年很多大学,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取消了专业级差。

这是一种分数优先政策,对于高分考生比较有帮助,能减少志愿填报的风险,可以冲一冲自己想上的专业。

总的来说,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一定要慎重选择。不过,考生也不要过于担心,选专业并非“一选定终身”,目前,很多高校均打通了校内转专业渠道。比如,山东大学新生入校后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一是大一下学期,一是每年的11月份,学生通过考试可转入更理想的专业就读。

想得到更多高考志愿填报技巧,请在今日头条关注状元手写提分笔记!本号将陆续为您推出更多填报知识和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