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別亂給寶寶吃,喂孩子這些,寶寶差點喪命

春節期間,揚州一13個月大女嬰被親戚餵了一粒花生米,不慎嗆進氣管,大人拍了拍她的背也沒在意。一週後,孩子咳得越來越厲害,就醫發現花生米已進入肺葉氣管,導致嚴重肺氣腫。

這樣的案例實在不少,因為親戚給孩子亂餵食,導致各種事故。

東西別亂給寶寶吃,喂孩子這些,寶寶差點喪命

有些親戚可能是出於好意,才會喂寶寶吃東西,不料好心辦壞事;有些則是不聽勸告,父母明明提醒不要亂喂寶寶了,還認為吃一點又不會怎麼樣。根本不會覺得這一口,輕則讓寶寶難受,重則致命。

@暴走的刺蝟仙女:不隨便給別人的孩子喂吃的是基本素質,何況是給剛1歲的寶寶喂堅果。

@小妖:還有一些老人家覺得寶寶會喝酒很自豪,誰知後果有多大。

@不二fly:我兒子15個月大,被老公大表姐餵了兩顆杏仁,杏仁啊,比花生米還大,還是我婆婆抱著被喂的,氣的我立馬帶寶寶自己走了。

@蘋果:我曾有過不好意思拒絕,孩子吃了東西腸絞痛哭半天。

@你懂我的歡囍:哎...把新聞給長輩看,她們回:我看我們小時候餵你,你也沒嗆死呀。

提醒那些“熱情的”親戚們,作為一個成年人,逗孩子要把握分寸,別把無知當有趣。

這些食物不要喂小孩子

1、白果(銀杏):

很多人知道白果有輕微毒性,但是小寶寶食用白果,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導致中毒,而且年齡越小死亡率越高。

如果食用的白果是自家熟制或用微波爐烘烤,極有可能只有七八分熟。生白果的毒性比熟白果的毒性更強,幾顆就可能引發中毒。

東西別亂給寶寶吃,喂孩子這些,寶寶差點喪命

2、酒:

雖然兒童喝酒不一定都會導致中毒,但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7歲以下的孩子,由於肝臟還未發育成熟,肝對酒精的解毒能力相對較差,如果飲酒可能會損傷肝,很容易就過量,出現昏迷等重症。

3歲以下的寶寶飲酒,嚴重的話會造成腦損傷或死亡。

3、果凍:

這玩意兒五彩繽紛、香甜滑爽,添加劑著實不少,尤其人工色素,寶寶長久食用會導致反應遲鈍、智力下降。

另外,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凍容易發生意外,所以還是不吃為妙。果凍上面都有提示,3歲以下孩子不適合吃。

4、元宵、年糕:

很多地方過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習俗。但曾經有一個新聞報道,說有一年,在日本東京元旦當天就有14個人被噎住,其中2個人窒息而死。

因為年糕一般都是糯米做的,一方面糯米不好消化,可能會加重寶寶胃部的負擔。

另外,糯米這種食物還可能加劇寶寶胃酸的反應,胃部可能會不舒服。而且糯米很黏,寶寶很容易吞嚥不下去而發生危險。 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吃年糕或元宵。

5、話梅、蜜餞:

話梅肉讓很多人“愛不釋口”,其實這種蜜餞類食品幾乎是各種添加劑的大集合。看看它的配料表:鮮杏肉,白砂糖,食鹽,奶油,檸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香蘭素,乙基麥芽酚,山梨酸鉀,糖精鈉,安賽蜜,苯甲酸鈉……

寶寶的解毒功能很弱,如果再加上飲料和其他食品中的類似添加劑,難免添加劑的總量過高。而且小寶寶還太小,話梅有核,寶寶吃了根本就不會吐,卡住容易造成生命危險。

6、 鹹菜、醃製食品:

有老人的家庭,冬天特別喜歡醃製各種鹹菜、肉類,而且在醃製過程中會放很多鹽。高鹽飲食易誘發高血壓病;醃製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它和黃麴黴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認的三大致癌物質。

所以,像鹹菜、醃肉、培根、魚片、牛肉乾、魷魚絲這類食品,儘量不要給寶寶吃。

7、 花生、瓜子、堅果:

很多家長會覺得寶寶長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堅果。但實際上3歲以下的小寶寶不易嚼碎堅果,而且吞嚥反射還未發育完善,即使能咬動堅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顆粒仍然容易卡住氣管。而且堵住氣管後若搶救不當,短短几分鐘就可能喪命。

尤其像夏威夷果、開心果這種圓形的堅果,寶寶吃在嘴裡時,大人一逗TA,更容易滑進氣管裡。

東西別亂給寶寶吃,喂孩子這些,寶寶差點喪命

8、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桿菌孢子,由於嬰兒腸道菌群防禦力有限,肉毒桿菌孢子可能會在腸道中發芽並釋放毒素,導致肉毒桿菌中毒,造成便秘、食慾不振、虛弱、哭聲改變和口、眼等不聽使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歲以下寶寶不適合吃蜂蜜。

9、刺身、生魚片、牛排、蟹、蝦:

刺身、生魚片很多都衛生不過關,含有大量的病菌,在調料中蘸一下幾乎沒什麼殺菌作用,孩子的消化道很嬌弱,很容易就造成腹瀉、胃腸感冒等症狀,一些魚生、沒有煮熟的魚(特別是淡水魚)、半熟的牛肉、生蝦蟹、蛙裡可能還有寄生蟲,是酒精、芥末、調料根本殺不掉的!

因為好吃生食而導致全身長滿寄生蟲的案例比比皆是,成人也就罷了,兒童感染寄生蟲,嚴重時可能會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

給孩子吃這些東西時,要注意!

1. 海鮮:

過敏體質、發燒、有疹子或有哮喘的孩子,吃海鮮等含蛋白較高的食物往往會加重症狀。

非過敏體質的孩子可以適量吃,但吃的時候一定要煮熟。貝類、海魚可能富集重金屬,也不宜多吃。

如果孩子以前沒吃過某種海鮮,第一次試吃一點就夠了。觀察孩子是否有呼吸急促,面色潮紅,心跳加快,瘙癢,起疹子等過敏症狀,如果有,及時送醫處理。

2. 淡水螺,小龍蝦、黃鱔:

淡水螺,小龍蝦、黃鱔裡都可能有寄生蟲,一隻福壽螺中的寄生蟲數量很可能多達3000到6000條。食用淡水螺,必須經過100攝氏度的高溫徹底煮透,小龍蝦和黃鱔也是一樣。

街邊、店裡賣的,能否煮透很難保證、單純翻炒或者煎炸是不足以殺滅寄生蟲的。如果實在想讓孩子吃,可以買來自己清理乾淨,煮透食用。

3. 馬蹄(荸薺),菱角,蓮藕:

雖然這三種東西生吃口感很好,有的老人可能會給孩子當零食,但由於它們生長在水裡,容易感染水生寄生蟲,一旦被吃到肚子裡,會寄生在人體小腸內。患者會有消化道及全身症狀,如腹痛、腹脹、腹瀉等,重者可發生貧血、浮腫和發育障礙等。要吃,建議煮透食用。

東西別亂給寶寶吃,喂孩子這些,寶寶差點喪命

家長怎麼做?

1. 盯緊

除了告訴孩子哪些東西不能吃外,該打招呼的也要打招呼,該盯緊的盯緊,面子事小,孩子事大。等悲劇發生什麼都晚了。

如果你還顧及面子,不妨看看微博上網友說的這段話:帶娃參加各種飯局聚會,難免會有親戚朋友把各種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咱娃嘴裡塞。

我的經驗是,提前打招呼,告訴他們不要給孩子吃東西,當然這還是無法避免一些親戚繼續下黑手,咱要做的就是時刻盯住咱娃,看到他們下手當場制止,當媽的這時候不出馬怎能行?

麻煩您們高抬貴手,娃還小,有的東西不能吃,有的會過敏,有的消化不了,有的會致命,希望您們不要隨便餵食物給孩子,謝謝…

2. 急救

緊急情況應聯繫送醫。如果是小孩被噎,家長應在聯繫送醫的同時儘快自行施救。

3. 有些食物可適當妥協

當然,除了以上幾種食物外,還有不勝枚舉的垃圾食品,比如薯條、辣條、可樂、薯片等等,吃了雖對寶寶身體一點好處沒有,但家裡難免有親戚朋友來串門,難免喂一口家長不必刻意阻撓。

在做不到嚴防死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控制好寶寶的食用量,保證寶寶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