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石头碧潭——儿时的水上天堂

那是“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童年往事石头碧潭——儿时的水上天堂

石碧潭又叫碧潭、壁潭,位于平江县城老城东门外,“碧潭秋月”为平江古八景之一。碧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是悬岩,有由墨绿色的凉粉子藤掩映的土红色巨大如刀斧削直的岩壁。岩高约6丈,有突壁之险,此地方人称之为“岩上”。东岸是一片板栗园,有一人抱不尽的百年大树上千株。夏日行走其间,凉荫十足、“知了在大树上声声的叫着夏天”。阳光从树顶直射时,带沙的地面上落下星星点点茶碗飯碗大圆圆的光斑,如梦如幻很是好看。秋季板栗熟了,"狮子开口“,刺球炸开的褐红色的板栗子随风稀稀落落落在约两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上。此季节是群孩必至、不怕被抓的一年之中不可多得的快乐时光。捡板栗时,先脱下长裤,裤口打结立成双脚袋,有时一次可检到两三斤炭子(脱离刺球外壳的板栗子),有小半裤脚,但风险极大。若抓送到农场队部便会押送到学生家中,找家长罰钱是常有的事。免不了受父亲一顿好打。最怕的是押送学校,遭全校点名、写检讨、罚站、扣品行分。不过作“案”时间大多是放学以后 或星期天,送到学校启师附小时,老师多已离校,有时只剩守门的掛面胡子仲佬子。抓我们的人只好在我们头上擦几个“鳞甲子”(指用指关节成九十度角敲打脑壳),也就不了了之。但抓到的概率极低,平时大多是把裤袋叉在颈上跳河踩水而逃,后面响起“细伢子快打转!我不捉你了!莫浸死哒!!!”小屁股们唯恐有诈,无人回头,径直游过去,技高者踩水过江头、颈、顶在头上的裤袋不湿。岸上人称“咯伙细鬼崽真有本事!”殊不知此技从七岁开始,拜师学艺已练三年有余,各种泳法已有相当基础。大师傅是双目失明的三十多岁的以靠水中捉魚捉龟捉蛇捉蚌卖钱为生的唐捧,街上人叫他“捧癫子”。唐捧技冠全县,可潜入九丈长绳打不够的石碧潭底,捉在岩底穴中砌塔起堆的乌龟及与之结义在一起的“蛇盘龟塔”的水蛇。唐捧为驼背,一身漆黑,最怕人喊“黄巴老鼠来哒!”常回敬:“要死呷!锅蔸呷!绝代呷!”,为县里水中一怪。大人们说“唐捧是蛇变的,所以怕黄巴老鼠。”我们小孩只是听,谁也不知真假。

拜唐捧为师很简单,几个小孩凑钱请唐捧到犁头咀上去的三升阁面馆吃碗三鲜大面。我们小孩是吃不起的,只是半流口水坐看师傅“唆”得有滋有味。吃完面,唐捧把几个小孩的脸、脑壳一一摸了一遍,问清姓名、父名、住址,然后在头上摸三下,便算收徒了。那时已解放多年,不兴下跪,就是下跪了师傅也看不见。师傅技术了得!功夫过 人,可在水中“博气”,一个小时不出水面。

童年往事石头碧潭——儿时的水上天堂

石碧潭江面就是由浅到深的我们的水上大课堂。大约三百米的江面用直径上寸的棕绹绳、长铁链串起,将五十多支约丈的小船,船头向南,横江连起来。船上面直铺满由三寸左右两米多长的厚木方跳板,东西向搭在船与船之间构成桥面。我们就在这小有摇摆的浮桥旁,靠一排浮桥依托学各种技法。自然,每次都带点茴饼法饼或炸麻它枯糖之类的果子去孝敬师傅,向师傅学打响水刨雀(两脚打水,双手往后划)、跳水、踩水(只露头,双手上举,双脚用力靠水的反作用力在水中用死劲踏步前行)、仰泳、潜泳、蝶泳、蛙泳。师傅双目失明但机智如神。实战是去东岸捡板栗,追兵来时,水中逃逸。水上功夫还有一大用场是河上捡鱼。遇上有人用土炸弹在河里炸魚时,踩水去捡飘满江面如金叶银叶又浮又溜滑,半死半活的鲤魚、鯽魚、滩子魚.......捉到的魚便直接放进纱背心里,沙背心下口当然是扎紧在裤里的。若捉到上斤的大魚便用食指扣住魚鳃送上岸。有时,可搞到两三斤,自然是吹着口哨歌“得胜回朝”......

童年往事石头碧潭——儿时的水上天堂

训练兼表演之一是从浮桥船头上跳水!小孩大孩各显神通,有蛙跃式蹬腿入水的,有正面双手高举弓身直落入水的,有背对水面翻空心跟斗入水的,有转体360度空翻入水的……入水以浪花小、声音小为佳,以悄然无声,浪圈尺许为高手。常引起过桥者驻足观望。

夏日傍晚桥上乘凉更是一大乐事。睡在浮桥上听晚风轻轻吹过,江声起伏,望着月亮跟着大哥大姐们唱“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还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喂……”这些其实自己並不懂的情歌。童声如铃,飘荡在石碧潭清凉的月色里,其意幽然,平添了碧潭秋月的品味与美丽。过桥的大人们说:“伢细的声气好,‘点吗大'唱情歌,他晓的个鬼”。但小伙伴们并不在乎,歌声更加嘹亮......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便是白头翁”,回想起来真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快快乐乐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