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白沙鎮位於伊川縣東部,距伊川縣城12公里,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正街東西長約三華里。白沙村東白降河岸的坡坎上,分佈著厚1.5米,東西長250米,南北寬300米,約7.5萬平方米的仰韶文化遺址。原始社會後期,炎黃子孫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據傳,古時此處為五洋江,汪洋一片,洪波湧起。大禹治水時,鑿開龍門口,五洋江水退去,江底變為沙地。沙灘呈現白色,後百姓在此聚居,取名白沙。白沙南靠摩天嶺,北臨順天嶺(又叫北坡),東依娘娘山。白沙古鎮正街東西長約三華里,濠寨共有東、西、北各一門,南邊有東南、正南、西南三門,共六門。登摩天嶺望白沙鎮,東西長,南北窄,猶如一艘大船,停泊於白降河畔。

白降河①自東向西從白沙鎮中間穿過。《水經注》稱白降河為大狂水。《孟子·滕文公(下)》載:“水逆行為洚,洚水者,洪水也”。白降河發源於登封市黃龍洞山,自東向西匯入伊河,為伊河最大支流。白降河蜿蜒穿越白沙鎮約十五公里。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千年重鎮商貿繁榮

白沙鎮夏朝時屬輪國。春秋時曰輪氏,屬鄭國。戰國時復為輪國,屬韓地。東漢章帝時設輪氏縣。北魏,改輪氏縣為穎陽縣,北魏孝文帝十三年(489年)白沙鎮東設湮陽城。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改湮陽縣為武林縣,十八年(598年)改為綸氏縣。隋大業初併入嵩陽縣。唐睿宗時,分登封、伊闕、河南三縣各一部設武林縣,唐開元間,改武林縣為穎陽縣。興定元年(1217年), 穎陽縣西部(今江左、白沙等地)歸洛陽縣。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巡視中州,見白沙房舍儼然、人丁興旺,問為何村?百姓應“白沙”後,朱元璋眉頭一皺,以為“沙”與“殺”諧音,聽起來不吉利,隨口說:“山水相繞,平川沃野,真乃興隆之地也!”百姓欣喜,借皇帝金口玉言,改白沙為“興隆鎮”。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明清時期,白沙鎮屬河南省河南府洛陽縣管轄。

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將軍督豫,為根治洛陽南部匪患,劃洛陽、登封、伊陽(今汝陽縣)、臨汝縣(今汝州市)各一部置自由縣,縣政府駐白沙鎮。自由縣轄包括當時洛陽縣龍門南伊河東岸的草店、彭婆、水寨、白沙、程莊、竇村、茹店,登封縣(今登封市)的愈西里(今江左、半坡兩鎮)、呂店裡(今呂店鎮),伊陽縣(今汝陽縣)的椿樹嶺、陶營、大安、內埠、蟒莊,臨汝縣(今汝州市)的臨汝鎮、官莊、鰲頭、高水泉、東均天、神溝等地。縣轄區東西長約22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總面積約為880平方公里。1932年秋,自由、平等兩縣合併,成立伊川縣,縣政府遷府店街。1944年5月日偽縣城設在白沙,漢奸張治公、李友俠先後任日偽縣長,韋子斌任警察局長。1948年4月伊川縣人民政府從黃兌遷白沙鎮。1949年3月縣政府遷府店街。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1951年5月至1955年9月白沙為伊川第五區,1956年3月至1956年10月改為白沙鄉;1956年10月至1957年8月改為白沙鎮;1957年8月至1958年8月改為白沙鄉;1958年後改為白沙人民公社、白沙民兵連、五一農莊、農業社;1983年12月復改為白沙鄉;2009年7月白沙撤鄉建鎮。

明清時期,白沙商貿繁盛,來自安徽、山西、陝西等省商人在方圓數十里之內進行商品交易。當時逢農曆雙日為固定集日。另設農曆二月十七、三月初三、三月初七、四月十五、七月二十二日、九月二十日為奶奶堂、火神廟等古剎大會。每逢會期,大戲對棚開賽,銅器獅舞助興,三教九流齊至,熱鬧非凡。山西、陝西、安徽等省富商均在白沙設有商會館,其中以山西尉家會館最大,五間臨街,雕樑畫棟、金壁輝煌,並在東隔壁設有當鋪。清朝初期鎮上又興起臨埠大會,三月初十到二十五為會期,商品貿易盛況空前,清中葉至清末興盛不衰。白沙當時有“小上海”之美譽。自由縣建立後,建於明朝初年的興隆街,也迎來了它最光輝的時光。其時,東南部的平頂山、駐馬店、周口、漯河一帶的商人,至洛陽經商並經自由縣城。在一本《白沙民謠》中,有一首《集市景》就描寫了當時興隆街上商鋪雲集、盛極一時的景象:“京廣雜貨居中央,西南兩街花糧行。北門以裡鐵匠鋪,飯館小吃味飄香。”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自由縣縣衙

白沙是豫西著名的貨物集散地。東西走向的商業主街自西至中部稍呈弓形延伸到街心,後又筆直。街道兩旁,純清一色青磚瓦房。為了經商所需,房子前部不是用磚砌起的牆,而是用合扇木門拼裝而成。白天將門板摘掉露出櫃檯,到了夜晚,將一扇一扇木門重新裝上,嚴嚴實實。清朝後期,白沙商業多為布行、首飾行、糧行、藥鋪、雜貨鋪等。若遇古剎會期,方圓的汝州、登封、伊陽(今汝陽)、宜陽等地商人蜂湧而至,於是白沙街上也充斥些瓷器、山珍、洋布等物。白沙正街到李家街處又呈弓形,約100米處,是用夯土建起的寨牆,青磚券起的寨門,上建高高的門樓,下裝厚厚的木門,把白沙鎮裝點得頗有古城氣勢。

朱熹14世孫白沙鎮白沙村東街朱本固、朱守固,為明嘉靖年進士。清初白沙鎮白沙村張盛為鎮京總兵,硃紅英為靖撫將軍。晚清白沙鎮白沙村南街田家出了田副榜,東街又有個朱銓成舉人,趙家出了個神醫大國手。朱進士現有其宅院和墳墓為證。張總兵、朱將軍、田副榜均有碑記。朱舉人的旗杆凹、額,趙神醫匾額、碑、匾,全遭損於“文革”。明清時期著名的人物還有:吳智有:白沙鎮劉莊村人,官至翰林院大學士,乾隆帝師,晚年還鄉。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賜送鑾駕、笏牌各一套(現存於許昌市博物館)。孫廷臣:(1776-1846)字獻策,白沙鎮孫嶺村人。清道光年間五品知州。石文秀:白沙鎮石嶺村人,清甲戌科進士,官至山西省大同府知府。楊春中:白沙鎮楊嶺村人,清乾隆年間進士。何春平:白沙鎮銀李村人,清咸豐年間舉人,他立志不入仕途,一心教書育人,榮稱“翰林之師”。他學富五車,教書有方,弟子盈門,中舉者多名,中秀才者不計其數,深受百姓敬佩,其門前懸掛“明鏡進士”金匾一面。

白沙街以羊肉湯、火燒饃聞名四方。客至白沙,以品嚐白沙火燒饃而盡興。上世紀白沙聞名的小吃有:李才火燒饃(焦鍋魁)、龔義娃水煎包子、關春炒花生、彭老四胡辣湯、蔚根娃羊肉面、王文興小碗肉、趙撈粽子、範可滷麵、韓得有涼粉、趙發娃嚼片、趙三堂炒麵、程得明硬麵饃、老張燒雞、吳道華黃悶面等。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白沙古民居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白沙鎮為伊川縣第四區,區長是李玉輝。由於他清正廉明,不畏強暴,在第四區口碑很好。李玉輝調離第四區時,數千百姓為其送行,依依惜別,為表彰他的清正,百姓將李玉輝的鞋脫下,製作了精緻的木匣裝著,掛在西寨門上,上寫“清風細雨”。清官脫靴在白沙鎮歷史上還是第一回。

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白沙鎮人民為保家衛國作出了很大犧牲,朱新成(23歲)、朱安幫(22歲)、趙廷珍(21歲)等29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伊川縣誌》上已有詳細記載,本文不再贅述。解放前夕白沙鎮兒女隨蔣入臺人員也很多,僅白沙村有據可考的有:白沙北街徐應忠、左廷林、張克仁,東街徐國正,西街唐政剛、王成安。兩岸三通後,左廷林、徐應忠、徐國正於上世紀90年代回家探親,唐振剛2006年回家探親。張克仁上世紀在臺病逝,2011年張家後人將老人骨灰接回白沙安葬,王成安失跡。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村名蘊含厚重歷史

省莊村:據村民所傳,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的尤姓人家,生活簡樸,精打細算,僅一月就能省下一裝糧食。村人以之為談資,取村名為省裝,後演變為省莊。

下磨村:北魏孝文帝十三年(489年),在村東設湮陽城。為解決城內軍民生活之需,在城東湮水上游設一水磨,叫上水磨,在下游設一水磨,叫下水磨,又稱下磨。明朝初年,遷民在此建村,叫下磨村。

孝村:孝村原名顯孝寨,古時該村人崇尚孝道。後來,為紀念王祥臥冰、孟宗哭筍、焦桂香哭麥等孝行,在村中建起了“三孝堂”,故將村名叫做孝村。

豆村:豆村據說在周朝就建有城郭。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攻打洛陽,曾在此地和當地農民一起共同開墾荒山(山腰現有梯田遺蹟),屯集糧草,操練兵馬,在村西建有“武林亭”。為紀念竇建德,將村名改為“武林竇村”,解放後演變為“豆村”。

爐坪村:相傳楚漢戰爭時,曾在此設立兵器廠,後改為民用,專門製造農具,並在村周邊修建磚瓦窯,村民靠燒窯、鑄造起家,加之村周圍有一大片平地,故起名“爐坪”。

程子溝村:明朝末年,二程後裔第二十世孫宗賢,從孝村遷村東築窯居住,後起名“程子溝”。

吳堂村:清順治年間,吳、鄭、白、李族人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入此地,分片而居,各姓居住地分別定名為鄭家屯、吳家寨、白家衚衕、李家溝。後來各姓之間互相通婚,吳家寨搬入鄭家屯,各姓合為一村。鄭氏單傳五世,而吳氏發展到二十餘戶。清乾隆年間,鄭家屯改為吳家堂,遂稱吳堂村,沿用至今。

葉村:葉村葉姓始祖居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靜林坊,葉公十三世孫於明永樂年間調至河南省登封任職。葉姓後裔一支於明洪武年間,由登封遷居此地,因此得名。

大寺溝村:相傳村內原有九龍寺廟一座,以此命名。

常嶺村:相傳,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第五世孫克長於明朝中葉率三子(長文、次禮、三鐸)由弘農(古華陰,今河南省靈寶市)遷居建村,因此處多為嶺坡,故取村名為常嶺。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朱嶺村:相傳村原名鳳凰崗。因“黃巢未滅,朱梁王(後梁太祖朱溫)登基先在東京執掌乾坤,駕崩汴城。將風箏放起,落於鳳凰崗之原,即將皇靈金頂玉葬於此。四門有文武將軍朝班——石人、石馬、石豬、石羊。”遂將鳳凰崗改為“朱駕陵”,俗稱朱家嶺、朱嶺。

焦王村:焦王村原名順天莊。明萬曆年間形成村落,後經戰亂災荒,居民流離失所,原村莊蕩然無存,後焦、王二姓人在原順天莊遺址重建家園,取村名為焦王村。

下天院村:相傳,村北500米處有一座鄧天王墳墓,現村址是天王墳的花院,村由此而得名。有天王院、天花院、下天王院、下天院之稱,文革中改名紅英大隊,1980年後恢復原名。

銀李村:銀李村原名鳳凰莊。傳說古時一隻金鳳凰落於此地,幫助一位忠厚的小夥種莊稼、成家立業、繁衍生息。後來鳳凰變為肥沃的土地,讓人民在此安居樂業。為紀念這隻金鳳凰,後人把村名改為鳳凰莊。元朝末年,兵荒馬亂,村民背井離鄉,僅剩下姓李的銀匠住在村上。隨後,何姓、孟姓等遷入,大家商議,將村名改為銀李。

新寨村:相傳,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遷來居民初至泥鼓垛村(今張村),清朝乾隆年間,從泥鼓垛村遷出部分居民築寨定居,相對於原村,取名為新寨。

楊嶺村:楊嶺村原名“夾馬嶺”。明洪武十三年,楊姓始祖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定居,遂改村名為“楊嶺” 。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文物古蹟星羅棋佈

烽火臺:地點位於白沙鎮農貿市場北,建於商代,現已不存。

文峰塔:地點位於白沙鎮西奶奶廟附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塔高15米,六層六角。1941年區長楊明勳下令拆除,磚木料建白沙小學後樓。

濛泉寺:地點位於白降河北、白沙鎮獸醫站東側,白降河支流五寺溝小溪旁,清泉穿寺而過。該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盛於武周後朝。以溪為界分上寺、下寺,規模宏偉浩大,大殿均宮殿式。有大殿三間,耳房相對六間、方磚鋪地,雕樑畫棟。相傳武則天赴汝州溫泉(距白沙鎮22公里)沐浴觀光,途經白沙曾拜佛濛泉寺。寺內有宋代呂蒙正題句:“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萬物不生;人不得時,百運不通。嗨!……” 1961年經王某某支書拆除,建大隊部和麵粉廠。寺內有大鐘一口約2000餘公斤,供和尚唸經用,1958年大鍊鋼鐵時毀。上世紀九十年代又在原址上覆建濛泉寺。

北大廟:在濛泉寺廟基處有天王廟、城隍廟、俗稱北大廟。因與西下邊濛泉寺相呼應,稱濛泉寺為“下寺” ,天王廟、城隍廟為“上廟。”現已不存。

火神廟:地點位於白沙鎮初中正門處。現已不存。

城隍廟:地點位於白降河北、白沙鎮獸醫站西側,現已不存。上世紀九十年代又在原址上覆建城隍廟。

五龍潭:今白沙鎮初中院內吃水井,呈方形、青磚券成。平時潭水清澈見底,水味甘甜,據說天旱時在潭邊焚香祭拜即下雨。

花姑奶奶廟:地點位於白沙鎮興隆東街白降河東橋東北,本世紀初又在原址上覆建花姑奶奶廟。農曆三月初七廟會還有很多人參拜。

奶奶堂:地點位於白沙鎮供銷社院內,1960年被供銷社用推土機剷平。上世紀九十年代又在白沙鎮西復建奶奶廟。農曆二月十七廟會盛況空前。

張總兵墳:地點位於白沙鎮糧管所院內,名字不詳,每年清明和十月初一張姓子孫聚此燒紙。現已不存。

關帝閣:地點位於白沙鎮北街,西南橫街而建。現已不存。

戲 樓:地點位於白沙鎮南街街口,上下兩層,下層可通車,上層為舞臺。1951年土改時,分給了貧農沒房者,被扒掉。

文昌閣:地點位於白沙鎮十字街興隆東街口,上下兩層,土改時被毀。

王家牌坊:地點位於白沙鎮興隆東街老初中西,面南背北。上書:敕封錶王佩妻李氏節表坊,上聯:清操勵冰霜,林下近傳彤管記,下聯:論恩光日月,天邊遙揚紫泥封。橫額:褒燦龍章。現已不存。

營盤地:明崇禎八年(1635年),李自成帶兵準備攻打洛陽,曾紮營摩天嶺下。由於義軍軍紀嚴明秋豪無犯,至今仍沿用營盤地名。

新天仙閣:地點位於白沙鎮興隆東街,面南背北三進院磚瓦大廈,是“天仙廟道會”首領朱金剛住宅,後院有磚砌樓房,下有磚洞、地道,非常講究。上聯:修煉長在洞,下聯:道行飛滿天,橫額:天仙閣。1927年,馮玉祥將軍設自由縣為自由縣縣衙。

東寨門:地點位於白沙鎮興隆東街,門樓已不存,僅留下青磚券門洞、木門。東寨門始建於同治元年(1862年),在白沙鎮商界領頭人朱成周(其父朱金榜時任清代六品武官武略騎尉)及本鎮同僚的主持和倡導下,由眾百姓集資、商人商會捐款、並經清政府允許而修建竣工的。東、西、東南、正南、西南、北寨門皆有青石雕刻的“興隆鎮”三個字。民國16年(1927年),馮玉祥將軍督豫,新置自由、平等二縣,將白沙鎮設為自由縣縣城。當時的縣政府用石灰將原門額“興隆鎮”覆蓋,由當今伊川籍書法名家程豫生之父程默化親寫“自由縣”門額。東寨門至今有150多年的歷史。

西寨門:白沙鎮興隆西街福臨門超市東,現已不存。

北寨門:白沙鎮文化北路清真寺北,現已不存。

東南寨門:白沙鎮人民東路李家街路口,現已不存。

正南寨門:白沙鎮人民東路李某某住宅西,現已不存。

西南寨門:白沙鎮人民路與文化路交叉口,現已不存。

自由縣立師範學校:地點位於白沙鎮興隆東街老初中,該院有三座大房,每房三間,20餘間廈房,後院有體育場。

清真寺:原址在白沙鎮文化北路東拐一民宅內,1920年遷此。1983年寺院開放。2008年改擴建。白沙大約有500餘口穆斯林信徒,伊川縣伊斯蘭教協會設在該寺內。

基督教堂:地點位於白沙鎮東李家街中部,始建於民國初年,由美國傳教士創建。上世紀九十年代擴建。白沙大約有基督教信徒800餘人。

降河東橋:白沙東寨門300米處,建於1975年2月23日(農曆正月十三),7月1日(農曆五月二十二日)通車。

降河北橋:白沙北寨門100米處,建於1976年2月22日(農曆正月二十三),5月2日,全村勞力澆築混凝土橋面。7月1日峻工通車。2010年拆除重建。

降河堤:隨著降河二橋落成,白沙大隊成立了“專業隊”開始白降河改河造堤工程。由小隊按人口攤派勞動力,小隊記工分,大隊專人管理。東至馬崖,西至紅土崖,約五華里長堤及堤內稻田改造完工。現河堤尚存,稻田目前已成為旱澇保收耕地。

宣陵:即後梁宣陵(朱溫墓),位於白沙鎮北三公里的朱嶺村北的高臺地上。朱溫生於851年,卒於912年,朱溫為後梁第一代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人。公元870年他參加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公元907年他用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宣帝位,代唐稱帝,改名朱晃,建國號梁,稱梁太祖。改開平元年。建都開封。史稱五代梁。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正月遷都洛陽。乾化二年(912年)被其子朱友珪約友馮遷諤剌中腰背後而死。同年十一月葬於宣陵。朱溫在位六年,卒年六十一歲。《五代會要》記載:“陵在洛京伊闕縣五十華里,龍門東南,地稱朱家嶺,歸屬洛陽,今為伊川縣境”。據《洛陽古今談》記載:“在解放前夕,宣陵封土周圍為一百二十弓,高五丈,佔地九畝八分,陵南面從園門至陵墓有南北向神道,神道兩旁有石翁仲,石羊”等。目前陵墓的封土因群眾平整土地毀壞的日益嚴重,留下的封土堆殘高10米。東西寬30米,南北寬25米。1958年大躍進時,因大鍊鋼鐵被群眾砸毀大量的石翁仲、石羊。現在沒有圍牆,也沒有看護房。2004年8月,宣陵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姚崇故宅:白沙鎮南二公里石嶺村附近摩天嶺有唐代名相姚崇故宅,據明萬曆《直隸汝州全志》:“梁國公姚崇宅,在石家嶺村東北摩天嶺偏西百步。相傳為梁公莊,有遺井,今廢。按本傳,公寄語帝曰:“臣年二十,居廣成澤,以呼鷹逐獸為樂。張憬藏謂臣當位王佐,無自棄,故折節讀書,遂待罪將相。云云。考本傳,公陝州硤石人,或流寓於此未可知也。”姚崇祖籍陝州(今河南陝縣),武將世家,自幼隨母親居汝州廣城外婆家生活二十多年。後考中進士,步入政壇,在武則天、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時,姚崇屢次出任宰相。開元元年任同州刺史的姚崇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出任宰相執掌朝政,除去朝中積弊十種,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被譽為“救時宰相”。毛澤東在《新唐書》124卷“姚崇傳”的刊頭留下了“大政治家、唯物論者姚崇”的批註。

玄妙觀:地點位於白沙鎮爐坪村西,原有正殿三大間(現封存),廂房24間及和尚住房6間,門樓一座。明清鼎盛時期,有主持一人,和尚4人,廟地80餘畝,廟內有石碑30餘塊。現存大殿三間,殿門匾額“玄妙觀”為明萬曆九年洛陽縣知縣李載陽親書,距今已有430餘年。

中法三寺:地點位於白沙鎮陳村,傳說建於明末清初,佔地七畝,有大殿、東廊房、西廊房、後十佛殿等雄偉建築,在少林寺、中嶽廟志中均有記載,現已不存。

關帝廟:地點位於白沙鎮常嶺村西,始建於清代,原貌宏偉壯觀,古樸莊重,廟內古柏蔥鬱、綠茵遍地,“文革”中毀於一旦。2000年復建關帝廟。

奶奶廟:地點位於白沙鎮常嶺村關帝廟南約300米處,據廟碑記載,該廟修建於清乾隆年間,廟內神像已無,原廟宇尚存,逢年過節,善男信女不斷到此祈願美滿婚姻,盼子求孫。

太平橋:地點位於白沙鎮朱嶺村南約一公里處,長約50米,寬5米,建於明朝末年,現自然損壞嚴重,僅殘存有橋洞的痕跡,此處盛產名貴中藥材太平鳥(何首烏),名揚省內外。

龍王廟:地點位於白沙鎮新寨村,修建年代不詳,解放前廟內有泥塑龍王像。遇到天旱,村民到此祈雨,焚香禱告。

湮陽城遺址:地點位於白沙鎮下磨村,面積約一平方公里。該城設南北二門,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十三年(489年),是當時設立的縣城。城內有東西兩個校場遺址。現可見布紋厚瓦,花紋青磚,銅箭頭、青石旗座等文物。

發雲寺遺址:地點位於白沙鎮下磨村西南100米處,修建年代不詳。嘉慶五年(據石碑記載),還有山門、大雄寶殿、甬道等,香火鼎盛。1957年還遺存和尚塔一座。1972年,在遺址西發現方形拱頂墓一座,出土唐三彩7件。

下磨完小學校:1914年,由曹鴻卿等人倡導建立的洛陽南部第一所學校。

“ 尚德”女子學校:民國14年(1925年),馮玉祥將軍路過下磨村,提倡男女平等,建立了洛陽南部第一所女子學校。

白沙近現代有影響的人物:

武狀元曹鳳甲的傳說

曹鳳甲,白沙鎮範村人,清朝咸豐年間在開封考中武舉人,傳說後來在北京中了武狀元。

地方戲曾有《曹鳳甲奪狀元》又名《曾國藩打南京》一折,其中有兩句唱詞說是:“家住洛陽在白沙,我的名字叫曹鳳甲……”該劇的大致內容是:曹鳳甲武藝超群,應點狀元,但因是貧民之後,屈居榜眼,陸王之子陸義反被點狀元。陸王謀反刺駕被押,王命曾國藩領兵鎮壓太平天國,曾保釋陸王作運糧官,太平軍活捉陸義,殺死陸王,但被曾國藩、曹鳳甲所敗,退回雲南。

相傳曹鳳甲為人忠厚有膽識,當年在開封考武舉人時,比武場上對方將他的大刀擊落在地,並兇猛地向他襲來,在這生死關頭,曹鳳甲急中生智用腳將大刀挑起,手接大刀奮戰對方,並將對方的大刀挑飛,欲追殺對方。主考官急喊:“不可傷他性命!”一句話提醒了曹鳳甲,才沒有使對方成為刀下鬼。考完下場,主考說:“你朝中無人,如果殺了人可就不得了,想奪狀元就難啦!”接著又問他腳挑大刀是那一招,他機辯道:“習武貴在將有形化為無形,隨機而變,出奇制勝,不能拘泥於一招一式。”主考官點頭歎服,遂點曹鳳甲為武舉第一名。在北京考武狀元時,咸豐皇帝親自到校場觀陣,當時慈禧剛剛成為咸豐皇帝的妃子,咸豐對蘭兒(慈禧)寵幸有加,形影不離。曹鳳甲在校場上叱詫風雲,一口大刀出神入化,無人匹敵,擊敗耀武揚威的陸王之子陸義,主考官奏明咸豐皇帝要點曹鳳甲為魁元,這時候蘭兒嬌滴滴地說,校場上的曹鳳甲雖然武藝超群,但是相貌醜陋還是個漢人,不及滿人陸王之子陸義相貌堂堂,如果點曹鳳甲為魁元,恐天下人要恥笑,還是點陸義為狀元比較好。咸豐皇帝為了照顧蘭兒的情緒,遂改曹鳳甲為第二名榜眼,只封了個御後俠,把陸義封為御前俠。皇上每逢外出曹鳳甲在後邊隨護,皇上宿宮他把守後宮門,而陸義則把守前宮門,深得慈禧喜愛。伊川人為曹鳳甲鳴不平,並不認為他是榜眼,仍然說他就是武狀元。

後來太平天國興起,咸豐皇帝也死了,曹鳳甲主動請纓離開了慈禧太后,到曾國藩手下效力。曹鳳甲歷任御後俠及兩江總督曾國藩手下的大將,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曾經多次與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交手,互有勝負。陳玉成和李秀成被清人稱之為洪秀全的“一隻雞一隻狗”,曹鳳甲則被稱之為曾國藩手下的“一隻熊羆。”太平天國北伐軍長驅直入,清兵節節敗退,曹鳳甲奉命率部從南方回到北方圍剿太平軍,曾與北伐將領馮雲山部大戰於伊川縣呂店的楊樹凹,現在老百姓還口口相傳紅鬍子大戰楊樹凹的故事。

解放前村裡誰家娶新媳婦都借用那頂轎子,都說坐曹鳳甲曾經坐過的轎子吉利風光。“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破四舊,紅衛兵造反派把轎子焚燒了,現在只剩下兩根轎杆,在一戶姓陳的人家保存著。至於曹鳳甲更詳細的人生軌跡,因為年久已經不能詳考,但曹鳳甲確實是伊川歷史上有名的武林高手,他的故事婦孺皆知,流傳甚廣。

伊川縣白沙鎮,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

洛陽迷”朱天水

朱天水(1909~1938),藝名香水,綽號“洛陽迷”,白沙鎮白沙村人。河南曲劇創始人之一。

父早逝,與母親姐姐相依為命。後學踩高蹺,唱曲子。13歲隨張欽堂到洛陽踩高蹺謀生。1927年聽說高蹺曲子演員登上舞臺,產生極大興趣,積極練習臺步身段,揣摩旦腳表演技法。後應邀與一批出色的高蹺曲藝人在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組成以他與關雲龍為首的班子,到臨汝鎮登臺對戲,一舉成功,引起轟動,一時觀眾蜂擁而至,擠倒了石牆,贏了另外3臺戲。隨之邀戲的紅帖紛紛而至,朱天水與朱六來的合作被觀眾譽為金玉之配。洛陽南關曲子迷呂老八聞訊,邀朱天水等人進南關火神廟戲樓演出,此為曲子戲首次進洛陽城演出。1929年應第二十路軍總指揮張鈁之邀,朱天水與朱六來等30餘人進部隊唱軍戲,紅極一時。

朱天水嗓音好,高低音、真假聲結合自然。曾學習借鑑 "南陽曲子狀元"湯印侯的演唱方法,得京劇名鬚生孫盛甫指教,嗓音運用更為巧妙,唱腔愈加柔媚,無論演悲劇、喜劇,皆為觀眾喜聞樂見。他飾演青衣、閨門旦,集民間閨秀美姿俏態於一身,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創造了洛陽曲子旦行的最初表演形式,被列為曲劇界“上八仙”之首。民間流傳著 “要得美,看香水”;"要論真出奇,還是“洛陽迷”等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