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一場意外的疫情,讓實體商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但災難片的劇本走向總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客流消失後,哭窮的企業們裁裁員賣賣慘,咬咬牙都還活著,誰又能想到,第一批真正倒下的,竟然是土味古鎮們。

土味古鎮就是我們可能都去過的那種牽強仿古的小鎮。去之前以為是有著千年歷史的歷史遺留建築群,去了之後發現古香古色的建築都嶄新嶄新的,街上的主要活動是賣酸奶和肉夾饃,簡單地說就是換了個地方吃漲了價的廉價小吃的地方。

這難免令人不爽,旅行吐槽層出不窮。但比較神奇的地方在於,過去幾年裡,這樣的小鎮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這難免令人懷疑,位置又偏,又庸俗,這些景點為什麼還能活下去,是群眾就配吃屎嗎?

事實證明,如果一個事物呈現出了不合適的樣子,那就是看它的時機不對。

特色小鎮建設浪潮在2016年才興起,我們只是剛好見證了它的最初的生長期,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好歹也是重資產的東西,竟然倒下的那麼快。

最近倒下的是白鹿原民俗村。白鹿原民俗村在2016年趁著《白鹿原》熱播的浪潮開張,靠著當時最火的IP,曾迎來自己顧客盈門的時光。最近的消息卻是即將拆除。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如果你擅長結合時事,可能會以為是疫情給了白鹿原民俗村這樣的旅遊產業以重擊。但實際上,如果搜一下新聞的話,就會知道早在2017年,白鹿原的客流就已經流客銳減。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這篇文章中說“2017年11月26日,民俗村中的絕大部分商鋪關門,而巷道里也幾乎空無一人。”也不知道這些年這個村是怎麼過來的。

白鹿原民俗村的故事很熟悉,就是不好玩,所以沒人去了。比如說,村裡有幾個景點,每一個都有一個溫暖名字,但是景點的主營業務都是賣小吃。面對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吃街,再喜歡拍美食照的年輕女孩也會感到厭倦,的確沒有再去一趟的必要。

遊客只是去了個爛景點,投資人失去的是很多錢。剛開業時加價幾萬從別人手裡承包商鋪的商家,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商鋪爛在手裡。這再次證明,要想返貧,投資永遠是比消費更快的方式。

白鹿原民俗村發佈拆除公告的半年之前,湖北襄陽的臥龍古鎮也宣佈了拆除的消息。在建設前,臥龍古鎮計劃投資65個億,預計每年能接待遊客500萬人次。

要知道是白鹿原民俗村的投資 才3.5個億。

設想中是這個樣子,感覺是一個超低配版的古北水鎮: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現在是這個樣子

說起來之前我們還發過稿子嘲諷古北水鎮說它是全中國最牽強的古鎮,現在看來真的錯怪了。

但是臥龍古鎮的拆除原因與別處不同,它是因為威脅到了本地的防洪安全。

除了這兩個死得轟轟烈烈的小鎮之外,更多的小鎮悄無聲息地就死掉了。

比如說投資規模比臥龍小鎮還大的百億模客小鎮: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低配版白鹿原民俗村的和仙坊民俗文化村,從出生到死亡,都和白鹿原差不多: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還有一些特色小鎮反古味而行之,搞洋味小鎮,比如位於湖南常德的德國小鎮,號稱是中國唯一一個原汁原味的德國小鎮,打了個差異化競爭。只是現在看起來跟德國沒什麼關係,人也沒多少(看著還挺漂亮的):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就連花舞人間這種土味景點都能養活得了的四川地區,也有小鎮義無反顧地撲上這波小鎮浪潮,然後死去。

這是成都龍潭水鄉小鎮,開業當天迎來13萬客流,現在幾乎是停擺的狀態 ,水都綠了。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仿古鎮建設都能迎來一波建設潮,真正的古鎮卻被拆了不少。如今仍然遊客盈門的平遙古鎮,當年卻走在被拆的邊緣,後因資金不足才倖免於難。這樣看來,古鎮的拆或建,似乎完全依賴歷史的行程,而跟自己的價值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仿古小鎮的湧現,依靠的是國家在2016提出的特色小鎮的概念,國家還計劃計劃2020年建成1000個特色小鎮。但是特色小鎮不是城郊景點的意思,更需要的是產業。這一點茅臺小鎮就詮釋的特別好,又有特色,又有產業,地標也很有特點。等疫情過去了,很想去那兒玩一次。

不出意料,「古鎮」將迎來倒閉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