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治理方法適用塔克拉瑪干沙漠嗎?

華夏知實


我覺得治理沙漠關鍵還是在水,這需要有水源的地方才能夠行,如果蒸發量大於補給量,那怎能持續進行下去治理。


天地經緯402


用治理毛烏素沙漠的方法不適用塔克拉瑪干沙漠,兩者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不僅氣候上有本質上的區別,地貌環境也相差特別大,塔克拉瑪干沙漠種植的植物都不容易成活。

首先從氣候上做一個比較,毛烏素沙漠位於陝西榆林地區,這裡每年的降水在300--400毫米之間,種植一些耐旱植物,很容易就成活,而且這一地區還可以引水灌溉。塔克拉瑪干沙漠年平均降雨量不會超過100毫米,而蒸發量卻達到了驚人的3000毫米,蒸發量是降雨的30倍,這樣乾旱的環境,少有植物能成活。

再從地貌上看,毛烏素沙漠屬於固定或者半固定的沙丘,只要不是大型降雨很少出現水土流失,加以人工輔助固定,種植作物成活率很高。但塔克拉瑪干沙漠不同,屬於世界上第二大流動型沙漠,即便沒有水土流失,僅有風力的情況下,沙丘的流動也非常頻繁,可能還沒等植物紮根,已經被流沙淹沒。

其實這兩個沙漠從基礎的形成上就完全不同,毛烏素歷史上是水草豐美的草原,後期因為不合理的開發、過度放牧才逐漸沙化,

人為因素佔比大。而塔克拉瑪干沙漠是由海洋逐步演變而來,主要與青藏高原隆起有關,這屬於自然因素,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有時候很渺小。


地理有意思


“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這種措辭用來說一塊“沙漠”,是很不嚴謹的。

沙漠的形成或“消失”,都不是幾十年間能夠“實現”的。

毛烏素本來是沙荒。拋荒不過幾十年,要救也還有希望——也不見得一定能行,行不行的要幾十上百年以後靠事實來證明。

把救治沙荒說成改造沙漠,說得輕一點是無知。再把這個“成功經驗”獅子大開口推廣到有世界排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明顯是譁眾取寵。

順便一提:到維基上查,只有《毛烏素沙漠》的一個詞條,沒有另外的“沙化土地治理”的內容;外文版根本沒有沙漠治理的詞條。該怎麼看,各人自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