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劉亮程的散文集《最後一個村莊》筆記(五)

29、《一個人的村莊》

那是一段悠長的時光吧,彷彿在前世,彷彿在今生,也許還是朦朧光影中的來生。

然後是那個在時光中荒蕪了的村莊,一些景,一些人,都在愴然而又讓人難忘的往事中。耕挖一塊荒蕪的土地,開墾一個女人的身體,滿足著一個人最原始的慾望,同時也圓父輩們恪守傳宗接代的道義。

就這樣,生命在過往中,失去些什麼,同時也得到些什麼。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結束吧,世間還有另外一些事情再等著發生呢。


第三輯扛著鐵鍁進城

30、《城市過客》

城市和鄉村的區別,不僅僅在地域上,更在精神和觀念中,你的心能安放在那兒,你就在那,著與你住在那無關。

31、《沒有鑰匙的男人》

這種體驗,我有過。

偌大的一個地方,何處才是我們的家。如果一個人流浪在外,有了一個可以棲居的房子,有了一把可以打開房門的鑰匙,那一顆漂泊的心,便可以有暫時的安息。然而,心歸那裡,依然是一個很茫然的問題。後來我自己想,你在這個塵世中奔波,心並不在一個地方,而應當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當我恍然大悟了的時候,時光過去了很多年,歲月如歌,悲音諄諄。好在我也終於明白了,無論飄落何方,是否有地方安息,都要照顧好自己,都要為了某一個人好好的生活下去。

32、《踏破鐵鞋覓吃處》

民以食為天。當吃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還有了一些享用意味的時候,挑剔選擇便很正常了。胃就一個,好胃也能帶來好心情,有了好心情,一切都會好起來。

那麼,還是要善待自己!

33、《欠一頓飯》

初讀劉亮程的散文,字裡行間總有一種悲涼的味道。村莊總是荒蕪的,冷風吹著,孤獨淒涼地叫著。有家不能歸家,也是那個叫夢想的玩意讓一個人這樣。到讀他後面的文章,如在冬裡看到了春的氣息。

生活裡,我們要認真,不能敷衍。如若你在漂泊中,即使不能把舉目無親的城市認作故土,也至少應該把你借住的那間房子當成家。生活再匆忙,工作再辛苦,一天也要擠出一點時間倆,不慌不忙的做頓飯。生活中,也許有許多的不如意,但我們可以做一頓如意的飯菜,為自己。劉亮程如是說,也許我們不能改變命運,但隨時改變一下生活,總是可以的。只要一頓好飯,一句好話,一個美好的想法,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情。

幸福原來這樣簡單。

34、《城市牛哞》

突然想起看過石舒清的小說《清水裡的刀子》,那種悲憫萬物的自覺,是被瞬間激活的。而在劉亮程的眼裡,躺著城市公園裡的仍在冒著熱氣的牛糞,也讓他倍感親切。可聽到一聲城市的牛哞,又讓他傷感倍增。那些經歷萬千苦勞的牛們,到老了,終免不來被宰殺,被城裡人吃掉。牛糞則被城裡人用來養花。

工業化時代,我們丟失的太多。

35、《扛著鐵鍁進城》

劉亮程的散文,貌似是對生活的隨意書寫,但其實字裡行間都透出了哲理的意味。他把自己定位在一個農民的角色上,肩上的鐵鍁是他戰勝困難創造美好生活的武器。

沈從文也一直稱自己是一個鄉下人。也許可以這樣理解,城市在劉亮程的眼裡,也是另外一個村莊。

又想起曾讀過的一本書,好像是趙本夫的《無土時代》,人們在鋼筋水泥的都市裡對鄉村泥土的渴望,於是反思著,想要從城市的堅硬中突圍出來,去尋找曾經棲息著他們祖先生命與精神的土地,去重建人類的精神家園。但棲息的土地沒有了,如何重建精神家園呢?

36、《我不戒酒》

清新的文字,就如鄉村早上的一縷朝霧,一滴露水。做一個本然自我的人,留著自己的一點喜好到生命的暮年,不為世俗的糾纏而放棄經歷許多年才擁有了的愛好。

但我相信,劉亮程的喝酒,一定不會是豪飲大醉,惹是生非的。喝酒不破底線,便如吟詩作畫一樣,也是藝術。

37、《誰能言富》

回到悲憫上,關注著城市的邊緣人,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乞討者。

後記:寫這樣的文字,也許離劉亮程的思想很遠,有的甚至背道而馳,但這也是很無奈的事。一部作品出版了,就不屬於作者了。作為讀者,閱讀其實也是一種再創作,一方面,我努力的回原作者的意圖,一方面天馬行空的展露我的思緒。可是,到後來再讀自己寫下的這些東西,感覺到沒能表達出我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後記:讀完一本書,算是一段旅程的結束,有多少話要說,其實都是一聲嘆息,嘆息之後,還要進行下一段旅行,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閱讀劉亮程的散文集《最後一個村莊》筆記(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