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善林的區塊鏈故事:佈局一年欲發幣 一朝被查成黃粱

善林金融倒了,消息一經傳出就成了整個互金圈的焦點。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官方微博證實,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周伯雲)因涉嫌違法犯罪,已經於4月9日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已依法立案偵查。目前,周伯雲等犯罪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公開資料顯示,善林金融是一家以線下財富管理為主營業務的財富管理公司,成立於2013年,註冊於上海自貿區,註冊資本12億元,其創始人周伯云為法定代表人,並擔任董事長,持股比例100%。事發之後,獨角金融發佈了《起底百億善林金融,半年前就被監管部門盯上》。通過獨角金融的分析可知,周伯雲旗下已建立起眾多互金平臺,一個龐大的善林系浮出水面。

但少有人關注的是,“爆雷”前的善林金融曾在區塊鏈領域動作不斷、頻頻發聲,究竟是擁抱技術還是為自己“貼金”?

去年5月26日,在上海舉辦的的中國金融科技與區塊鏈創新峰會上,善林金融稱“將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的分佈式、去信任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點,對善林金融本身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規避風險、保駕護航。

”這應該是善林金融首次公開宣稱入局區塊鏈,和善林自稱的去年年中開始佈局區塊鏈的時間點吻合。

同年9月,善林旗下的第一個區塊鏈項目μMatrix正式亮相。在萬向鏈舉辦的全球第三屆區塊鏈峰會上,瞄準“物聯網 區塊鏈”的μMatrix參與了峰會舉辦的萬向創新聚能城全球區塊鏈挑戰賽智能終端類大賽,並獲得第二名。

而善林區塊鏈的第二個項目緊隨其後。2017年12月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還處於內測階段的善林“文娛 公益”區塊鏈項目Rotoava亮相。據介紹這是一個基於石墨烯框架的PGC/UGC互動社區平臺。善林區塊鏈的負責人陳巍表示,平臺將很快上線基於區塊鏈的文化創投、公益以及Baas Cloud服務,並預計在2018年6月正式推出。

至此,善林區塊鏈旗下的兩個項目都已登場,一個是“物聯網 區塊鏈”智能終端,一個做文娛項目的確權平臺。

截至發稿時,rotoava.com還可以使用,並且內容仍有更新。在網站幫助頁面有一個板塊寫著“瞭解技術我們不是空有其表的區塊鏈項目”,而諷刺的是點進去只有一片空白。不知道這個空有其表的版塊還能否等到“6月的正式推出”。

百億善林的區塊鏈故事:佈局一年欲發幣 一朝被查成黃粱

否認參與ICO,但也想發Token

值得注意的是,Rotoava還曾計劃發行自己的Token。

在1月29日信息來源為中國財經新聞網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在全國數以千計的區塊鏈項目中,善林金融的Rotoava項目發展不錯,前景空間巨大……未來,項目誕生的Rototoken(區塊鏈代幣)一定有著更高的升值空間。”

在表示自己將要發行的代幣投資潛力巨大的同時,自詡為國內老牌互金企業的善林還不忘強調自己“善”的價值觀,並大打公益牌,一個“不愛錢”的金融平臺形象躍然紙上。

“善林金融是國內老牌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技術方面,優勢良多,並且,轉戰公益性事業,也是善林金融“善心善念善行善為”價值觀的集中展現。

在這個拜金熱潮的時代,公益事業總歸不那麼容易引人注目。事實上,善林金融的項目依託區塊鏈技術,構造大文娛體系,輸出公益性支持,不僅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甚至,也獲得了國家層面的支持。”

善林所說的“獲得國家層面支持”或許指的是和“淘煤網”的合作。

就在1月29日當天,“淘煤網”和善林區塊鏈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雙方宣佈共同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煤炭等大宗商品供應鏈。前者有央企背書,為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旗下煤炭全產業鏈電子交易平臺。善林區塊鏈負責人陳巍表示“‘區塊鏈 ’模式將會普及到各行各業”。

三天後,2月1日,善林區塊鏈事業部成立一週年,他們開了2017年度團拜會。陳巍致辭稱:“如果金融能夠促進科技進步,那麼科技將推動金融創造價值。”在抽獎環節,所有禮品均採用區塊鏈資產的形式給出。

誰又能想到,還有兩個多月時間,這家以“善”為核心的百億互金鉅艦便將觸礁擱淺,在血本無歸的投資者面前露出“偽善”的一面。而善林金融野心勃勃的區塊鏈佈局,自然是唇亡齒寒。

發幣之事在政策如此敏感的當下,自然沒有再提。

鼓鼓錢包引發的猜測

2018年1月21日,μMatrix創始人馬寶春出席了“石墨烯開發者大會”。在會上,這位浙大畢業的技術極客類比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認為“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也將經歷‘懸思-苦索-頓悟’的三個階段。”

這也是μMatrix和馬寶春在互聯網上能找到的最新近況。

而μMatrix所基於的石墨烯底層技術屬於區塊鏈工具組,由比特股團隊cryptonomex開發,併發能力比較強。基於石墨烯底層的BTS和STEEM可以達到1.5S的平均確認速度和有限條件下實測3300TPS的數據吞吐量。

同樣開展區塊鏈石墨烯技術研發的還有“鼓鼓錢包”。據官網介紹,這是第一款基於Bitshares的移動端入口,在鼓鼓錢包裡可以進行BitCNY的購買。BitCNY是跟人民幣錨定的一種去中心化數字資產。而1BitCNY =1RMB.由於BitCNY價格穩定,所以被用來作為幣幣交易的基礎貨幣。

而除了石墨烯,這樣一款區塊鏈應用和善林還有一些別的的聯繫。

打開鼓鼓錢包登錄頁的新聞版塊,第一欄便是善林早報,其中的文章全部從善林區塊鏈的推送中同步抓取,最新的一條也停留在了善林金融出事的前一天。在區塊鏈自媒體中,善林區塊鏈的影響力並不算大,大半推送的閱讀量都在幾十,偶爾上百。那麼鼓鼓錢包為什麼只選擇善林區塊鏈作為新聞來源呢?莫不是作為“石墨烯開發者”的惺惺相惜?

百億善林的區塊鏈故事:佈局一年欲發幣 一朝被查成黃粱

獨角區塊鏈以用戶的身份聯繫到了鼓鼓錢包的股東之一張微,張微否認了鼓鼓錢包和善林區塊鏈的合作關係。當獨角區塊鏈進一步表示作為用戶因為擔心資產安全,詢問善林金融和鼓鼓錢包是否有股權關係時,張微表示“請放心,公司間沒有關係。”

在企查查等軟件中獨角區塊鏈也沒有搜尋到兩家公司間的股權關係。

縱觀善林金融的區塊鏈佈局,若非4月的東窗事發,一個熱心公益、擁抱技術的老牌互聯網金融企業,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落地的故事,也許將一路順遂地講下去。而當我們“事後諸葛亮”地分析,“區塊鏈”風口的大熱讓各行各業投入其中,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的善林金融是真想發展區塊鏈技術,還是利用區塊鏈項目融資,“借新還舊”,誰又能分辨?

而道貌岸然地上線區塊鏈空氣項目,心懷鬼胎的企業,又何其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