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解決分佈與共識矛盾的機器

人類通過合作機制的建設,在歷史上走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囚徒困境。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就是藉助博弈中的合作和協調,促進信息的透明及達成協作。

區塊鏈:解決分佈與共識矛盾的機器


— 協調預期 納什均衡 共識與制度 —

除了以囚徒困境為代表的個體和集體存在衝突的情況,還有一部分社會行為的參與方,彼此之間其實並沒有利益衝突。我們繼續採用上篇中交通行駛的例子,道路上相向通行的車輛本來可以並行不悖,因為它們全都遵守靠右行駛的規則。由於修路打亂了人們對這一個規則的預期,才導致後面衝突可能性的出現。

從博弈論的角度,我們將這一情形稱之為協調問題,前面論述的個體和集體存在衝突的狀況則被定義為合作問題。有時候協調和合作是單獨出現的,但更多情況下二者會交織在一起。協調和合作都需要依賴信息透明和加強溝通,不同之處在於,針對合作問題的應對之道主要是採取激勵,而對於協調問題則一般通過讓參與者擁有一致預期的方式(比如藉助障礙信號燈的設置,讓司機彼此都知道對方會靠右行駛,可以大大減小發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到這裡讓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人類過去在協作中(包含合作與協調)付出的努力,這當中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底層是參與主體之間的博弈,在這一層,針對協作的不同場景,博弈的各方會不斷進行信息收集和行動決策,通過將事物的構成因素進行演繹,我們會在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中尋找出各種權衡——這裡的個體和集體分別對應的是我們經常在文章中提到的分佈和共識。

緊接著,伴隨博弈不斷地在分佈的個體之間展開,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矛盾衝突之後,我們會自然地總結出一些規律,並逐漸演化成某一群個體普遍認同的共識,這個就是中間層,也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和生物界的進化一樣,人類在社會發展中也通過博弈和鬥爭,不斷地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尋一套有序的規律,並藉此推動事物的發展。

底層的博弈會產生納什均衡(共識),同時藉助激勵和協調預期的方式,我們會努力擴展個體和群體整體利益的邊界,從而在中間層面不斷達到一個更為理想和更高維度的納什均衡,為之後建立穩固的範式奠定基礎。

區塊鏈:解決分佈與共識矛盾的機器

貨幣就是經典的博弈和產生共識的例子,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充當交換的一般等價物。例如甲、乙、丙分別擁有水、穀物和肉,通過相互交易,三個人都可以獲得一定量其他人擁有的物品。由於每次都進行物品價值的換算不利於高效地開展交易,這時就需要有一個大家都認同其價值的物品充當媒介。

歷史上貝殼、羽毛、犬牙、紡織物甚至岩石都曾充當過交換的媒介。隨著生產力的提升,我們能夠創造出更為豐富多樣的產品,並且伴隨分工的出現和細化,人類彼此之間交換的需求開始變得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以黃金、白銀等為代表的貴金屬由於價值稀缺、不易破損等特性,開始逐漸成為人們在交換中廣泛認同的物品。

直至紙幣以及後來電子貨幣的誕生,這種交換媒介變得更加易於攜帶,支付的簡便性也得到極大的改進。在這一過程中,配套的制度開始建立起來,尤其是國家信用介入到貨幣發行後(貨幣的形成早於國家的形成,因而貨幣最初並不以國家權力作為信用背書和兌換保障),貨幣的供應、價值調節等成為了國家的特權。再後來就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中央銀行、加息減息和投放回購的機制,這就來到了我們說的最後一個層面。

這個層面在最上層,它是我們根據底層和中層發展經驗抽象出的,覆蓋廣泛人群和具備普遍代表意義的制度(機制)性的描述。人類歷史上形成的一系列政治和經濟制度對應的就是這個最上層的內容。

在前面兩層的共同推動下,有的時候我們的制度會更傾向於調動分佈個體的積極性,比如全球化,優點是充分發揮各國的經濟和勞動力優勢,實現更大範圍的交換和普惠,但這樣也客觀上會讓原本領先的國家暫時失去一些發展速度。另一些時候,我們則希望制度能夠保證迅速達成共識,因而更加註重權力的集中行使,比如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國家內部採用集權統治,這樣做會更有利於快速整合各項資源,從而在戰場上贏得先機,顯然這種方式也會是一把雙刃劍。

此外,很多我們現在認為堅不可摧的制度體系也並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博弈和共識催生了它們的建立,同時又會不斷地淘汰掉其中不合時宜的部分。我們可以將制度想象成湍急水流中的巨大石子,雖然看上去只有它能夠改變水流的方向,流水不斷地衝刷則對它無甚影響。但是過個幾十年再來看,我們會發現它已經被徹底改變了模樣,比如稜角被削去了好幾邊,淺褐色變成了深褐色等等。

流水就是作用於巨石的底層博弈,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一點點改變它內部的原子和分子結構。在不斷於混沌中嘗試的過程中,看似弱小的流水終會在某個時刻突破那個臨界點,並讓環境徹底發生改變。這個基礎之上,人類社會又會開始新一輪的循環,那些現在看來輝煌無比的大廈轟然崩塌,新的博弈開始,曾經健碩的身形已然支離破碎,與歲月一齊悄然沉入黑暗的水底,水流卻依舊滾滾向前。

區塊鏈的本質是我們藉助對社會中不同個體間博弈過程的理解,通過對現有技術的重組改進構建出來的協作體系,也是解決分佈與共識矛盾的機器,從它不長的發展歷史上,我們也可以再次體會到之前文章中提到的矛盾-演化這個指揮魔棒的巨大威力。

2009年中本聰綜合了博弈論、貨幣和密碼學等的知識,創造了“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人類歷史上首次可以不依賴一箇中心化的機構,僅僅通過各自維護的分佈式賬本就可以創建信任,進而推動組織的運轉。

類似貝殼、羽毛和岩石,我們將這個電子現金系統中通過博弈形成的共識的產物稱作比特幣,並逐漸賦予其等同於現實世界貨幣的儲存、記賬和支付的價值,我們也將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主要在數字貨幣端應用的區塊鏈技術時期稱之為區塊鏈1.0時代。

2015年,以太坊的上線讓我們發現區塊鏈系統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產生數字貨幣。通過智能合約系統的設計,我們得以將比特幣系統豐富的技術內涵應用於更廣泛的現實世界。依賴去中心化賬本和交易機制的嵌入,共識的應用範圍從數字世界延伸到物理世界,由此可能產生整個人類社會協作關係的改進和信任的極大提升,區塊鏈技術也因此邁入2.0時代。

在比特幣世界,中本聰從混沌中尋找到分佈與共識這一矛盾的核心,並通過合理的設計讓博弈有序進行,由此不斷推動共識的產生。美中不足的是,雖然比特幣也涉及與實體世界的互動,但由於缺乏較為簡便的編程語言,對安全和公平的極客式追求,以及中本聰個人的一些主觀因素等,比特幣系統的整體價值更多隻是停留在電子貨幣的層面。

以太坊的Vitalik Buterin(中國翻譯為“V神”)等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一步提煉出具備更高價值的共識,由此打開了區塊鏈技術通向現實世界的曙光。幾乎也是在該時期,區塊鏈開始走出純粹技術的社區,並引發了一連串商界、學界乃至政策制定者的大討論。這當中從技術原理中抽象出的經濟組織、自主治理等機制,與人類歷史上那些經典的理論匯聚到一起,將有可能極大的推動人類邁向數字社會的征程,也為我們勾畫出一副迷人的未來世界的圖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