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奉献自己的一生,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最后却被皇帝羞辱致死

作为羸弱的蜀汉,关羽的离世是蜀汉最大的失误,蜀国失去了最能打的将军,刘备和张飞失去了自己的兄弟,荆州丢了将之前制定的计划全部打乱,蜀国丢了最有力的进攻强点。为了复仇,也为了扭转局面,刘备御驾亲征,最终战败死在白帝城,同年,张飞也被下属割了脑袋。一瞬间蜀汉迎来了最坏的局面。

他奉献自己的一生,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最后却被皇帝羞辱致死​在那之前,坐镇荆州的关羽刚刚打出了最辉煌的战绩,水淹七军,俘虏了魏国名将于禁,击杀了抬棺作战的庞德,一时间风光无限。只可惜徐晃的到来打破了他的美梦。吕蒙更是将他送入深渊。这段罗贯中大力描写的场景中,我们看到了关羽的威风。也看到了吕蒙的白衣渡江,更是看到了视死如归的庞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被曹魏势力唾骂的于禁,于文则。

作为曹操的老部众,于禁出生入死,从最小的军官一步步走到了左将军的位置。他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为曹军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可是在曹丕时代却忍辱负重被江东子弟嘲笑,被曹丕羞辱,最终凄凉的病死在家中。

他奉献自己的一生,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最后却被皇帝羞辱致死​作为能够独自领军的于禁从加入曹操阵营后就经常单独作战,在讨伐陶谦时他负责独自指挥军队攻打广威,在攻打吕布的时候大破阵营,杀刘辟,斩眭固,以两千人马守住了袁绍的进攻,更是配合乐进打掉了袁绍的几十个据点。他在官渡之战帮助曹军打破僵局,是曹操旗下关键的人物。

这一切都让于禁在曹操的阵营里威望越来越高,直到转折点,219年的樊城之战。作为给曹仁解围的于禁被关羽一招水淹七军让于禁的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于禁的失败几乎扭转了蜀国的战局,只要打下樊城,蜀汉就能以荆州为据点配合汉中对北方发起进攻。而于禁的投降让魏国恐慌不止,曹仁已经准备直接逃走了,曹操差点就迁都了。

他奉献自己的一生,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最后却被皇帝羞辱致死​樊城之战,于禁之败并不是因为他出了昏招,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这不是于禁的错,但是于禁的投降给魏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就是于禁最大的错误。他所做的只是接受被俘而不是投降,他和三万大军并没有投奔到蜀国,反而占着茅坑不拉屎,如此巨大的人口不停的消耗着关羽的粮草,最终也让关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行为上的错误无法让人理解他的动机,他忘记了他的身份,他不在是曾经的杂牌将军,他是曹操非常信任的左将军。他代表着魏国的颜面,庞德死后,被允许进入曹氏的宗祠,他的后人更是享受了进爵的称号,而于禁呢?作为曹魏最为有名的将军,他的整个家族都因为这次投降在曹魏的政治地位直接就崩塌了。于禁的儿子最后也就是个亭侯,他们的政治生涯就已经到头了。

他奉献自己的一生,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最后却被皇帝羞辱致死​刚登基的皇帝曹丕更是要维护曹魏老臣的颜面,他必须要羞辱于禁,因为不然于禁的下场只会更惨,同僚们都对他摩拳擦掌,回到曹魏后的于禁谁都看不上了,实际上于禁也是已经有所准备了,不然面对东吴的羞辱他是做不到“犹盛叹翻”的,他不在乎自己利益为了曹魏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而曹丕却不得不将他羞辱致死,这实在是非常痛心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