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錯在哪裡?

共享單車,打法錯了?

摩拜高管: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最大問題是燒錢

摩拜副總裁表示:共享經濟燒錢戰擾亂市場秩序,違背產業升級初衷。

2018年5月27日,在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崔書峰談及共享經濟時稱,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燒錢,“不管是早期的網約車,還是後期的單車都在燒錢,燒錢的結果是燒出了好多用戶,用戶其實不是忠誠的用戶,而是有錢就來,沒錢就走,誰給錢就去誰那裡。”

燒錢擾亂了市場秩序,讓低層次的競爭沒有差異化,最後沒有了競爭。他表示,“現在燒錢以後,大家只能苟延殘喘,這樣大家沒有區別了,就是同質化的、低質的,這個市場不可能良性發展,只可能在低層次下徘徊,這違背了我們中國發展產業升級的初衷。”

崔書峰對此總結道,“一句話,燒錢不是長久之計,它是不符合實際要求的。”

作為摩拜的高管,作為共享經濟的大佬企業代表,這番表態,表明他們已經開始了反思,對燒錢、補貼的方式進行了深思,燒錢並不能燒來忠誠度,沒錢就走,誰給錢就去誰那裡。

共享單車,錯在哪裡?

今天,補貼燒錢大戰已成互聯網標配“打法”

可是補貼燒出繁榮,部分份額是“偽繁榮”

它是互聯網商業大戰的標配打法,燒錢大戰、通過資金大戰“燒垮對手”。

自從O2O、網約車大戰之後,中國互聯網把一種打法玩成了標配,這就是——價格戰、補貼“燒錢”大戰。

通過持續的“燒錢”大戰,燒到對手無錢可燒,不得不退出市場。

換句話說,最後比拼資金的“剩者”為王,資本的競爭大於運營競爭,一種非常簡單、粗暴的競爭方式。

昔日O2O大戰、網約車大戰、共享單車大戰中,都有價格戰、補貼“燒錢”大戰的影子。

可是“補貼”燒出的繁榮,部分份額是“偽繁榮”

某種程度上,補貼燒出來的“繁榮”市場,有一部分是“偽繁榮”。

當補貼取消後,有一部分市場會保持,還有有一部分市場會迴歸原來,整體規模要遠小於“補貼”時的繁榮期。

例如:今年4月份,滴滴掀起的外賣大戰,和此前諸多互聯網掀起的熱潮一樣——大量“補貼”時,市場熱度非常高、當“補貼”結束,市場降溫。

再如:此前O2O大戰時,各種“補貼”滿天飛,“1元洗車”到處都有,看似訂單很多、很繁榮,但是,當“補貼”結束後,這些“偽繁榮”降溫了。

同時,一些曾經在“補貼”時,以訂單自豪的企業,卻不得不面對“補貼”取消時,市場降溫的尷尬。

持續的價格戰,讓共享單車行業飽嘗苦果

持續燒錢的價格戰,會讓競爭者都陷入尷尬的困局!

一方面,讓參與競爭者都承受了極大的資金壓力

持久的價格戰,燒錢大戰,意味著企業長期處於虧損之中,需要不斷的對虧損進行補貼,持續的進行投入,這些對參與者、投資者而言,都承受了極大的資金壓力。

如同摩拜副總裁崔書峰所說:“我們看到當初的網約車有幾十家,現在有幾家,當初共享單車有三十多家,現在只有三四家,大家都在燒錢,把90%以上的企業燒死了,這是好事嗎?不是好事,為什麼?燒死以後,我們看到小鳴單車、酷騎單車、小藍單車,今天小藍押金都沒有領到,為什麼?前期燒錢企業失血,沒有造血功能,那麼最後的用戶跟企業是雙輸的。”

另一方面,價格戰,並不能讓企業內功強大起來

同時,對於企業而言,價格戰並不能讓企業的內功強大起來。

對於共享單車而言,有效的單車管理、減少盜損,有效的停放管理、減少車輛管理難度,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隊伍管理等,這些內功的提升,都不是價格戰所能完成。

因此,一方面是燒錢、虧損,另一方面是內功沒有強大起來,對整體的競爭力的提升並不大,對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可持續發展並不有利!

共享單車,錯在哪裡?

價格戰是一種競爭手段 但不應是唯一手段

價格戰作為商業競爭的一種手段,而且是一種有效的競爭手段,並非不可以運用。

在商業競爭中,推廣、價格、技術、成本控制等手段都是有效的競爭手段,作為其中手段之一的價格戰,的確有它的作用。

但是,不應該把價格大戰、資本大戰作為唯一手段,不可過度打價格戰,也不可過度依賴價格戰。

而且,應該在價格戰以外還要做一些其它工作,比拼效率、比拼技術、比拼服務等軟實力。

正如《人民日報》在點評滴滴美團網約車大戰時表示:“但凡成功的創業,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能提供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和服務,而不僅僅是靠燒錢博關注。這需要尊重市場競爭規則,持續改善用戶體驗,創新盈利模式”。

“無論美團還是滴滴,互聯網市場主體得明白,競爭是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但絕不止於燒錢。燒錢只能燒一時,但燒不了一世”。

換句話說,在價格戰之外,還有一些其它可以比拼的要素,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侷限在價格上。

互聯網這些燒錢大戰,應該在價格戰同時,多一些技術含量的比拼、多一些其它要素的比拼,形成其它與眾不同的競爭優勢!

商業之戰應是運營之戰 而不只是資本之戰

這是值得互聯網創業者學習、深思!

商業競爭,不可能永遠都靠燒錢進行,商業發展,也不可能永遠都靠補貼進行。

一個行業,長期靠補貼、燒錢進行發展,是不健康的,也不良性、不可持續!

只有行業比拼內功,並進入盈利狀態,行業才能持續發展,對於參與的企業而言,才能可持續、健康發展。

否則,對行業、企業、從業者、投資者、員工都不利!

這種狀況,在共享經濟、無人零售、無人貨架等眾多項目上都體現了這一點!

這一點,需要一些互聯網創業者注意!

儘早探索出盈利模式、投入產出比模型,行業才能進入持續、良性發展,否則,所收穫的只有苦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