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最近,聚美優品再度置於聚光燈下,可是如今的聚美早已風光不再。

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據5月28日消息稱,聚美優品宣佈出售所持育兒網站“寶寶樹”4% 的股權,作價約 8650 萬美元。

新入局的投資人是互聯網巨頭之一的阿里巴巴,融資後寶寶樹估值達約 140 億人民幣,此後,聚美優品還將持有寶寶樹約 3.33% 的股權。而寶寶樹也被傳有望於 2018 年上市。

而聚美旗下的街電終於在2018年5月專利糾紛告一段落。在這場專利戰中,街電以 7 局 5 勝的事實性勝利壓倒了來電。而街電正是聚美優品旗下的公司——2017 年 8 月,聚美優品完成了對這家共享充電企業的收購。

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聚美公佈的2017年的年度財報因為虧損3698萬元使得股價大幅下跌。

如今的聚美可謂病急亂投醫,一方面聚美一邊鉅額押注街電,一方面又在投資電視劇,一邊又投資寶寶樹,而自己發家的電商平臺卻面臨著連年業績下滑,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聚美優品的價值是被低估了還是高估了?

縱觀2017年,聚美加快了街電”業務的佈局。

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2017 年 5 月,聚美優品 3 億元人民幣投資街電,佔其 60% 股份,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出任董事長,接著在 8 月全資收購了街電。街電提供共享充電寶服務,採用自助租借的機櫃,將其充電機櫃布放在合作的商場、電影院和餐廳等公共場所,用戶通過掃描機櫃上的二維碼付費,即可取走,用完任何一個網點都可以歸還。

雖然鉅額的燒錢戰讓聚美旗下的街電爬上了第一名的寶座,但是根據財報顯示,街電是聚美財報造成虧損最主要的原因。

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聚美優品並不希望 2018 年仍是街電的“燒錢年”。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街電 2018 年的目標為營收 4-6 億元人民幣,達到累計盈虧平衡。活躍用戶數用戶數 1.5-2 億,全年日均訂單 80 萬單,年增長率 300%。如果能實現這樣的增長目標,至少街電能確保不再成為聚美優品財務數據上的負累,儘管尚不能實現規模化的盈利,但起碼能證明它的增長性以及商業模式的被驗證性——這至少能證明它是一個比共享單車更能直接帶來現金流的生意。這在資本意志的考量上,就已經很重要了。

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而在共享充電寶“街電”和影視劇兩個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業務背後,有著一個共同的基本邏輯:流量思維。準確地說是流量的深加工。這意味著聚美的流量運營進入了深水區。

但是隨著聚美投資的街電,影視劇,和寶寶樹的相繼落地,聚美的這部分的價值將陸續體現在接下來幾個季度,以及 2018 年的財報上。

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通過這樣的邏輯,聚美優品正在形成“流量獲取——流量深加工——流量兌現”的生態,以及電商+新零售+數據服務的框架。該投入的錢和資源投入了,接下來還要繼續投入,而回報也已經開始了。

所以聚美無論是轉型這件事,還是重新思考流量價值和佈局多元化業務這件事,都得 全身心投入。陳歐說,他希望人們看到聚美優品是“一家沒有邊界的科技互聯網公司”,而“沒有邊界”這件事,資本市場通常是希望看到的。

沉迷於跨界的聚美優品,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嗎?

聚美以後應該會有怎樣的未來,只能看後續的動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