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陣仗!這家企業要進軍現代農業,和袁隆平一起做這些大動作!

6月15日,中國(國際)農業科技創新論壇暨碧桂園現代農業品牌發佈會在廣東順德舉行。自此,碧桂園正式宣佈進軍現代農業,幫助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來自農業農村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農業廳等政府部門,以色列、烏克蘭等駐華大使館,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國內外農業研究機構和企業的300多人共同見證了碧桂園的這一重要歷史時刻。

大阵仗!这家企业要进军现代农业,和袁隆平一起做这些大动作!

成立農業控股公司專注現代農業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長隋斌、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顧幸偉、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陳東與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為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農業”)揭牌。

對於為何選擇現代農業,楊國強在發佈會上表示,“為國家做更多的事”便值得是進軍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四十年前我是一個農民,因為改革開放,我成了第一代農民工,一步步走到今天。碧桂園現在有能力了,有責任為國家做更多的事情。”楊國強在致辭中說。

楊國強透露,碧桂園也會去收購一些相關的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農業是科學的事情,不是有錢就可以的。現在,我們有心、有力、有錢,就是缺人才,我說我們要馬上登廣告,招聘最優秀的人才。”

引入世界一流的農業生產技術

發佈會上,碧桂園農業與國內外17家合作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倡議成立中國“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產業發展聯盟,希望凝聚政府、產業界、金融界、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的共識與合力,促進沿線各國開展農業產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

大阵仗!这家企业要进军现代农业,和袁隆平一起做这些大动作!

據介紹,碧桂園農業將引入世界一流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採用公司+農戶發展模式,通過進軍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博覽園,進軍先進農機業和種業,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基於中國農村農業的現實,2018年,碧桂園確定將扶貧升格到主業高度,以現代科技農業作為產業切入帶動經濟發展,並以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黨建扶貧相結合的方式,助力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碧桂園的農業藍圖,包括現代設施農業、現代化農機、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等,將覆蓋從土壤、種子、品質到生產流通的全過程。這將是科技與農業的高度融合,同時盡力為社會為每一個家庭提供健康、安全、好吃、適價、實惠的食品。

今年5月20日,碧桂園啟動全國13縣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行動,以產業發展和就業培訓為主要措施,結合現代農業,努力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鄉村振興道路。

據瞭解,在結對幫扶縣,碧桂園將聯動旗下現代農業公司,在條件適合的幫扶縣開展設施農業,挖掘當地特色農產品,充分發揮幫扶縣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助力定點幫扶縣創建循環農業、智慧農業等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今後,碧桂園將在項目當地黨委和政府指導下,引導零星農戶遷移,推動城鄉融合。在連片耕地整合後,發展規模化種養殖及食品加工業,無汙染土地、水源,優勢原產區。同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加快佈局農產品育種、生產、加工、物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與農民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的利潤,引領中國現代科技農業發展。“我們不與農民爭利,不與中小企業爭利;我們幫助農民創收,我們與大企業合作共贏,採用現代化農業技術,保證農民的利益。”楊國強說。

大阵仗!这家企业要进军现代农业,和袁隆平一起做这些大动作!

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

發佈會上播放了袁隆平院士錄製的視頻。袁隆平說,“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的投資對我們助了一把大力氣。我們將在五年之內把第三代雜交水稻在全國推廣到1000萬畝,按每畝增產100公斤來算,增產的糧食可以滿足300多萬人口一年的口糧。希望十年內第三代雜交水稻能夠推廣到3000萬畝,增產的糧食可以養活武漢、廣州這樣大城市人口一年的口糧。”

“很遺憾,本來要成立第三代雜交水稻中心並在廣州揭牌的,但我突然今天健康有問題去不了。”袁隆平院士說,希望能很快恢復健康,然後去廣州掛牌成立第三代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據袁隆平介紹,該研究中心將在長沙和廣州南沙設兩個站,共同把第三代雜交水稻推向第一線,向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推廣。

水稻超高產育種,一直是不少國家和研究單位的重點項目。當下,我國雜交水稻育種的“主流”是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技術。2011年,袁隆平院士領銜啟動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研究與利用。

袁隆平院士說,第三代雜交水稻比前兩代更加優越,克服了前兩代的缺點,今後的發展前途非常光明。一代、二代雜交水稻都是世界領先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更加領先。

據瞭解,袁隆平院士還利用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進行雜交海水稻研究。不久前,袁隆平宣佈,雜交海水稻技術攻關路線圖已完成,將在全國六個省全面開展耐鹽鹼雜交海水稻試種示範攻關,力爭2020年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通訊員】趙捷

【作者】 黃進;李廣軍

【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