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CEO:我們是合作關係,不是君臣關係

90後CEO:我們是合作關係,不是君臣關係 | 管理故事

文:徐公子

前幾天我讓助理統計了下公司人員的年齡分佈,她直接做成了餅狀圖給我看,其中接近80%的人是90後,包括我自己。

記得曾幾時,90後還是年輕幼稚不懂事的代名詞,而現在,他們已經是許多公司的中堅力量了。

1.不懂管理的人,很容易猝死

我是普通家庭出身,這麼多年一路拼殺、狂奔,才取得了現在一點點小的成績。

在前些年,我是習慣自己往前衝的,後來團隊人數不多時,我仍然是那個“帶頭大哥”,直到一年多前,公司人數擴張到幾十人,我發現這樣不行了,再這樣下去,我只有一條路可走了——猝死!

因此,也是從那時候,我開始把注意力轉向了管理。

2.關於管理的不靠譜想法

說句不太討喜的話,我看很多振振有詞,寫的頭頭是道的答主,其實應該是沒什麼管理經驗的,或者經驗沒那麼多。

樂於分享是好事,當然也可能並不存心誤導別人,不過看的人要注意了,要懂得分辨。

舉個例子,高票短答案說:“錢給到位,加班付費,雙休別廢。”

這句話看起來貌似言簡意賅,總結到位,但其實和抖機靈並沒有太大分別,因為它給出的是不切實際的指導。

加班付費和正常雙休這個不是管理是公司給予員工的基本保障

至於錢給到位,這個就難說道了,這也算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基本矛盾,管理者總是認為錢給到位了,至少匹配了員工的價值,但作為員工,必然絕大多數情況下,會認為工資給的不夠,應該更多點。

3.公司管理的守護者,HR

雖然公司業務繁多,我也整天飛來飛去,但在公司的時間裡,我仍然喜歡參與面試(當然是HR篩過一輪的),因為我認為,對於公司來講,人始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對於面試者,其實我並不看他們有多少光鮮的履歷,簡歷上的套話就更不看了,什麼品德優良,意志堅定的,我始終覺得這些和廢話沒什麼兩樣。

因為面試了幾百號人,我連一個品德不優良,意志不堅定的人都沒見過,既然大家都優良都堅定,那還寫出來幹嘛,就像你不會對面試官鄭重介紹:你好,我是誰誰誰,性別為男。

我比較看中的是面試者的氣質和感覺說簡單一點就是靠不靠譜

,同樣的能力,我自然更願意選擇那個氣質更符合公司的人。

90後CEO:我們是合作關係,不是君臣關係 | 管理故事

▲點擊保存,分享圖片

因此,在管理HR上,需要特別注意和強調這一點。HR是個很重要的崗位是公司動力和發展的源泉,在篩選人上能把好關,這會為公司的管理帶來許多的便利。

關於HR,我有點小故事分享,之前請過一個HR,性別男,85後,自他來了以後,我發現了一個小情況,每次他篩選過後,送過來讓我二面的,都!是!美!女!

作為一個忙到沒時間約會、荷爾蒙分泌正常的年輕男性,這自然是個好事啊,不過作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者,這就未必是好事了,公司是為各個崗位輸送人才的,不是選美啊,都是美女什麼鬼?

尤其是,來的美女很多能力明顯是不應該通過一面進入二面的,敢情這個HR秉承的是“顏值即正義”的招人法則,於是我趕緊把他請離了。

4.效率和同理心,我的管理兩大法寶

再說回來,我不喜歡管理虛假做作滿嘴跑火車的員工,也許你會說這樣的人適合當商務或銷售,我不這麼認為,很多客戶對公司的印象,其實就是來自於員工,員工是代表了公司的形象的,所以儘可能選擇那些和公司的氣質契合的員工。

公司在管理上,我一直堅持兩點:一是效率、二是同理心

  • 效率

很好理解,我寧願員工每天只工作3小時,其它時間愛幹嘛幹嘛,而不是本來3小時的工作,拖到8小時,看起來很忙的樣子。

因為我就是從基層一步步做起來的,基本什麼崗位都呆過,所以我很清楚一件事的難度和完成時間。我會根據員工的能力來評估,他完成這件工作需要多久,是認真做了還是晃晃悠悠拖延,一目瞭然。而且我會把上面的誠實直接的說給他,告訴他我的想法。

我通常都不會訓斥,很多人喜歡高壓威嚴的作風,我不太認同,

尤其是大家都是90都是年輕人很多人從小獨生子女長大自尊心比較強互相理解的溝通往往比訓斥的效果要好

比如一個只需要1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員工花了整整4個小時,那麼我會問他,問題出在了哪裡?

如果是他不會做,我會安排人教他方法;如果他在哪哪走了彎路,我會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然後告訴他避開彎路的辦法,這樣下次就不會再走同樣的彎路(其實很多時候,哪有什麼彎路,多半是不認真和糊弄,但直接挑破,對方面子就下不來,能讓他合理的接受,是更好的選擇,也是更高效的選擇)

·同理心

無論管理者還是員工,其實大家都是合作關係不是君臣關係

,我認識的很多管理者,可能宮鬥片看多了,老把自己當君,下屬當臣,強調忠誠啥啥的,這不搞笑麼,你給5000工資,競爭對手給10000,各種福利待遇也好,員工憑什麼不跳槽?

所以,我們公司有明確清晰的漲薪制度,而且我也強調對於能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的員工要主動漲薪,作為管理者,打雞血灌雞湯自然是必要的,但也別光說不練,把實實在在的好處給到,讓員工跟著你吃上肉,喝上湯,公司才能留住人,才能健康發展。在管理上,做劉邦,別做項羽

這一點,我認為自己做的比較好,我們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很低,想在我這邊挖人,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可能需要多掉塊肉,掉到心疼。

90後CEO:我們是合作關係,不是君臣關係 | 管理故事

▲點擊保存,分享圖片

同理心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對客戶的同理心。甲乙方嘛,互相之間的每句溝通,其實內心裡,都夾雜了好幾句“草你媽”,這就是沒有同理心的表現。

我做甲方,也做乙方,公司開會時,我總會強調,不要老罵客戶傻逼,先想想,咱們能不能更好的幫他們解決問題,如果不能,問題出在了哪裡,是預算不支持,還是對方要求太離譜,如果實在做不了,實實在在的說就行了,當然如果事實證明,客戶確實是傻逼,那我們不做就是了。

不要總想著自己的利益,也為客戶想一想,同樣作為甲方的時候,不要老想著剝削乙方,欺負乙方,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最終我們是想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成為職業噴子。

還有就是以身作則。你作為老闆,天天吃香喝辣宿醉泡妞不按時上班甚至還和秘書在辦公室研究口技,你讓員工怎麼想,怎麼跟你混?就這個熊樣,中層幹部產生“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還不是很正常?

5.不斷學習,管理者的加油充電站

作為管理者,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不斷為管理經驗的提升而充值

很多管理者,尤其是年少有為的,通常都會產生一種幻覺,就是感覺自己是天選之子,將來是要寫在史書裡的人物……

這個想法一升騰起來,立馬腳下好像就有了仙氣兒,要飄起來,飛出門去,而伴隨著的,是莫名的蜜汁自信。

不足?像我這種人,不存在的。

管理?像我這種人,天生自帶。

於是他們就沉浸在這種幻覺裡,搞得好像公司裡的君王一樣,這要不得,雖然可能運氣好,時機好,或者背景好,站在了風口,發展迅速,但從我的經驗來看,這種人多半都不長久,或者成不了大事。

因為出身普通,所以背景資源相比別人差挺多的,我唯一的法寶就是敢於實踐,還有虛心和好學。我去哪兒都帶著書,後來因為不方便,改成電子書。

我習慣帶一個小本子和一支筆,有啥想法立馬寫下來,有一次我在機場看到了某款豪車的宣傳,然後一下子想到一個很好的宣傳的點,立馬就很興奮,記下來,然後立馬就給負責這家豪車宣傳的4A去信,然後……一個月後,我們順利的完成了對該豪車的兩輪推廣。

我不僅自己這樣,我也會把這些都分享給員工,如果你的每一個小兵都厲害強悍,你的公司何愁不強?

另外還有一個推薦的就是去參加各種管理或創業訓練營。當然這兒一定要擦亮眼睛,要找靠譜的,我為不靠譜的交過學費,還交了不少。

如果給錢就能去的,就要慎重選擇,這種多半不靠譜,我一般只會選擇那些會篩選學員的訓練營,因為這樣就能夠確保,你的“同學”們,水準都不會太差。

很多人看了兩本書,管過一個三五人的小團隊,就自以為有了管理經驗,其實不然。

三五個人的樣本太小了,哪怕十幾二十人,樣本仍然太小,這樣的管理經驗,很難複製,如果要學習,應該去學習那些有過大量管理經驗的人,尤其是有過管理大型企業或公司經驗的人,內在的邏輯和道理,其實很也樸素,因為他們什麼人都見過,什麼事情都處理過,自然經驗也就豐富,說俗一點,他們走過的彎路太多,以至於你走了和未走的大部分彎路,他們都已經走過了。

這兩年來,我接觸過很多創業者,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熱愛學習,不斷進取,經常主動尋找機會提升自我的人,混的都不會太差,哪怕公司倒閉了(創業嘛,風險自然有而且很大),但這些人也都給你一種他們還能東山再起的感覺,你也願意和他們合作和交往。

而那些花更多心思去哪哪哪玩,買更好的車,千方百計多套投資人的錢的人,卻普遍混的差一些。

這裡面,有著很樸素的邏輯和道理,相信大家都不難理解。

而道理常是共通的,無論是管理90

還是80還是管理自我最核心的東西都差不多無非是看的遠些無非是將心比心

今日互動

對於管理

你有什麼自己的心得?

歡迎留言分享交流


90後CEO:我們是合作關係,不是君臣關係 | 管理故事

管理者的故事分享會

每週和你分享

現役管理者的

心得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