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什麼?

新生寶寶有兩件天大的“正經事”:一件是睡覺,另一件就是吃奶。

很簡單?不存在的!

就拿餵奶來說,光是餵奶姿勢、餵奶的時間、下奶方法等等,就能讓你疲於應付,此外,你還要學會應對寶寶吃奶後最為常見的狀況之一——吐奶。

當看到寶寶哇的一口將奶吐出來,很多新手媽媽都會被嚇著。

親愛的媽媽們,先別慌!

新生寶寶吐奶其是很常,因為TA的消化系統發育還未成熟,TA的腸胃和成人的不一樣!

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什麼?

基於這樣的生理特點,小寶寶容易出現生理性吐奶的情況。因此,媽媽在餵奶時要避開一些操作誤區,可以避免寶寶出現生理性吐奶哦。

  • 餵奶前

·【誤區】不檢查寶寶的鼻腔就哺乳

餵奶前媽媽應先看一下寶寶鼻腔是否阻塞。如果有阻塞,最好先清潔鼻腔後再餵奶,避免寶寶吃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難受。

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什麼?

  • 餵奶時

·【誤區】躺著餵奶

媽媽應坐起抱著寶寶餵奶。

懷抱裡的寶寶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避免食物迴流到食道而引起吐奶。

·【誤區】不拍嗝

經常吐奶的寶寶要每隔5分鐘讓TA打嗝一次,而不是等喂完奶再拍嗝。

幫助寶寶進食時和進食後打嗝,可阻止空氣在寶寶的消化道聚集而引起吐奶。

·【誤區】容易吐奶的寶寶多喂幾次

一般情況下,母乳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5-3小時,奶粉3.5-4小時,所以每隔3-4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

如果餵奶過於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裡,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導致吐奶。

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什麼?

  • 餵奶後

·【誤區】餵奶後馬上讓寶寶仰臥

餵奶後,應該豎著抱寶寶20-30分鐘,也可以採用前揹帶、後背帶、搖籃,讓TA儘量不要仰面躺著。

·【誤區】喝完奶再給寶寶換尿布

如果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還是把尿布換完再吃吧。

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餵奶前,以防餵奶後過多翻動引起寶寶溢奶。

·【誤區】喝完奶馬上和寶寶玩耍

餵奶後應避免過多活動,給時間讓寶寶消化食物,有助於胃部容納食物。

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什麼?

溫馨提醒:

除了生理性吐奶,生病也可能會引起寶寶吐奶(病理性吐奶),這一點媽媽一定要分清楚。

生理性吐奶一般發生在餵奶後1小時內,寶寶吐出少量奶液,或者打個嗝就帶出一口奶,寶寶不會表現出難受。

1.吐奶量大且頻繁,噴射狀嘔吐,需要去看醫生;

2.寶寶體重減輕,或者沒有明顯增加;

3.吐出的奶液呈豆腐渣狀或者帶奶塊的半消化奶液,帶有酸味;或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精神萎靡恍惚,或伴有發燒、拉肚子等情況;

4.吐奶的同時寶寶有痛苦表情,看起來像是腹痛。

5.寶寶吃奶時總是容易噎住,常常咳嗽。

寶寶吐奶可能會引起媽媽另一重擔心:

寶寶會不會吃不飽?

營養會不會跟不上?

這一點你其實大可放心,寶寶出現生理性吐奶,實際上吐出的奶量並不大,不會影響TA的生長髮育的。

0-3月齡階段,記住按需餵養寶寶,寶寶餓了就餵奶;滿3月齡後,按時餵養寶寶,大約3小時喂一次。堅定不移地貫徹母乳餵養路線,給寶寶最好的營養支持吧!若因種種原因無法純母乳餵養,可為寶寶選擇含優量水平DHA的配方奶粉作為補充,支持寶寶更易達到國際權威推薦DHA水平,助力小腦袋多方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