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绿水碧波景色美——常太镇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

「城厢」绿水碧波景色美——常太镇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

「城厢」绿水碧波景色美——常太镇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
「城厢」绿水碧波景色美——常太镇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

如今的渡里溪,溪水清澈,两岸护坡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

「城厢」绿水碧波景色美——常太镇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

夏日时节,夕阳辉映下的东圳水库,波光粼粼,水鸟飞翔,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这是常太镇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落实河长制见成效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常太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六水共治”(治污水、清河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抓手,大力推进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重点开展河道保洁、清淤清障、畜禽养殖污染和石材加工行业专项整治、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一河一档一策”编制等重点工作,使用“掌上河务”APP实现区域范围电子化巡河全覆盖,河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五大总体目标。

「城厢」绿水碧波景色美——常太镇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
「城厢」绿水碧波景色美——常太镇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

莒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现场。

因河施策 对症下药有良方

炎炎夏日,绿树阴浓,行走在该镇渡里溪岸边,但见河水清澈,两岸护坡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该溪经过一番“洗礼”,已焕然一新,颜值大增,变身为一条条水美生态景观带。

“河水一天比一天清澈,变化人人看得见。”渡里村不少村民表示,站在渡里溪畔,看到干净的河水和周边茂盛的优美的景色,心情十分舒畅。

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巨介绍,渡里溪位于延寿溪上游北部,发源于仙游县钟山、游洋,流经常太镇,整治前两岸时常可见成堆的垃圾,河道淤泥堆积,对此,渡里村以推进河长制以契机,综合整治堤岸、滩地,清淤清障,改善河道水环境和景观,自2016年开始启动,如今已成效明显,接下来还将沿绕溪道建设步游慢道、生态缓冲带和生态亲水节点,将成为村民聊天散心的好去处。

渡里溪的变化只是常太治水效果的一个侧面。一水一渠总关民,河流问题历来备受瞩目。该镇副镇长邹圣侠说,常太镇地形上系一山间盆地,四周为低山、丘陵所环绕,中央地势较低,拦截延寿溪成为东圳水库,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密布、自成体系,共有小(二)型水库7座,山塘17座,中小河流43条,总长126.2km,流域面积201km2。

因此,在推进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该镇从河流基本问题入手,组织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人员对全镇所有河流进行核实摸底,做到从区域到流域全覆盖、从溪流到交界断面全覆盖,全面完成所有河流的名录登记和所辖河段的边界线确定以及“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工作体检表和河道名录、分界、河长公示牌等工作。

通过河流基础数据,该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域内外、干支流等情况,实施建设莒溪河道整治、珠口溪河道整治、渡里溪河道整治、东圳水库库滨带生态治理工程(樟龙溪)、延寿溪上游及支流(莒溪、草埔溪、溪北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等工程,重点整治疏浚,加快村庄周边的河道清障清淤、垃圾清理等,着力构建人水和谐、滨水宜居的生态水系循环系统。

水岸同治 景观与防洪并重

工人们正在进行的是清淤和加固河岸工作,以改善河道水环境和景观,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3%。邹圣侠介绍,该工程主要位于常太镇下莒、过溪等村,全长4.93km,主要进行河床清理、埋石砼固脚、生态挡墙护坡、绿植防护和休闲步道等,将按照“一脉四带”的总体布局布置,综合整治堤岸、滩地,让莒溪水系系统得到恢复,使水量更充足、水流更自然、水质更良好,使河岸和河床更加符合自然、稳定和渐变态势,沿河动植物尤其是水生生物更加丰富多样,水系结构更加完整,防洪安全体系更加完善。

常太根据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蓝图和河长制九大专项行动布置要求,围绕“六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发力,按照防洪安全、生态修复、田园休闲、综合治理,体现防洪安全、水环境治理、生态休闲三位一体的治河理念,坚持以生态修复为主,防洪排涝为辅,结合亲水、休闲设施,还将大力推进辖区内院里溪、东太溪、常太溪等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性、建设性的堤岸整治工程,实现园林景观生动自然的目标,扎实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

着眼于打造美丽水岸线,常太还坚持水岸同治,建管并重。连日来,该镇开展涉河专项整治,依法对辖区畜禽养殖反弹户和石料加工厂实施强制拆除,确保污染源整治全方位进行。同时,加快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推进雨污分流,优化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全镇计划用两年半的时间实现28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有效处理,并落实农村小、散、乱、污的专项治理,加强排污口的日常监管,降低入河污染物排入量,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日常管护 推动治理长效化

6月7日一大早,该镇河道专管员兰国栋一如往常,打开手机里的“福建河长”APP,前往自己负责的院里溪金川段开始轨迹定位巡河。

最近雷雨天气频繁,容易冲刷河岸导致河面垃圾增多,巡河时需格外认真,一大早他就清理不少河道垃圾。每天镇里还有其他27位河道专管员也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巡查河道、清理垃圾、事事记录,通过APP第一时间准确记录巡查日志,并以纸质或信息化电子记录等形式存档备查,对河道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反馈“零延迟”的监管。

为推进河道专管员常态化巡河,该镇出台了《城厢区常太镇河道专管员管理办法》,对职责分工、巡查频次和内容、巡查记录、问题发现和处理、考核奖惩等进行细致的分类和规定,确保监测有办法、管理有机制,进一步提升河湖保护的力度。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水治理体系和提升河流管理水平,该镇还建立健全河流保护管理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每月不定期汇报巡河情况,河道保洁状况,确保河长制组织体系全覆盖、保护管理全域化、履职尽责全周期,真正建立起全天候、全覆盖的管护长效机制,实现治河无盲区。

邹圣侠说,该镇还借助“互联网+随手拍”,依托河流流经所在村的保洁员队伍,抓好河道的日常保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给每条河道安装视频探头,配备督查长和警长,做到每条河流导游有保洁员、有督查长、有河道警长和有视频探头,为河道整治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