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簡單一點來說是什麼,又有哪些危害?

Aa娜娜

溼氣不愧為萬病之源啊!同事小劉最近就找我抱怨說,年後回來就身體不適,每天渾渾噩噩,頭昏腦脹,吃飯也沒有食慾,我就隨便問了句“大便稀嗎”,他大吃一驚“你怎麼知道”,後來我順便看了下舌苔,這才確定,是溼氣重。

在中醫裡,脾是運化水溼的,脾臟受傷,體內的水溼就會失調,無法及時運化,堆積在身體,就出現了“溼”的症狀。

有句古話就有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之所以讓所有醫生頭疼,是因為它從不單獨出現,而是會跟其他的邪氣一起,對身體產生更為嚴重的危害,如跟暑在一起則為暑溼,跟寒在一起則為寒溼。

身體為什麼會有溼氣?

1. 內在原因

脾是運化水溼的,脾胃功能出現異常,水溼運化就會受阻,自然就形成了溼。而日常生活中,影響脾胃功能的原因有很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飲食。現代人飲食習慣大多不健康,暴飲暴食、三餐不定、過油過鹼等等這些都在傷害腸胃,長久下去就會使體內溼氣堆積,影響健康。

2. 外在原因

之所以有溼,跟水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果經常淋雨、穿半乾衣服、頭髮不吹乾、著涼、居住環境過於潮溼,這些都會讓你染上溼邪。

你是否“溼”了呢?

1. 脾胃問題

溼邪會阻礙脾臟的功能,無法正常運化五穀,因此會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出現食慾不佳、口淡口渴等症狀。還有一些人會出現腹瀉、大便粘膩的症狀,這是因為溼氣停滯在人體下部所致。

2. 關節問題

體內有溼氣的人,關節也會出現一些毛病,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關節無法正常伸展。

3. 皮膚問題

身體常有溼的人還會出現皮膚問題,如溼疹、痤瘡。另外,水腫也是體內有溼的表現,溼氣聚集,影響脾的運化,水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會滯留在細胞中,形成水腫。

4. 其他問題

體內有溼的人還會出現舌苔厚膩、身體乏力、四肢沉重、小便不暢等症狀。

除溼,不妨試試艾灸

艾灸是中醫推崇的養生方法,只需把艾條放在固定穴位,就能強健身體,養生祛病。對體內有溼的人而言,用這法子再好不過了。

1. 艾灸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堅持灸此穴能起到調理氣血的效果。

2. 艾灸大椎穴:位於七頸椎棘突凹陷,體內的溼氣容易使人患上肩周炎,甚至出現頭昏腦脹的症狀,艾灸此處即可緩解。

3. 艾灸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它是人體元氣所在之處,堅持艾灸,能強身健體,強固元氣。

4. 艾灸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灸這個穴位能很好的去除下肢水腫。

5. 艾灸中脘穴:位於臍上4寸,灸此穴能緩解各種胃部不適。

食療去溼:紅豆薏米粥

紅豆薏米粥是很好的去溼食物,紅豆能健脾益胃,利尿消腫;薏仁可以健脾除溼利水,兩者同煮,除溼效果非常好。而且做法也簡單,直接把這兩樣放水裡熬成粥即可,既可當甜品也可當早餐。不過,要注意的是,在煮紅豆薏米粥時切不可加大米,否則不利於祛溼。


39健康網

溼氣簡單點來說,就是一種致病因素,我們中醫認為病因有“六淫邪氣”之說,就是風、寒、暑、溼、燥、火”這六種是讓人生病的因素,其中溼氣最為難纏,因為溼氣會聯合其他的邪氣一起損害人的身體,也就是會出現風溼、寒溼、暑溼、燥溼、溼熱等等,中醫看病多是先看溼氣的輕重就在於此。

溼氣本身帶來的危害是纏綿難癒合的,溼是最容易滲透的病理因素。溼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勾肩搭背。

1.皮膚身形病變。溼氣侵犯時,臉會長斑長痘,皮膚會黯淡粗糙,還會出現眼睛浮腫、眼袋下垂、頭髮油膩等現象,嚴重拉低顏值。溼氣侵犯時,由於水溼內阻,你的體型會慢慢發生變化,變得水腫、肥胖、大腹便便。甚者,溼氣會影響精神面貌。溼氣重的人,往往會表現得無精打采、精神萎靡、毫無元氣。

2.關節病變。溼氣入侵,除了會影響容貌外,還會導致經絡閉阻,使氣血難以暢行,引起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手腳麻木不仁、伸屈不利等症狀。

3.臟腑病變。溼氣屬於重濁之邪,入侵人體時,一言不合就會與臟腑經絡“開懟”,傷害我們的五臟六腑,導致臟腑功能異常。溼阻胸腹時,人會覺得胸悶、心慌;溼邪阻滯脾胃時,會影響腸胃運轉,出現腹脹腹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粘稠等病症;溼邪侵及腎臟、膀胱等處時,則會出現小便澀黃、排不乾淨等問題。久而久之,以上症狀會逐漸加重,最終引發一系列疾病。

所以才會造就那麼多繁複的祛溼、利溼、化溼的藥材與食療。


中醫林大夫


溼氣不是水,也不是汽水,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通常存在於骨頭關節的縫隙處。溼氣是各種各樣病症的源頭。溼氣遇寒就是溼寒,遇熱則為溼熱,遇風為風溼,還有暑溼,痰溼。

溼氣重是導致肥胖,經絡堵塞的最佳幫手。打不起精神,腸胃功能下降,頭腦四肢腰身沉重,不想動彈,這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