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曾与孤山结下了这不解之缘……

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曾与孤山结下了这不解之缘……

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曾与孤山结下了这不解之缘……

题襟馆位于孤山西南麓的西泠印社最高处、华严经塔东侧的规印崖上,此地“当轩不置窗与槛,湖光山翠还相通”,真正是“绕舍青山看不足”。

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曾与孤山结下了这不解之缘……

清末,由吴昌硕领衔,沪上书画家成立了一个名叫“题襟馆”的组织。西泠印社于孤山成立后,第一任社长吴昌硕在印社筑屋,并将沪上“题襟馆”雅号移称屋名。民国三年(1914),馆舍成立,又名隐闲楼,取苏东坡诗意。馆与“鹤庐”贯连,经鹤庐下之拱门,可达里西湖。

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曾与孤山结下了这不解之缘……

题襟馆占地面积0.1亩,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普通中式平房。房子坐北朝南,古朴典雅,是吴昌硕先生在杭州的“创作别墅”。馆内粉壁上,嵌有浙派印人丁敬的真迹刻石《现林诗墨》共计30块;馆外廊壁上,嵌有吴昌硕刻石一幅《饥看天图》,画的是吴昌硕自己的肖像,旁有题诗:“……海内谷不熟,谁绘流民图。天心如见怜,雨粟三辅区。贱子饥亦得,负手游唐虞。”记述了他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曾与孤山结下了这不解之缘……

吴昌硕每次来西湖,必扶级孤山,攀石题襟馆,住于馆中。小立檐下,左傍紫薇,又依梅花,一湖秀水、两峰青翠尽收眼底,难怪吴昌硕感慨地说:“居于此,则湖山之胜,必当奔集于腕下,骈罗于胸中”,并要“一一以书画发挥之”了。可见他对题襟馆这半山小园、一处湖山的重视与喜爱。民国十六年(1927),吴昌硕先生去世,埋骨余杭超山梅林,留题襟馆于人世。

如今,题襟馆作为“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的西泠印社的一部分,修缮一新,保存完好。世人于此,无不感佩其简朴清雅的气息,一如长衣布鞋平头的吴昌硕先生之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