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的下一戰:深度原創,多元盈利

短視頻的下一戰:深度原創,多元盈利

看上去很美

短視頻App自2011年陸續上市,終於在近兩年開始了爆發,原因有四:一是,內容在數年內形成了積累,告別了“無視頻可看”的狀態;二是,4G時代流量限制降低,讓使短視傳播更便捷;三是,作為互聯網原住民、已經成長起來的90、00後熱衷影像內容;四是,移動支付興起,內容付費有了更好的渠道,吸引了更多創作者。

向好的市場當然會迎來更多分蛋糕者。根據七麥研究院的統計,2016-2017年,上線的短視頻App數量達到235個。但入局者其實不止於此,據釘科技瞭解,眾多的平臺與應用已經內嵌了短視頻相關功能:更早些時候有淘寶、來往等,去年有全民K歌,近期則是知乎。

短視頻的下一戰:深度原創,多元盈利

“硝煙四起”的狀態自然也出現在了短視頻行業,但玩家陸續進入帶來的更明顯的短期結果是市場蛋糕被做大。艾瑞諮詢2018年1月發佈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57.3億元,同比增長183.9%。

《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1月份短視頻用戶單機單日使用次數為2.36次;同年8月,單機單日使用次數增長至3.41次;8月份短視頻用戶單機單日使用時長達42.1分鐘,比同年1月份增加了14.9分鐘。央視財經近期公開的一組數據則顯示,從去年3月到今年3月,短視頻類App的用戶使用時長份額從1.5%上升至7.4%,增幅超過500%。這直接導致即時通訊用戶時長在一年內下降了5%。

艾媒預測,2018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將達3.53億人,艾瑞則認為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超300億元。 不過,同很多業態一樣,短視頻還沒有擺脫“看上去”很美的處境。對於從業者而言,這個行業的問題或許就像襪子上的洞,別人不知道,自己卻大抵心知肚明。

其一,同質化內容導致審美疲勞。這也是去年末品類、算法之戰打響的原因,但從目前來看,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刷到停不下來,但一無所獲”,“內容千篇一律,同一首歌聽到想吐”,“昨天我下載了一個抖音……一連看了三四個小時……很好看但是說實話,裡面的內容太太重複了,很容易審美疲勞”。對於抖音,類似的評價已經陸續出現,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眾短視頻App中,抖音是被對手“羨慕”的存在,那麼,行業的整體狀況可見一斑。

其二,盈利能力考問行業未來。在相當一段時期,短視頻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平臺補貼、廣告植入、電商營銷等。一般來看,廣告植入和品牌定製視頻回報率較高。需要注意的是,廣告變現在規模化上有一定難度,只有少數的客戶會在沒有數據支撐的基礎上選擇嘗試與網生內容合作。另外,有相關規定指出,無論是直播平臺還是短視頻平臺,不得傳播泛娛樂化、低俗、惡搞等不良內容,這也使得短視頻營銷的准入門檻變高。單純的流量模式,並不足以支撐平臺發展。還需注意的是,多數短視頻平臺仍舊以內容分發為主,與內容創作及商業變現環節聯動性較弱。

出路在哪裡

以上提到的兩個問題,對於被資本看好的短視頻行業而言,短期內或許未必致命,畢竟,抱有“賺完錢就走”心態的短視頻創業團隊可能也不在少數,但政策監管,卻讓短視頻從業者不得不重視它們。

短視頻的下一戰:深度原創,多元盈利

(快手收購A站)

再看抖音。國資委新聞中心近日攜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與抖音簽署戰略合作,首批25家央企集體入駐抖音,包括中國核電、航天科工、航空工業等。一種可能性是,此前以品牌廣告為盈利模式的抖音完全可以為更多企業提供內容定製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