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OFO涨价背后——资本的狂欢还能玩多久?

春节过后,有不少细心的用户发现,自己使用的摩拜、ofo等共享单车“涨价”了,月卡分别从每个月1元、2元、3个月5元“涨”到每个月20元

作者在上海,当时也用过OFO的免费骑和1月的月卡,事实上,在满大街OFO和摩拜的上海,虽然说共享单车的给用户带来了方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价格占了很大的优势。

摩拜OFO涨价背后——资本的狂欢还能玩多久?

在上海,其实很多居民家里是有自己的自行车的,只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自行车的维修和保养变得越来越难,很多曾经路边的自行车修车摊位都消失了。这给居民的自行车出行带来了不便,而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地铁和私家车成了居民出行的主力。而所谓的共享单车解决的,更多的也就是“最后一公里”。成了地铁短驳换乘的工具。你不能想象从上海浦东到浦西每天上下班的白领来回几十公里不坐地铁去骑单车?

因此,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注定了是短途的,小额零星的。所以共享单车的定价不能太高,如果单价贵过地铁就没有竞争力了。比如上海2号线从江苏路站到静安寺站其实距离不到2公里,单程票价3元。那么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不酷热寒冷下雨)这段距离骑共享单车比坐地铁要实惠(以一般单次1元计算)

但是如果超过两公里以上,比如从江苏路站骑车到人民广场,那这个距离就远了,至少5公里 骑车至少要半小时,而地铁也只有3元。遇到天气状况骑车就更加不划算了。

因此,可想而知如果出行距离超过3公里以上,骑共享单车的需求就会大幅缩短,而最大的共享单车出行需求其实就是3公里以内的短驳出行或者临时出行。

摩拜OFO涨价背后——资本的狂欢还能玩多久?

马云马化腾:本来只是我们玩票的生意,没想到搞这么大了

因此,共享单车的出行场景其实是非常有限的:1.城市白领上下班的短驳出行 2. 周末节假日居民的短途3公里左右的个人出行(举家出行带孩子的话都不能骑单车)

因此,在这两种出行场景之下,使用环境是非常有限的:1.夏天天气炎热或者冬天太冷的时候自然骑得人少了 2. 下雨天基本很少人骑车 3. 白领小家庭带孩子出行也不可能骑车(在上海,12岁以下不能骑车)。

摩拜OFO涨价背后——资本的狂欢还能玩多久?

共享单车的未来走向何方?

因此,虽然共享单车可以有降低碳排放,减少汽车使用的可能,但是实际上对于中远途开车的人群来说,基本上不可能不开车改骑车。而短途的出行就像上文分析的一样使用的场景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虽然共享单车已经成了“巨头竞争”的时代,但是不论是摩拜还是OFO,想要实现真正的盈利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摩拜和OFO涨价的根本原因。

而按照上文的分析,就以上海为例,如果单车的“单程消费”超过2元以上,共享单车对比地铁和公交等其他公共出行方式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这才是共享单车未来最大的隐忧——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共享单车资本的狂欢还能玩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