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夏天到了,晚上叫来三五好友,

找个大排档,来点海鲜烤串配啤酒,

可以说是最舒服不过了。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但是,昨天舟山市食安办发布官方提醒称,近期我省及周边海域已进入赤潮高发期,可能对贝壳类海产品带来食品安全风险,舟山市食安办已组织相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敬请广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识,谨慎选购食用贝壳类海产品,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尽快就医。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赤潮到底是什么,

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我们还能放心地吃贝类吗?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什么是赤潮?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赤潮,国际上把它称为“有害藻华”,它发生时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因此被许多人比喻成“红色幽灵”。其实,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1. 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进岸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释扩散,因此这些地区是赤潮多发区。海水养殖密度高的区域由于自身污染也往往存在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赤潮的可能性较大。

2. 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

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种类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中国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

3. 适宜的水温和盐度

不同海区的不同类型赤潮爆发对温盐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在表层水温的突然增加和盐度降低时,会促进赤潮的发生。在水体交换弱的封闭海湾,赤潮一般发生于雨过天晴之后。

4. 合适的海流作用和天气形势

一般在海潮流缓慢、水体交换弱、天气形势稳定、风力较小、湿度大、气压低、阳光充足时,易发生赤潮。海流、风有时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将含有大量营养盐物质的下层水带到表层,为赤潮的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果风力适当,风向适宜的话,就会促进赤潮生物的聚集,从而易形成赤潮。

赤潮对海洋的危害是什么?

赤潮高发期来袭,舟山食安办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主要有:

1. 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 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 若在育苗期发生赤潮,将对苗种繁殖产生严重危害。

4. 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5. 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出现海鲜中毒症状怎么办?

对于轻微的毒素、重金属等,人体是可以自行排解的。如果实在喜欢吃海鲜,只要不是经常吃、大量吃,偶尔食用少量解一解馋还是没问题的。此外,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较多,多吃有助于肝脏排毒、加快毒素分解;牛奶、米汤等也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在吃海鲜之前吃蔬果、喝点米汤,或可起到轻微的缓解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