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感谢张守生先生对齐齐哈尔传统文化的贡献!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龙华路八号(天齐庙街鼎恒升药厂北邻),有一处市级历史建筑保护群。尚存的青砖灰瓦建筑显示,此地不是一般的衙署和民居——宽敞规矩的格局说明了一切。这里就是曾经辉煌一时的齐齐哈尔天齐庙,也称作龙华寺。龙华寺出现后,齐齐哈尔相继出现了龙华路、龙南街、龙北街等地名,呈现出别样的历史风情。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龙华寺

天齐庙是民国时代黑龙江政府所在地规模较大的宗教场所。据伪满《龙江县志》记载,天齐庙建筑,“内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五间、中殿三间、山门三间,厢房二十五间,瓦房六间,钟楼、鼓楼各一座、角门四座、石碑两座”,与原有先农坛共占地1120平方丈。殿内分别供奉释迦牟尼、东岳大帝、十殿阎王及黄飞虎等塑像。教徒属曹洞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据《齐齐哈尔市志稿•宗教志》记载:“庙内曾有任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半身照片,及为吴俊升立的功德碑”,以纪念吴俊升的倡导、批准、捐献之功。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在天齐庙,至始至终有不少僧人从事佛事活动,信徒很多。史志记载,开光时参加庙会者甚众。据伪满《龙江县志》记载:当时,“庙内有僧人十二名,其生活仰赖(依赖)庙会及每月初一日、十五日之香资唪经等费,庙内事孺,由僧人一先主持(原是铁岭药王庙主持)”,而当时的监院则是沙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月,伪满洲国民生部选拔著名佛教界人士参加日本策划的所谓国际佛教会议——“泛太平洋佛教青年会”,接替沙明的天齐庙监院净尘作为赴日佛教代表团25名成员之一参加了会议。此后,安怀继任了监院。据伪康德十年(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一月印行的《齐齐哈尔市政概要》记载,当时“龙华寺传教人十五人”。《齐齐哈尔市志稿•宗教志》载有齐齐哈尔市区佛教活动场所表,“1935年有居士4000人,其中男3000人,女1000”,“1947年有比丘8名”。从上述文字大概清楚天齐庙住僧情况。社会上,曾经一度流传着天齐庙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住僧情况,也可以得出结论,天齐庙是以佛教为主的场所,但这并不排除吸收道教成分的事实。正如谭彦翘先生所说,“天齐庙成了佛、道共奉,且由僧人主持的比较特殊的宗教活动场所。”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龙沙五龙

齐齐哈尔天齐庙还有另外两个名称——龙华寺、东岳庙。据传,因弥勒曾经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故寺、塔均以“龙华”命名。而据《丁福保佛学大词典•龙华寺》记载的说法,是得道高僧法显远出西域,手持龙华图浮海东还,于是首创龙华寺规制。不管怎样,天齐庙供奉释迦牟尼都是符合佛教仪轨的。至于齐齐哈尔的寺庙为什么要供奉天齐(东岳大帝),至今也没有特别合理的解释。据日本人武田裕记载:“龙华寺内的天齐庙是根据崇拜山岳的道教信仰而建立的,是将山东省的泰山人格化的产物。唐玄宗将其封为天齐王。宋朝的真宗加封为天齐仁圣帝。之后,又增添了佛教方面的十王,成为饶有兴趣的道教、佛教合一的产物”,其实也没有说清楚齐齐哈尔天齐庙供奉东岳(天齐)的原因。根据武田裕所说“龙华寺内的天齐庙”分析,天齐庙似乎是龙华寺的一部分。龙华寺应是天齐庙、天王殿、先农坛等寺庙的总称。目前所见民国及伪满时期的相关记载证实了这一点,龙华寺是当时对外的正式名称。但百姓更习惯称其为天齐庙。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对于兴建天齐庙的初衷和目的,史志没有留下记载。按照传统,中国古代筑建寺庙,往往是在学校及家庭教育基础上,以导人向善,教化众生为要务。齐齐哈尔天齐庙才将佛道并奉,以吸引更多的信众,这与五教道德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武田裕所著《齐齐哈尔》记载,“一进入(天齐庙)正门,左右各有二位门神相对而立,两手持着写有时、月、年、日的木牌。经过此往里走,并立着佛教十王。在冥府内有许多施着朱金粉彩的奇形怪状的塑像,由他们来评定人们罪恶的轻重,显示出地狱的真相”。据《齐齐哈尔词典》记载,天齐庙还设有地狱七十二司,用栅栏隔开,构成阴曹地府的一间间酷刑室。从以上文字,不难洞见天齐庙的主旨,从中也可以知道当时黑龙江官宦们的良苦用心。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1947年4月,时值东北战乱,通化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工程兵指挥学院前身)迁入齐齐哈尔,天齐庙被征用办学,庙内宗教活动被迫停止。该校在齐齐哈尔驻留十多个月后,1948年8月迁往吉林市。这一时期,天齐庙使用情况不详。1966年10月,公私合营齐齐哈尔市鼎恒升制酒制药厂改名为国营齐齐哈尔制药厂时,天齐庙被该厂占用。至1985年齐齐哈尔市志办编纂宗教志时,遗存建筑仍为该厂一部分。

而今,现存天齐庙遗址占地960平方米,建筑仅剩3座。外观砖雕依然精美,室内壁画犹存。由于建筑属于中国传统砖木结构却长期作仓库使用,造成严重破损,亟待整修。除此之外,与天齐庙有关的历史痕迹,留下了天齐庙小学、天齐庙街之称;而与龙华寺有关的,则留下了龙华路这条大街之名。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天齐庙历史建筑保护情况得到市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齐齐哈尔市政协也曾多次组织委员调查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就产权、保护、修缮等问题提出建议。本世纪之初,3处遗存被鉴定为市二级文保建筑并得到挂牌保护。2012年,天齐庙产权被齐齐哈尔市政府收回,为今后更好的保护、修缮和利用解开了难题。但此处最终将何去何从,依然引人关注。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与龙相关的齐齐哈尔地名,早期有“九龙”胡同,实际是“酒楼”的谐音。此后用龙城、龙江代指齐齐哈尔。1927年,仓西公园改名龙沙公园,“龙沙”渐渐成为齐齐哈尔的别名。自龙华寺出现后,日伪时期龙华路出现,一直贯通到齐齐哈尔火车站,齐齐哈尔与龙有关的地名接踵而至:龙门街、龙南街、龙北街、龙沙路,等等。但有的道路出现晚于五龙街道办事处。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2008年龙沙区政府编写《龙沙春秋》之际,在“通俗区志”中,对“五龙”进行考据,提出以龙沙路、龙华路、龙门街、龙沙公园、龙江饭店。这个说法认为,五龙街道办事处辖区的东北角是龙沙路的西端点,东接龙华路西端点,北起龙门街北端点,往西含龙沙公园,而辖区的最繁华地带则有龙江饭店。“五龙”为五条龙汇聚之地。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先农坛

在以农为本的社会,春耕至关重要,二月二是催耕信号。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通过举办各种祭祀活动,祈望神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东北地方,农历二月二虽然不是春暖季节,但受传统文化影响,也出现了祭祀先农典礼。清代沿袭明代祭祀制度,顺治十年(1653年)下诏恢复先农之祭及亲耕之礼,继之议定全套规制。雍正四年(1726年)曾颁旨全国省府州县厅设先农坛行耕籍礼,但各地祭祀的规模、等级远远不及京城。《雍正帝祭先农坛图》上、下两卷,呈现了当时的风俗。由此可以推论,齐齐哈尔先农坛约建筑于雍正时代,是黑龙江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举行春祭的地方。西清的《黑龙江外记》、英和的《卜魁纪略》均有记载。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据《龙沙纪略》记载,清代的黑龙江将军衙门在正月前后处于“放假”状态。“锁印后,一方之事,皆(灯官)所主。文书可达将军,揭示有‘官假法真’之语。细事扑罚惟意。出必鸣金,市声肃然,官以避道。开印之前夕,乃自匿去。”所谓锁印,也称封印,将军衙门按惯例于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内择期封印。期间,官员欢聚畅饮,以酬一年之劳。所谓开印时间,指的是次年正月二十二的前四日内。开印后灯官自行消失,各衙门正常办公。抓紧筹备二月二祭先农坛等事务。因此,祭祀先农是清代黑龙江每年官祭的第一个项目。

先农坛的最后一次官祭是宣统三年(1911年),祭拜活动是由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主持的,成为清代官祭的绝响。

据《齐齐哈尔市志稿•宗教志》记载,民国16年(1927年)建庙时,将原有先农坛并入该庙院内,并同时修缮,先农坛从此成为其一部分。当时,先农坛尚有“正殿三间,东火神庙一间,西大仙庙一间,东西配房各三间,东西斋座各一间,先农坛一处,供奉着先农。”据日本人武田裕记载,龙华寺“正殿的后方建有一碑,它标明了先农坛的地址。先农坛即为五谷丰登而建成的祭坛。据说祭坛是于乾隆年间筑造的,而今只在小丘上残留着以往的痕迹”。先农坛的纳入,证明此地为政府用地。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民国6年(1917),龙江县衙向黑龙江省通志局呈报的资料中有:“先农坛,在城东偏南一里许。大殿三楹,长三丈八尺,宽二丈三尺余,内俸先农炎帝、神农氏及先农厉山氏、先农后稷氏等神。东西配殿各一楹,长各一丈。前设坛地一方,系南向。又南大门一间,四面围墙,南北长三丈,东西宽十九丈”的记载,可以洞见先农坛的格局和模样。

在节日习俗方面,最特别、最热闹的是黑龙江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由此可知,灯官的活动近一个月时间,这一习俗延续到清末,历任黑龙江将军对这一习俗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天齐庙,龙华寺、先农坛距离我们似乎越来越遥远。想想当年,传统文化传播到卜奎是多么不容易,对于古迹遗存,我们是不是应该倍加珍惜?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天齐庙——齐齐哈尔宗教历史文化综述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