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高考在國人心中分量之重,不僅源於傳說中其能“改寫命運”之詭異性質,還有一大原因是:它是中國最大的一場婦女解放運動。

不遺餘力在高考那一刻玩起“玄學”的老母親們,用“旗開得勝”的方式書寫了人生最華麗的篇章。

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為了獲得充分的戰鬥準備,這些媽媽們所做的玄學準備可不光是穿上旗袍那麼簡單,高考前各大寺廟燒香祈福的,也已經為這一天打響了前戰。

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更有不少媽媽們,每天都在千方百計用玄學素養來包裝自己幾近崩潰的神經,神叨叨地迎接這場戰役,穿上了紅褲衩,帶上了金銀首飾,吃的都是“狀元食譜”,恨不得把自己當成一個貢品祭祀出去,以換取子女的高考勝利。

在近千萬高考生奔赴考場的那一刻,各位“高考老母”也進入了這場殊死戰役的高潮。高考一結束,大部分中國婦女人生“最大的戰役”也就畫上了句號,或是感嘆號,或是省略號……

但無論結局如何,沒到高考結束那一刻,中國婦女都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解放。

如果你家裡沒有一個高考生,你是絕對體會不到一個真理:neng一個孩子高考,比自己高考難多了!

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有多少中國婦女,是以“孩子考上大學”為教育目標的。

因為她們沒有什麼別的目標,不知道還能有什麼目標,於是就只能看這一項硬性指標了。考上大學,特別是考上好大學,就是教育的成功,沒考上就是失敗。

別信那些雞湯說什麼條條大路通羅馬了,在中國,沒有一個媽會認為考不上大學能通羅馬。考不上只能通羅店,羅家莊,羅布泊,畢竟大家從小就教育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去搬磚”……

高考就是多年來壓在我國大多數老母親心頭的一塊巨石。

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不誇張地說,這一場戰役至少打了12年,更厲害的媽媽們打了15年,最有遠見的媽媽,高達18年!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各種贏在起跑線上的早教,然後是各種琳琅滿目的提前教育,接著是各種費盡心血的擇校,還有各種一擲千金的補習,免不了各種千叮嚀萬囑咐的考證和考杯……

這些到底為的是什麼?

難道為的是五講四美,為的是助人為樂,為的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啊?

美其名曰:為的是開發智力,為的是多長見識,為的是能有競爭力,為的是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那開發了智力長了見識有了競爭力全面發展的目的又是什麼?就是為了輕鬆應對高考,考上最好的大學。

走進那些塞滿了小學生和中學生的奧數班和英語學校,看著坐在門口千篇一律愁眉苦臉的陪讀媽媽們,如果你問她:為什麼送孩子來學啊,她會說“為了人類的進步”嗎?她也不會說“因為孩子自己非要學”,更不會告訴你“純粹學著玩沒什麼用”……

大部分人選擇花錢花時間花力氣補習,目的只有一個:擇校。

擇校就是為了混上high level,混入high level的目標就是有更大勝算取得高考的成功(打算出國的和隨便讀點書繼承家業的除外)。

可以說,在這十幾年裡,陪讀老母們邁出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項重大決定,都是衝著一個目標去的:

為的是在解放日那一天揚眉吐氣,而不是慘淡謝幕。

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我表姐和表姐夫都是復旦畢業的,孩子才上高二,已經決定要考北大……(復旦大兄弟請見諒),這幾天他們對高考特別關注,還一個勁地給孩子灌輸:你看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啊,你現在再不抓緊,明年你能胸有成竹地考上北大嗎?

他們的兒子一路走來,路途之險峻可是有目共睹的,小學初中高中全都是尖子學校,進去的代價就是表姐每個週末兩天不休息到處陪讀,三年才出去旅遊一次,經常出現全家聚餐吃飯唯獨缺了他家兒子的場面,因為去上課了。每次說她把孩子逼得太緊,她會說“在班裡已經墊底了”,“我也沒辦法啊”……

是啊,兩個復旦高材生的兒子,萬一考不上北大,復旦也沒面子啊。

負責任地說:絕大部分中國婦女的畢生的最大目標和成就感就是把孩子培養到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之後的路就是一個成年子女的世界,她就不用怎麼管了,前面十幾年的繃緊狀態,在一朝得到抒放之後,會突然變得像獲得了重生,可惜年華已逝,已沒法再瘋再浪了。

但畢竟這是一件大喜事。解放後的婦女們,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此後無論多麼艱難困惑的經歷,應該都比不上陪孩子高考帶來的壓力。

自此之後,她們最喜聞樂見的事,可能就是看著還沒脫離苦海的中年婦女們奮力掙扎。

而她們自己已經完成了渡劫,獲得了全面解放,篤悠悠地邁入中老年名媛行列,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嚮往著買絲巾看花草樹木和跳廣場舞了吧,人生進入最令人羨慕的新板塊。

高考是中國最大的婦女解放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