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新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產品感

產品經理除了要能夠熟練使用工具、規範產品流程,更重要的是要有產品感覺,即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並能在大腦中形成產品流程和框架的能力,來看看小白該如何培養自己的產品感覺吧。

写给新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产品感

我們常常說學習活動總是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看學習視頻,閱讀專業類書籍能幫我們培養專業技能,讓我們能應付日常的執行性工作,但這些終究只是工具,對於一名產品經理的成長而言,思維才是關鍵。

因為無論工具使用的多麼熟練有多好、產品流程多麼的規範,但最根本的需求與靈感的迸發,還是需要產品感覺。

那麼,到底什麼是產品感覺?產品新人應該怎樣在日常的生活中培養產品感覺呢?

一、什麼是產品感覺?

我翻閱了很多的資料,尚未找到對產品經理產品感覺的確切定義,這裡引用網上看到的表明“產品感覺”不好的兩個案例。

第一:

Q:請你推薦幾款比較有意思的產品?

Q:有哪些產品的交互你覺得特別好?

A:支付寶的集五福就不錯呀。

Q:好在哪裡?

A:特別符合人性,比如這個AR就太牛了!簡直是未來!

第二:

Q:你有什麼特別感興趣的產品方向?

A:我非常喜歡短視頻類的APP,很多應用都很酷炫有趣,我差不多下載了市面上所有類似的應用,非常瞭解。

Q:那你評價一下musical.ly吧。

A:你說的這是啥?沒聽說過啊。

第一個問題:當問到支付寶的集五福好在哪裡時,A的回答重心是AR特別牛,說了一句符合人性,但其實並沒有做內在的剖析。

第二個問題:B表示了很喜歡短視頻類的APP,但卻沒有聽說過musical.ly,表明他對於他喜歡的領域產品瞭解並不深。

綜上所述:我心中的產品感覺是產品經理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並能在大腦中形成產品流程和框架的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產品感覺?

1.對萬物恆久的好奇心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早上手機鬧鐘響了,你迷迷糊糊的點擊中間的“再睡十分鐘”,十分鐘後,鬧鐘再次響起,你睡眼朦朧的看了一眼,然後把往左劃屏幕,關掉了鬧鐘。

你走到洗漱間,發現臉上又長了一顆痘,剛睡醒有點看不清,於是你掏出手機把快捷欄劃出點擊“手電筒”,光就出來了,幫你看到了你那顆呼之欲出的青春痘,之後你又點擊關掉了“手電筒”。

你穿好衣服,到了樓下。樓下就停著一輛共享單車,你掏出了手機,打開支付寶,掃碼,把手機放進荷包裡,騎著單車到了公交車站。

你不知道你想要的那一班公交什麼時候到,於是你打開了“智能公交”,終於車來了,你又打開了支付寶,點擊“公交卡”,出現了二維碼,你把它放在了公交掃碼處,然後你順暢又安全的到了公司。

這只是平凡人的一個通勤場景,但卻隱藏著至少5個產品細節,你有沒有留心去觀察和思考過呢?

我們常常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其實宣揚的是一種處處皆產品,事事皆可用產品思維剖析的概念。

所以,培養產品感覺的前提是你需要觀察生活,時時對萬物保持一顆好奇心。

我們是如今能夠在“Don’t make me think”生活的世界,是無數個產品經理經過很多年的摸索為我們打造出來的,其中許多的細節可以說值得我們為之讚歎。

如何去問為什麼呢?例如共享單車,你可以下面幾個角度去考慮:為什麼共享行業就是這樣的剛剛好在最近幾年蓬勃發展?為什麼共享單車的掃碼速度那麼快?摩拜和ofo產品有什麼差異?這些差異對他們各自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多問自己幾個這樣的為什麼,能夠幫你建立起你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深入考量產品細節的能力。

2.你要通過深入思考去分析產品的底層結構

這裡推薦 Jesse James Garrett的《用戶體驗要素》,他將產品分為了五個層面,自下而上分別是:

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

在最底層,完全不需要考慮產品最終的外觀,而只關心產品如何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最頂層,我們只關心產品所呈現出的最具體的細節。

隨著層面的上升,我們要做的決策就一點一點地變得具體,並涉及越來越精細的細節。

用這種方法去分析產品能夠幫助我們比較詳細的瞭解一款產品的方方面面。

另外常用的一些方法是:畫產品的流程圖或者產品結構圖,如果尚且不太熟練可以先去網上搜索學習,人人都是產品經理、36kr上有許多產品分析文章,裡面都會包含產品結構圖。

當學習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嘗試著自己去畫一些圖,分析一下產品的底層結構與用戶體驗的細節設計。即使剛開始比較稚嫩,但是慢慢就會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觀點。

以下為摩拜單車的業務流程圖和產品功能結構圖:

写给新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产品感
写给新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产品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3.去討論、去磨合、去覆盤,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和模式

在你分析產品功能和結構的過程中,光產出圖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對自己思維的訓練。

在畫圖與分析產品的過程中,問問自己:

  1. 它的優勢與劣勢是什麼?
  2. 如果你是其產品經理,你會如何改進?
  3. 它和競品相比,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
  4. 為什麼它能火起來,它能火多久?

這些回答會形成你自己對於一個產品的觀點和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你再去有針對性的看這個產品的前輩寫的產品分析報告,與自己的作對比同時與同行交流,最後對自己的分析過程進行復盤,逐漸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和模式。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他人的情感感知能力,與別人交流以及看一些邏輯方面的書籍都是不錯的培養方法。

當大家覺得日常生活中的產品已經剖析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去應用市場上找找感覺,選定一個自己的目標細分行業,然後時刻注意行業的發展趨勢,試用行業新產品。

堅持下去,必有所獲。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