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國人為什麼突然之間不愛生孩子了?

不愛說話的內向者

自從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7年中國的出生人口為1723萬,比上一年減少了63萬,下降了3.5%,這組數據不僅讓國內的媒體、公眾炸了鍋,香港同胞同樣是著急啊。

有媒體就報道,“港媒稱中國應鼓勵生育:直接發放補貼或給父母減稅”。

甚至連外國人都熱心地來建言獻策了英國《金融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外媒對中國出生人口減少進行了報道、分析和提建議。

確實,相對於以前,現在二胎放開了之後,貌似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人口井噴情況,反而是一些80後們,不著急生孩子,甚至有些不打算生孩子了。

就拿我身邊舉例,年過30卻沒有生育意願的女性,佔了相當一部分。

跟幾位未婚未孕的朋友交流,可以一窺他們的所思所想。

R先生,是我的工作合作伙伴,有女朋友,雙方都已買房,未婚。兩人打定主意要丁克,對父母的催婚和催生,都採用拖延戰術。R先生和女友想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他們有強烈的自我實現的願望,不管是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想盡力自己過好。

R先生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個小公司,整天忙得不亦樂乎。創業,加上他與女友雙方都要還房貸,經濟上壓力也不小。再加上平時想看個演出、會下朋友,創業初期,R先生一度自嘲靠花唄過日子,每月吃土。沒有心思更沒有意願生娃,也不指望生娃養老。

現實情況是,作為適齡的生娃主力的80、90後,其中一部分人恐怕對所謂的生娃引導政策,並不感興趣……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80、90一代的個性化色彩更濃,家庭關鍵漸弱,多樣化的生活方式也被接納,另一方面,不管有沒有生育意願,經濟條件都是生娃的重要考慮因素。

房價就不說了,多了都是淚,即便不買房,孩子教育費用也是一筆大開支,如果父母雙方都有工作,長輩也無法帶孩子,那麼請家政帶孩子的費用也不少。就算錢夠,沒人幫忙看孩子,請保姆也是非常費心費力的事兒。

總之一句話,生娃之後,父母自動變印鈔機,孩子就像碎鈔機,畢竟,隨隨便便散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父母,誰不想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呢。


槓桿遊戲

不敢苟同“經濟越發達生育率越低”這個觀點。人家經濟發達的背後還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就我個人觀察,至少在80後90後群體身上不是這樣的。

簡單來說,個人認為現在人們不願意生孩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條件不允許。

客觀地講,養活一個孩子並不難,難的是有質量地養活一個孩子。現在從懷上孩子到孩子出生再到孩子上幼兒園、上學、工作、結婚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

我分別找三個地方的例子作為代表:

1,我表弟兩口子都在北京,貸款買了房。雖然兩個人一月工資也在2萬左右,但目前只要了一個孩子。他坦言,再有一個恐怕真養不起。現在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一個月得5000塊,他還要還房貸。現在不說別的,也得開始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準備上大學的錢,準備給他結婚買房的錢。這要是再生一個,真的夠嗆。

2,我還有一個同學在我們當地發展,現在是一兒一女,他現在最頭疼的就是養兩個孩子壓力山大,每年光輔導費就得萬把塊錢。要是孩子有點頭疼腦熱,那就更要命了。在家庭支出裡面,兩個孩子的花銷佔大頭。幸好現在有父母幫襯,要是全靠他們自己養,生活水平會急劇下降。

3,還有就是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其實農村最講究多子多福,但現在已經開始轉變這種觀念了。他們養大一個孩子並不難,難就難在給孩子娶媳婦上。只是從城裡買一套房子就讓大多數農村人債臺高築,再加上高額的彩禮,一個孩子都壓的父母喘不過氣來。除了那些經濟條件可以的,現在一般農村人真的不敢多生了。

二,觀念的轉變。

現在很多80後90後早已到了為人父母的年紀卻選擇了不生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

與父輩不同的是,他們更崇尚過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作為傳宗接代需求的生孩子,已經不能擺在第一位了。很多人感覺讓自己過上有點質量的生活都挺難的,何苦再生個孩子跟著自己受罪還要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呢?

再加上現在“養兒防老”幾乎很難實現,畢竟目力所及之處,啃老族和不贍養老人的人並不鮮見。於是他們心中達成了共識:與其賭博一樣生個孩子來養老,還不如過好現在。

其實很多人也曾這樣感慨:要是我像某某某一樣有錢了,再生個孩子,那樣最起碼能對得起孩子。

三,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擔憂。

現在的人們都在忙著低頭努力賺錢,為的就是自己能夠生存下去,能夠有錢看病,能夠有能力給父母看病,能夠過上有尊嚴和比較體面的生活。其實很多人都充滿了焦慮,他們的心靜不下來,即便是拼盡全力才混到了中產,一場大病恐怕又會把你打回原形。而那些本就生活困難的人,一旦生病就得眾籌就得在網上通過曝光自己的慘劇來獲得同情和幫助,要麼就是認命等死。再加上那令人談之色變的高房價……如果自己生活的都很費勁,誰還有心思再讓孩子來經歷這麼一遭啊。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而不是生存。退一步講,如果是有保障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選擇生孩子的人可能會增多吧。


夜雨如書

中國的生育率確實很低,根據2017年的數據估算,中國生育率在1.2左右,韓國為1.27,日本則為1.3左右,就連少子化老齡化極為嚴重的日本情況也比中國好。

但是我們中國人向來受儒家文化影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文化上講,我們是一個講求多子多福,喜歡生孩子的民族,理應不受此困擾,在歷史上,我們也是個繁衍能力出眾的民族,無論是戰亂還是和平,中國都未像現在這樣不願生孩子。那麼,今日中國生育率還如此之低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生育率與經濟發達程度成反比:經濟越發達,生育率越低,不生育與經濟壓力大無關

很多人說中國生育率低跟生活成本太高有關,但實際上這完全站不住腳,因為統計數據顯示,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生育率越低,反倒是尼日利亞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國家,生育率最高。越窮越生才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真理。

(世界生育率統計,最窮的非洲生育率最高,經濟最發達的歐洲日本很低)


在考慮中國的具體情況前,我們先要知道,生育率降低並非中國獨有的問題,幾乎所有的較發達經濟體生育率都不高。

除了日韓,歐美也沒好到哪裡去。

2016年的數據顯示,整個歐洲的平均生育率為1.6,其中生育率最高的是法國,為1.92,也沒有達到正常的世代更替率,而且現在歐洲國家往往對移民敞開大門,像法國的生育率就主要是穆斯林人口貢獻的,本土白人生育率一直低迷。美國比歐洲好一些,生育率也僅是1.8,也沒有達到正常水平。

除了這些發達國家,一些準發達國家生育率也不咋地,就拿人均gdp和中國相近的土耳其來說(土耳其人均10400美元,中國9000美元),其2017年的生育率為1.8,沿海生育率不足1.6,也沒達到正常水平。

如果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中國的各省,也驗證了這個規律,在統計局2016年的數據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生育率竟然只有0.7左右,一些富裕的省份,如江蘇,也不過1.173,但是諸如寧夏、河南、貴州等較為貧窮省份,生育率都在2以上,中國自己,也驗證了經濟越發達,生的越少,越窮越生這一結論。


(中國各省份生育率統計,經濟越發達,生育率越低)

從統計數據中,我們能清晰看到中國生育率的問題,北上廣等發達地區生育率低到髮指,甚至遠遠低於歐美的中心城市,而即使是落後省份,生育率也沒有高過正常世代更替多少,即使放開二胎,依然沒有效果。

另外50年前,中國人過得遠不如現在,吃不飽,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5平方米,遠低於今天的40平方米,卻一家四五個,可見,那些說因住不起房,看不起病而生育率低的說法,完全沒有事實根據。

所謂的養不起不是真的養不起,而是標準提高了,過去是養活不餓死就好,現在則要富養養好,還要接受高等教育,標準的提高超過了經濟水平的提高,從而讓父母倍感壓力。


二、社會福利與養兒防老觀念的褪色,生育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前面提到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生育率越低,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養兒防老這一封建社會延續幾千年的功能已經消失。在中世紀,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生養子女有兩個目的,一是宗教含義,認為死後還需要人燒紙打掃陵墓,這樣才能在陰間過的幸福。二就是期望子女能在自己年老時贍養自己。在中世紀,如果沒有子女,老人到了晚年將會十分悽慘。

如今在歐洲國家,養育子女更多是為了體會親情,那種赤裸裸的利益訴求已經少了許多,而沒有利益的訴求,養孩子就成了情懷,這樣生育率必然會降低。

而在那些幾乎沒有福利和養老院的國家,如非洲,生育率則高的嚇人,平均4—5%左右。

三、女性自主意識的提高,使得婚育年齡大幅推遲,世代減少,進而生育率降低

另一個原因就是女性自主意識的提高,如今女性參與工作,為經濟做出了貢獻,同時因為經濟地位的提高,女性的權利意識也開始提高,女性開始在財產上對男性有較高要求,要房要車,另一方面,女性在情感上也變得更為挑剔,尤其是年輕人,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就能造成分手,沒有人願意在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將就過活。而女性的高工作參與率也使得他們不願犧牲職業生涯來撫養孩子,因此,更不願多生。

這帶來一個後果,就是男女的婚育年齡大幅推遲。

(女性權益的崛起也是原因之一)


女性,因為對財產和情感都有極高要求,因此找到合適的伴侶比過去人要難很多,另一方面,男性在年輕時無力滿足女性的物質要求,也不得不推遲婚姻,如今,在江蘇,平均的婚姻年齡是30歲,而生育孩子可能要在32歲。在北京上海,可能會更嚴重。

這樣我們可以做一道簡單的計算,以前的中國人18歲結婚,20歲有孩子,100年就有5代人,現在32歲生孩子,100年才有3代人,100年裡足足少了兩代人口,這樣一比,少子化就是必然的,相比於一家生的少,這種世代級的銳減才是可怕的。
而對於女性來講,女權加上社會偏見的結果就是,過了30歲就很難再嫁,因此又多了一批剩女,而高質量女性又不會自降身份嫁給比自己低的男性,因此又多了剩男剩女兩個巨大的人群,進一步降低婚育人口和生育率。

如果我們把女權作為一個變量,就會發現,那些幾乎沒有女權的地方,如中東、印度和非洲,生育率十分高,而那些女權較大的地方,生育率平均就較低,因此,女權也和生育率成一定反比關係。

四、攀比與面子,想讓孩子過的比自己更好,導致一家主動只生一胎,最多不會超過二胎。

前兩個原因可以說是經濟較發達國家共有的,但第三個原因就是中國獨有的了。

中國人一直有一種心理,那就是孩子也有給自己光宗耀祖爭面子的作用,因此,他們會傾盡全力培養孩子,使得他有最大的可能進入上流階層,從而讓父母獲得榮耀和地位。這從中國家長如此熱衷於考試和補習就可以看出,在美國,也是華裔最重視子女教育。

但要想讓子女的階層比自己高,就需要在他們身上投下鉅額的教育資源,對於富人來講,給3、4個孩子提供不是難事,但對於中產階層來講,1個就已經很吃力了。

對於中產階層來講,生的孩子越多,能在一個孩子身上投下的資源就越少,就越不可能實現階層晉升,因此,對於他們來講,他們反而會主動傾向於要一胎,二胎已是他們能承受的極限。這也就是為什麼放開二胎沒有起到效果的原因,因為中產階層的財產只夠一個孩子通過教育實現階層晉升。

對於以前的國人來講,很多還很窮,靠教育進行階層晉升幾乎毫無可能,既然如此,還不如多生幾個撞大運,萬一有出人頭地的呢,而且過去與農業為主,多生幾個至少可以幹農活,現在可沒有這個作用。

由於現在中國人變富了,有能力在教育上下血本,因此他們就拋棄了多生撞大運的選擇,而改由生一個傾盡資源培養這種可預期的策略。

總的來說,我國生育率低既有經濟較發達地區的通病,也有自己特殊的原因,幾大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今日的生日率極度低迷。也許今後的人工智能發達後會緩解這個問題。


埃爾文的理想鄉

中國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國人變得不愛生孩子,不是“突然之間”的事情。這是經濟發展的結果。這個特性也並非中國人所獨有。事實上,幾乎所有國家在伴隨著經濟發展,尤其城市化過程中,都出現了生育率的顯著下降。當今高城市化率的國家,它的人口出生率水平無不呈現出極低水平。

從世界經驗看,大型城市沒有增長人口的能力,它反而消耗人口,靠源源不斷的外來人口才能維持城市膨脹。北京、上海、香港是這樣,首爾、東京、紐約也呈現出這樣的特徵。以高生育率著稱的伊斯蘭世界,德黑蘭的生育率也在持續降低。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一旦啟動城市化,必定伴隨人口出生率迅猛下降。可以說,城市化是最有效的避孕藥。

為什麼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會拉低人口出生率呢?觀察實際生活,就不難理解。

城市化是人類工作的精細化,分工化。金錢收入是最主要的競爭形式。當人大部分精力都奉獻給工作和賺錢,生育這件本該重要的事情,就被擺到次要地位。每個人都以此生創造的金錢財富衡量人生價值,至於生兒育女,倒不太重要。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傳統社會都會多生孩子,現代城市人則避免生孩子。大城市的生育年齡總體偏遲,這拉低了生育率。

在貧困的農村,家庭新添一個人口的養育成本,無法增添一雙碗筷,一些糧食,這些成本其實很低;絕大多數兒童長到十幾歲就參與工作自給養,負擔養老,農村養育孩子的收益成本比是很高的。這一點在城市完全相反。出於對孩子的責任心,人人平等的觀念影響,絕大多數城市人都無法接受農村式的“低水平養育”方式。在城市裡養孩子,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成本奇高,父母從孩子身上的獲得,其實很少。時間和金錢有限,教育昂貴,城市白領階層能常傾向精養模式——把幾乎所有資源傾注在一兩個孩子身上,這也造成養育的成本過高。現代社會,養兒防老已是被廣泛批評的、政治不正確的觀念。

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現代人的投入成本高,預期收益低,自然而然地,就會傾向於少生。從根本上說,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受衝動支配的動物,而是受自己利益驅使的理性人。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各項政府福利也在健全,人們不僅無需擔心老來飢餓的威脅,甚至體面養老也納入期待。大城市女性大多經濟獨立,不願過早受到婚姻和生育束縛。單身、丁克、剩女文化流行,都在拉低生育率。大城市生育率偏低,這在全世界是普遍現象。如果一個國家絕大多數人口都陷入到大城市這個陷阱,會不會帶來嚴重的老齡化危機。有此,有學者以此為由積極呼籲反對大城市,好保持人口自然增長。


菁城子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生孩子,那我也想問為什麼我們要生孩子?


現在說起生孩子,就好像這是我們人類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義務一樣。難道就因為很多人都生,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生嗎?那如果有一天發生世界大災難,很多人都死了,其他的倖存者是不是也應該主動去死呢?



有人說不生孩子的人生不完整。什麼叫人生完整,難道我們應該把那些沒做過的事情都做一遍才叫人生完整嗎?這樣說我們是不是還應該各種體驗人生,這樣的人生才完整?


有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叫孝,難道只要生個孩子,就是孝順嗎?我覺得只要內心尊重父母,愛護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陪陪他們,讓他們開開心心渡過下半輩子就是孝順。

而不是讓他們照顧你半輩子,還要讓他們再照顧你孩子半輩子。即使有些父母逼著你要孩子,也要記住我們是作為有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物,我們可以選擇過怎樣的人生,而不是過父母想讓你過的人生。何況逼迫也只是一時,他們也是怕你年輕沒想好,老了後悔,想讓你開心快樂。當後來他們意識到你的選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他們看到你以後生活的幸福快樂時,也就欣然接受了。


有人說不要孩子的人就是自私。我不否認這一觀點,可人類的本性就是自私,如果不自私人類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水平。而且那些要孩子的人又何嘗不自私,你們有問過自己的孩子願意生下來嗎,就自作主張替他們做了決定,我想如果可以選擇很多孩子是願意出生在"馬雲爸爸"家裡,而不願意出生在我們這些底層家庭中的。


有人說"養兒防老"啊。那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現在各種保險那麼健全,還用擔心養老的事情?而且即使不要保險把你養孩子花的錢存起來也不愁養老了。再說你養孩子為了養老真的合適嗎,你把孩子當成什麼,一種投資產品?何況有了孩子你老了以後也不一定管你。

有人說沒有孩子人生沒意思。那我只能說你有了孩子人生也沒意思。自己的愛好廣泛,有理想,有追求,人生自然有意思。你把有沒有意思放在孩子身上,難道他的出生是為了供你娛樂的?

有人說如果每一個人都不要孩子,人類就滅絕了。你說的沒錯,我都不知道該誇你偉大呢還是罵你聖母呢。你以為你是誰,你能控制所有人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們都不去生?這個狀況是不可能發生的,你不生自然會有人生,而且這些人還很多。即使所有人真的都不生了,那也和我無關,人類是否滅絕這種問題還輪不到我這種小人物考慮,我可不是救世主。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不管你怎麼做,都會有很多人不滿意,反駁你,對於這種情況不用在意,臉皮厚一點,只要自己過得好,幹嘛去在意其他人怎麼看你。我們是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別人怎麼看而活。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出現一種社會現象就說明這樣做利大於弊。為什麼很多人不要孩子,不想大概有以下幾點:


1.養不起。現在想養一個孩子成本太高,小時候的奶粉費,玩具費,早教費,學習各種才藝的費用,上幼兒園的費用,請保姆照顧他的費用,上小學中學大學的費用,給他結婚的費用,給他買房的費用,更別說學區房之類的附加費用了。我們得把自己家庭積蓄的一多半全部用在孩子身上,這些錢明明是用來提升自己生活品質,實現自己理想的。


2.大量時間,精力的投入。如果有了孩子,我們需要把原本屬於自己可以用來讀書,健身,旅遊,提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他身上,這對於很多喜歡自由,有理想,想過品質生活的人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3.失去轉職,創業的勇氣。有了孩子,就有了負擔,不能再毫無顧忌的放手一搏了,害怕資金斷收使自己面對各種收費時面臨的窘境。


4.麻煩。孩子剛出生時,對於喜歡安靜獨處的人來說是一種折磨,每天都得在他的哭泣吵鬧中心煩意亂,餵奶把尿。年幼時擔心他的健康狀況,擔心汙染的環境對他的不利影響,擔心他被小夥伴欺負。長大後擔心他的學習狀況,擔心他的的心理壓力,擔心他在應試教育下喪失的創造力。成年後擔心他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能否找到合適的配偶,能否接受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也打不破階級壁壘帶來的失落感。我甚至擔心如果他出現意外先我而去我該如何面對成為失獨老人後的生活。



5.無趣。擔心有了孩子,我和妻子的二人世界是否會沒有之前那麼和諧。有了孩子,妻子是否會身材走型,不注重打扮。有了孩子,一旦我和妻子感情破裂,是否也會為了孩子而繼續維持早已名存實亡的家庭。所以作為一個不太喜歡小孩子,喜歡安靜自由,想過品質生活的人,面對那麼多可能出現的糟糕狀況,又從中感受不到任何好處的人,我為什麼要孩子?

進一步

沒必要找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真實原因就一個:生多了養不起!

我們可以算一筆賬,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1、出生前各種檢查和營養費用。1 萬元不多吧。

3、幼兒時期奶粉錢。奶粉尿布加營養品,一年2萬不多吧,三年就是6萬元。

4、幼兒園費用。上了幼兒園,吃飯、學費、贊助費,一年2萬元,三年又是6萬元。

5、小初高花銷。吃飯、衣服、輔導班雜七雜八加在一起一年最少2.5萬吧,小、初、高12年就是30萬元。

6、大學花費。學費、吃飯、路費加上買衣服、 談戀愛,四年下來最少10萬吧.

7、找工作花費。想找個好工作,不花錢行嗎,估算5萬有點太摳門吧。

8、買房子。上班以後馬上結婚,買個房子再加上裝修最少100萬吧。

9、結婚。置辦傢俱、彩禮、請客,最少也得20萬吧。

10、代步工具。孩子上班得買輛車吧,保守點,就算10萬吧。

以上費用,還沒算孩子小的時候有個小病小災的打針吃藥住院開銷,就這已經189萬元了!再加上生病、旅遊以及其他額外支出,養一個孩子最少需要200萬元!

再算算你們兩口子的收入,就按普通家庭算,家庭年收入10萬元,不吃不喝20年才夠養活一個孩子!可是,你還得贍養父母,還有必要的人情往來,還要留點錢養老。這麼一算下來,天天就著蘿蔔纓子啃饅頭,養一個孩子都快要了老命了,還想生二胎?你拿什麼養?難道讓孩子喝西北風長大嗎?



管理那點事

算一筆賬,生娃懷孕到出生各種檢查2-3萬過去了,好吧你有社保,打個對摺,小一萬跑不掉吧。娃出來了到3歲上幼兒園之前,奶粉尿布吃喝拉撒睡,一年下來保守估計2.4萬/年(真的挺省的了),3年 2.4萬X3=7.2萬;幼兒園,目前我家娃上的普通的 2000/月全包;一學年 2萬,2萬X3=6萬學費;生活費買買日用品,日常買菜做飯什麼的1300/月,一年就1.5-1.6萬左右;校內外的興趣班 8000/年左右;偶爾生個小病看看醫生,一年最少也得2000-3000,這只是學前的剛性支出,什麼旅遊娛樂保險之類的統統沒有算在裡面喲。當家長的特別是媽媽因為生育和照顧孩子導致的精力崩潰、職業上升中斷之類的損失也沒有算進去啊! 光是學前的幾年我們來看看1個孩子至少需要多少的支出 1+7.2+6+1.5+0.8+0.2=17.3萬,這些僅僅是小學之前的剛性支出,孩子不得不花的錢而已!那小學以後的費用呢?長大了,工作了,結婚了,生孩子了 做爸媽的還管不管,幫不幫忙?最少也要熬到娃成年吧,財力,精力、智力、情商、人脈缺一不可,請問你還敢輕易要二胎嗎?反正我是沒這個本事了


唔打得都嚇得

自己小的時候,也就是剛一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在坊間流行一句話,割肚引產(結紮絕育手術)催糧要款(收農業稅、特產稅、提留款、交公糧)!那些育齡婦女聽見做絕育手術,東躲西藏,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嚇得魂飛魄散!

後來計劃生育成了一項基本國策,自己在鄉鎮上班那幾年,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等是一票否決!鄉鎮幹部天天下鄉搞摸排!這時有一個黃宏和宋丹丹主演的小品叫《超生游擊隊》那些農村人受傳統封建思想影響,生不下小子絕不收兵!

轉眼間,二胎(準確地講應該叫二孩)政策放開,扯開嗓子讓人們生,可人們就是不生!為什麼?生孩子的成本太高了!生不起也養不起,從孩子出生到孩子大學畢業,從大學畢業到成家立業,期間有多長的路要走?這路又需要用多少血汗錢去鋪就?這都是問題!

不是我們的政策不好,關鍵是配套政策的出臺和完善相對滯後!要扭轉這個從不要到放開,從放開到鼓勵的被動局面,個人認為政府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去年網上有人傳言要出臺二胎獎勵政策?如何獎勵?怎樣獎勵?獎勵多少?這都是問題!國家會算賬,老百姓也會算賬,當生育成本養育成本遠遠高於養老成本和生存成本的時候,人們寧願放棄!

這個問題還需專家們坐下來慢慢研究!我們期待有朝一日有更好的鼓勵政策出臺!期待中……


冀之筆

我三十歲的時候要了一個男孩,剛讀高三。

四十歲的時候想一想,MD別老實,還生一個吧,又是一個帶把的,罰了一萬塊,聽說還沒有罰完,但是我不願意交了,可惜後來吃虧了,剛讀一年級。

現在咱們算一算這兩小傢伙一年花掉多少錢,大的學費不貴三四千,伙食費幾百元一個月,各種其他開銷幾百元一個月,大概一年花個兩萬多吧,很節約了吧。小的那個,我們不符合條件,讀私立學位,六千八學費(實驗班一萬二),中午吃飯一千八,午睡一千二床位,我想,看起來一年不花個兩三萬多是不可能的。

現在問題來了,就算給父母一毛不拔,就算孩子健康一分不出,就算自己用辣椒醬拌飯,就算不供房,就算自己健康不花錢,就算親戚有事一分錢不幫襯,假如是一萬月薪,單單孩子學習支出就要花五六萬以上,在一線城市光房租就是三四千的地方,大家去算算,一年到頭還有回家的路費嗎?

哈哈,養個孩子不容易,不像我們讀書的時候了。要是我沒看錯,很快了就有一股力量會想盡辦法讓孩子讀私立學位的,未來讀書更貴,更加養不起孩子了。

所以,個人建議,收入不超過二十萬一年,最好生一個好了,男女都一樣。


老龔說勢

為什麼不愛生孩子,我來告訴你

第一,結不起婚

第二,生不起

第三,養不起

第四,幼兒園進不起

第五,讀書讀不起

第六,找工作找不著

第七,要成家房子買不起

第八,要是病了看病看不起

第九,食品有毒還買不起

第十,就是死了以死不起於是都不愛生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