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詩評:於大觀園一小時速評詩作十五首

《灰二月》

今日詩評:於大觀園一小時速評詩作十五首

春天的先知,頭頂

聖光的種子。

季風懷揣充沛的雨水。

候鳥貼緊天空。

沿途收集神靈的祝福。

不能再深了。黑頸鶴

喉嚨裡的綠色。

農人下鋤的日子。

我身體裡,幸福

與悲傷,晝夜的鳴叫。

從地獄趕來的,不都是

魔鬼。

日瓦戈醫生,

揮著汗

為騎手縫合酒紅的下午,

三點五十的虛驚。

紅髮少年,切著鼓點,

英文說唱——

《這就是中國》。

被束的人質,兀自唸叨。

中年男人的肩頭,

疼痛咬出的齒痕,應該淺了?

多麼美好,無動機的

姿勢。多麼虛幻。

夜幕下的浮城,看鋤頭

獲罪。

冷灌進領口,歸來的

親人,扯了扯風衣

裹緊自己,和異地的灰二月。

左秦評:

這詩讓我想起王家新的《帕斯捷爾納克》,在神韻上就高。而且語言,比較成熟。一般來說,如若要將詩寫長,就必須得把門打開,把路鋪平,讓讀者能讀進去。這詩不是以人物、時間等為中心,但隨著作者的視角深入,我們能看到這個“二月”究竟是怎樣的二月。只是,這詩的結尾,太輕,太平,太軟,太淺。我倒覺得,可以智性結尾,或者意境結尾。只是,必須得有重量。

胎記

故鄉的楊樹上

已是空巢

唯有那隻眼睛,默視

你刻下的名字

疤痕,暗下來

像胎記

等風來相認

左秦評

跟人有關的意象,都被我歸於肢體意象。我將意象分為現代社會意象,古典自然意象,肢體意象,抽象學科意象。我的肢體寫作就是以肢體意象為主的寫作。周倫佑曾提出紅色寫作,反對閒適的白色寫作。閒適,是中國文人的習性。這習性是詩歌現代性的敵人。這詩以“胎記”作為書寫對象,就已進入現代詩中。只是,詩文本還是以古典自然意象為主,而且“等風來相認”,這種美文式句子,是詩歌毒藥,需要戒除。

墓碑

——野草生

月光落在一塊塊墓碑上

夜裡散發著

白日沒有的淡淡青光

就像是白日裡

上屋下屋的鄰居們

帶著椅子一排排地

坐在門口

曬太陽

它們此刻正悠閒地

曬月亮

左秦評

非非主義的主張中就有“反對二元對立”。其實,不僅是價值詞,所有意象都是。比如說,一首詩寫了月亮,就不必寫太陽。為何呢?詩,寫的終究是一個場。一個場裡有太陽就不應該有月亮。除非,是兩個場,而且兩個場打通了。那麼,場之打通就成了寫詩的必要。野草生這首,出現了月亮後又出現了太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寫意境的詩比不了寫狀態的詩。其實狀態,即人之意境也。這裡寫出了“坐在門口”的狀態,是詩作出彩的地方。

我走進人群

——左秦

我走進人群,是我曾經熟悉的

人群。我往裡面擠,

越擠離他們越遠。最後,

我仇視人群,在人群裡大喊大叫,

在人群裡胡言亂語,在人群裡

耍雜技扮小丑,有人覺得有趣,

圍成一個圈,圈越來越大,

我在一個空曠的圈子裡表演。

左秦評:

很多人都會想,寫詩之前要不要預設主題呢?我倒覺得,要。主題先於畫面。我就本著這種理念,寫了大量的主題詩。比如說這首《我走進人群》。寫詩,需不需要鋪墊、背景呢?我倒覺得,並不需要。詩,是聚焦之文本。我之聚焦自己之生存處境,至於其餘的,我無需考慮。口語、意象,是不是對立的呢?我覺得不是。口語,使詩鮮活,意象,使詩凝鍊。口語意象齊出,方能獨特、深度。我這詩的核心意象即“圈子”。意象不能憑空出現。莫名其妙的A是B,是于堅所反對的。所謂的好詩句,乃能完美嵌合文本之詩句也。

後來

——藍雪

我把自己靜謐成一汪清澈的藍

把那些放不下的過往全浸泡其中

任時間稀釋,瓦解

此後所有的遇見

都將是一種藍沁入另一種藍

即使風掀起再大的浪

即使雪一場接一場的白

即使面對一朵又一朵

花開花落

我都藍藍的沉靜著

左秦評

藍雪的名字就是一首好詩。藍,純淨也,雪,純淨也。兩種不一樣的純淨,嵌合在一起,就產生了張力:純淨的張力。對詩來說,同樣如此。詩,要寫得張力。有張力了,才能考慮獨特。獨特,從何而來。要麼通感,要麼擬人,要麼異質混成,要麼警句、玄學句……藍雪這詩之好句,即來自玄學句。這是玄學詩的標配。但,這詩裡有一些詞語影響了詩的整體氛圍,比如說“過往”“遇見”等。

《樹》

——未來

自從看到那隻鳥飛走

在這個院子裡

才知道

還有一棵光禿禿的樹

已經枯死

或者在等待春天

總有一天,它會被搬走,然後種上新的

我希望

是一棵白玉蘭。

左秦評

未來,是我認為的天賦詩人。寫得多寫得好,還時有新意。最主要的是未來的“心眼”開了。能看得更深。但,不管多深,最終都得落實文本。不管多深,都是被別人寫過了的。寫什麼,不是詩人的第一考慮,怎麼寫,才是首選。未來學詩,比較雜。比如這詩,寫出了廢話詩的意味,又有周亞平語言詩的感覺。但,這詩絕非未來很好的詩。畢竟,這種意味,被寫得有點多,沒有深入到骨子裡。

佛光

——採風

黑暗中,一些遼闊

撩起裙裾的白

輕輕在人間走動

路燈下。足音和自己交談

一場雨披在肩上

自上而下的水,穿過縫隙

抵達、滲透每一層肌膚

直至靈魂皺裂的部分

慢慢地鮮活

此刻,每一根枝條

每一片葉子對著天空膜拜

遠處的鐘聲送來

一句佛語

似乎在,撫摸一截雨的行蹤

夜氣覆蓋她

同時也遮住我

左秦評

這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禪詩。我對禪詩的評價很低。因為禪詩,本質意義上就是空靈意境詩。空靈,無人之在場,往往玄虛。而且還無玄學詩給人的比喻上的新奇,語言上的奇美。……這詩,有很多好句可以細細品讀。只是,詩人寫詩時,理應是理性的。學詩尤其要理性。學詩時,要對各種意象、技法、詩句、主題進行鑽研。要知道,和諧、秩序,是第一位的。唯有鑽研,方能寫出真正有匠心的詩。這詩,如果能注意注意內在秩序,會很出色。而且,有些語言太直接,不能銜接你之精心詩句之鋪墊也。

黑色搖滾

——穿心而過的河

1

一月,黑烏鴉站在黎明

嗚嗚地唱著黑色的歌

雪地,白茫茫

被一片黑羽

燃燒

一些流進土地裡的血水

抱緊一枚種子

孕育出萬紫千紅

承接這黑精靈的搖滾

2

修剪過的窗

多餘的枝椏插在月色裡

黑烏鴉壘窩

眼睛盯著風向

有時扇動翅膀

向更黑的黑夜而去

黎明來臨

又蹲在枝頭

唱著黑色的搖滾

天空逐漸被燒成瓦藍的湖

幾尾魚

搖擺著身子

扎進深深的日子

3

餘生

是多麼可憐的詞語

更像瓶子裡的水

黑烏鴉日日頌著

渴了

就銜來石子

那來自世間的不被在意的石子

成為餘生

可貴的墊腳石

滋潤

喉嚨裡原始的詞語

左秦評

極簡主義,在日本設計界風行。可以說,詩,就是各文體中之極簡。詩,是寫出來的,更是砍出來的。在詩上面設計迷障的,不高明也不道德。簡單明瞭、一針見血,是上品。在這詩裡,有各種顏色、各種意象。我倒覺得,如若跟主旨無關,一切顏色都可去除,而且烏鴉本是黑的,無需“黑烏鴉”。在語言上進行精簡特別重要。詩之結尾,落實在“喉嚨”處,給詩增彩。可是,詩,只要一處薄弱,滿盤皆輸。

玉蘭花開

——採風

在春天的清晨

她搖著頭,人間很遠

藍天很近

鄉村的雨水很充沛

花瓣兒淋溼了

我俯身、彎腰撿起

一隻只白蝴蝶

溫熱掌心

在故鄉的小城

她用一季的時間來怒放

春風裡,我捋下一縷白髮

攆走了黑暗

我用一生的時間

領悟玉蘭花開

寫於2017.3.23

左秦評

這詩很精彩。沒有一處阻隔的,沒有一處有迷障。直指詩核。但,我覺得,現在很多詩人對意象研究太少。要麼用得太亂,要麼用得太寡淡。四種意象,完全可以平衡分配。古典意象,在詩歌中佔的分量太多,會稀釋詩歌的現代性。而且,一立方體鐵和一立方體棉花的重量是不一樣的。多寫鐵,少寫棉花,至關重要。

末日體驗

——岡居木

18路公交車站點

只有我一個人在等車

茫茫霧霾中

我彷彿站在一個孤島上

車遲遲不來

一隻小鳥衝破大霧

悄然落到我身邊

並不停地點頭

像是和我在打招呼

我蹲下來慢慢靠近

它並沒有飛走

看上去很友好的樣子

剛才還有些孤獨的我

頓覺一股溫暖

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摘下口罩

給小鳥戴上

2017/1/6

左秦:

霧霾詩,可以稱為一個詩種。但,很多人吸著霧霾卻在他之詩裡只能看到晴朗天。岡居木這首霧霾詩,從生活中來,沒有玄虛,很實在。實在,就意味著要放棄古典意境和玄學修辭。那麼,怎樣構成一首詩呢?角度!典型!抓住一個角度寫一個典型。很多好的口語詩就是如此。這詩之典型意象即“口罩”。從我到鳥,從我出發到鳥結束。口罩即連接物。……而且,這種來自生活中的奇特,比幻想出來的奇特,給人的感覺更加深刻。

自閉

——野草生

透過門上的貓眼

謹慎地向外看

外面的世界是

扭曲的,狹隘的

這讓我更不願意

把門打開

左秦評

詩歌的深度,有很多種。我在寫詩中,就將其細分了一下。比如修辭深度、情感深度、時空深度、社會深度、歷史深度、心理深度、肢體深度等。一個深度,就是一個主題、寫法。這詩寫的是“自閉”,寫出了心理深度。心理深度,是用意象堆砌寫不出來的。寫自閉症,從自閉症患者出發,這就是策略上的勝利。而且,從貓眼窺伺,寫得特別細膩,讓人有感觸。寫詩即寫人,人是詩的主體。王國維說無我、有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很荒謬,或者說,不符合現代詩的本質。現代詩,應當是寫現代人和現代社會的詩。

《兩兄弟》

——未來

那時他五十來歲

兄弟倆開家小賣部

弟弟輕度弱智

天氣好時

他會在門口曬太陽

捧杯茶

問他在幹嘛

總是笑眯眯說等死

後來他真死了

小賣部還開著

缺貨時

弟弟會去山下補貨

沒事了

像他哥哥一樣

捧杯茶

在門口曬太陽

左秦評

我曾點評時說,異常的就是詩意。讀詩,讀的就是異常。太過於一本正經,太過於正常,不需要用詩寫。瘋子、自閉症、抑鬱症、傻子、流浪漢等等,最容易出好詩,因為他們本身就有異常。只要你將這異常寫出來了,就是好詩。哪怕只是寫出表面。詩的張力,還來自對比。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對比雙方的距離。正常人和異常人對比,能將異常放大。

變形記

——李勳陽

清晨下班 路過農貿市場的時候

她走進去

挑了一隻母雞 回到出租房 將它

燉進鍋裡 一覺睡去 等醒來 路燈也醒了 鍋裡的雞肉燉得剛好 盛了一碗吃下

就可以上班去了 大部分人們

把她

稱為它

左秦評

李鄖陽這詩所寫之主體也是“異常人”,即妓女。這是典型的從主題出發的詩。先預設主題,然後安排主體。然後從主體“妓”諧音出“雞”。然後偷樑換柱,將主體換為“雞”,即有“殺雞”之殘酷也。有殘酷,詩就成了一半。而且其詩的形式上很先鋒,長短句交錯。

春分.雨後

——採風

春分,那些暗示春天的事物

在青草上摺疊花朵

紙鳶,扯下一片白雲

夜風吹開清涼的雨滴

一塊石頭坐在河邊

一尾魚在水裡遊

在黑暗的地方

一支桃花飽含深情

葉子新鮮地辨認自己的脈絡

每一寸肌膚都透亮

每朵花剛好洗淨塵世的身子

準備入眠

那一閃而過的水痕啊

撫摸過花瓣

又撫摸我身體的每一部份

這個雨後

風微微地顫抖

草坪上,落滿了星星

左秦評

想起了顧城。兒童視角、低視角,蒙太奇,輕意象。可是,顧城寫詩有眾多武器。採風這首,就有點兒不足的。我倒覺得,採風可以多在技法上入手。有人鄙夷技法,但,沒技法的詩是不存在的。必須得先學會耕地,才能種出豐富的糧食。在意象的採用上,不要太唯美,完全可以粗糙一點、下半身一點、日常一點、“垃圾”一點。在詩的入手上,完全可以從人出發。而且,先想好要寫什麼再動筆,這樣詩會更有秩序。

摁住陽光

——阿銃

父親坐在陽臺上

那兒很久沒打掃

盡是灰燼

他坐的輪椅邊

有一堆痰

下午4點多鐘

有一片陽光

灑在陽臺的欄沿上

父親用手去摁

他想摁住

陽光

左秦評

詩不要太唯美。唯美如同玻璃,上面沒有塵土,就會沒有人氣。我覺得,在詩裡,死氣、仙氣、妖氣太多,而人氣太少。這首《摁住陽光》的出彩處就是把“痰”寫進了詩裡。詩,要有力,要活用動詞。能將動詞當做修辭中心寫詩的,唯有軒轅軾軻也。這詩之第二齣彩處就是“摁住”。一個“摁”字,漂浮就落在了地上。只是,這詩太淺了,詩題太俗了。

今日詩評:於大觀園一小時速評詩作十五首

左秦:詩人、詩評人,22歲,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在校學生。開始創作、發表作品兩年;崇尚肢體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