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登基,在位期間國力達到鼎盛,晚年卻因一錯死於刀兵之下

宋文帝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宋少帝劉義符之弟,初封宜都王,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號"元嘉",諡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少年登基,在位期間國力達到鼎盛,晚年卻因一錯死於刀兵之下

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由是"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於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民有所繫,吏無苟得。家給人足,即事雖難,轉死溝渠,於時可免。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 ,史稱元嘉之治。軍事上,劉義隆繼承劉裕北伐的政策,於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師北伐,但都無功而返,特別是450年的北伐失敗導致北魏長驅直入長江岸的瓜步,威脅建康,造成劉宋國力的損耗。

453年,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弒殺。時年四十七歲,不久後他的第三子劉駿起兵推翻劉劭而繼位,是為宋孝武帝。


公元453年(元嘉三十年),劉義隆長子劉劭與次子劉浚因事遭劉義隆責罵,劉劭遂唆使女巫嚴道育刻一劉義隆的玉石雕像埋入宮中含章殿前,詛咒劉義隆早死。巫蠱事發,劉義隆大怒,欲廢劉劭太子位,竟然錯誤將此事告訴了潘淑妃。

潘淑妃將此事告訴兒子劉浚,劉浚轉報皇太子劉劭,劉劭趕緊與親信的東宮將領蕭斌研議應對之策,身為劉義隆心腹大將的蕭斌,居然建議劉劭弒父自立,劉劭因此親自帶士練兵,積極謀劃。

同年3月16日深夜,劉劭與蕭斌趁夜起兵叛變,率領東宮衛隊假稱受詔入衛皇宮,騙使門衛放行。當時劉義隆正秉燭與尚書僕射徐湛之討論廢太子之事,劉劭部將張超之闖入合殿,劉義隆本能反應舉凳子自衛,五指都被砍下,最終被張超之弒殺,享年四十七歲。徐湛之亦死於叛軍之手。

4月14日,葬劉義隆於長寧陵。同月,為劉義隆上廟號"中宗"、諡號"景皇帝"。武陵王江州刺史劉駿隨即起兵討伐劉劭,並於5月20日即皇帝位,6月16日攻下京城,誅殺劉劭及劉浚;劉駿即位後改劉義隆廟號"太祖"、諡號"文皇帝"。


宋文帝劉義隆在位二十八年(公元424年-公元452年),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公元438年(元嘉十五年)召雷次宗在京城雞籠山開設"儒學館"講學,與玄、文、史三學合為《四學》 。

陳壽死後百餘年,三國史料大量出現。《三國志》內容精潔,三書很少重複,然宋文帝認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裴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文帝驚歎為"不朽"之業。

范曄的史書鉅作、"前四史"之一的《後漢書》亦是元嘉年間完成。

少年登基,在位期間國力達到鼎盛,晚年卻因一錯死於刀兵之下

政治上他提倡文化,整頓吏治,清理戶籍,重視農業生產。

軍事上,劉義隆在其統治期間,繼承劉裕北伐的政策,乘北魏與柔然交戰之際征討河南,史稱"元嘉北伐"。

外交上,劉義隆統治時期的外交政策非常靈活,和當時的許多國家有著頻繁的交聘活動。首先,是和東南亞、南亞國家以及一些海洋國家進行交聘,如天竺國、呵羅單國、師子國、都婆娑達國、扶南國、蘇靡黎國、婆皇國、婆達國等,東方的倭國君主贊、珍、濟也不斷遣使朝貢。劉義隆通過與這些國家的交往,發展了海外貿易,擴大了劉宋的影響力。

少年登基,在位期間國力達到鼎盛,晚年卻因一錯死於刀兵之下


宋文帝劉義隆身為無底劉裕之子,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劉義隆也堪稱雄主,但是在廢立太子這件國本大事上卻是輕信一個婦人,間接致使其死於刀兵之下,不得不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