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有句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

村姑說村事

問題:農村有句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為什麼?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的這句老話,字面意思很明顯,一看就懂,不需要什麼解釋的。那為什麼這樣說呢?真的不能在一起混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明白這兩種職業的不同之處。砍柴的人要找到有樹木的山林,在那裡才能砍到柴火。而放羊的人需要到水草鮮美的地方去放羊,在那裡羊才能吃飽喝足。所以兩個人所從事的不同職業,決定了他們不是一路人,不能走在一起。



再就是放羊的人,只要把羊趕到有水草的地方,羊兒就會自動去吃草了。他就會有時間和人聊天、遊玩了,而且不會耽誤羊的吃草,只要羊吃飽喝足了,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但是砍柴的人不行,他要自己不停的砍,才能完成任務。他如果想要和放羊的人在一塊兒聊天,勢必會耽誤了自己的砍柴工作,自己的任務就無法完成了。所以農村的老話才說,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



農民用這樣的老話俗語,就是想告訴子孫後代,你是幹什麼的,就要和相同行當的人在一起,不要與其他行業的人混在一塊,耽誤了你的事。這句老話雖然淺顯易懂,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放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中來看,就不見得那麼適合了。



圖片來之網絡。


衛農老頭

題主你好,百花雜壇希望與你交流。真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也感謝悟空問答。最近在悟空問答欄目經常出現農村俗語一類的問與答。百花雜壇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現象。試想,如果有有心人將全部問與答歸類結集,這真是農村俗語百科全書。

也佩服老祖宗的精明與智慧,很多具有哲理性的道理,如果讓文人墨客來說,起碼要洋洋灑灑幾千萬字。但是,老祖宗一句話幾個字就說的鞭辟入裡,入木三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且具有警訓效果。

如果要探討“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高深的涵義,其實可以與孔子《論語·衛靈公》:一句名言“道不同,不相為謀.”媲美。“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後來又發展成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砍柴的有柴道,放養的有羊道。樵夫之謀為柴草堆積如山,而放羊倌之謀則是羊群吃的膘肥體壯。

本壇主幼時,當過樵夫,打柴割草,樣樣俱全,也為生產隊放過牛羊。也具有放牛娃羊倌的人生經歷。

當樵夫之時,喜歡有乾枯樹木之處,當羊倌,喜歡水草豐美之地。

這是活動場所範圍之不同。

砍柴,則需要不停揮舞柴刀,奮力劈砍,放養,可以散放,也可以將栓羊的繩子加長,讓羊兒在有效的半徑之內吃草。主人就可以在樹蔭下悠哉悠哉。


如果,樵夫與羊倌混在一起。到太陽落山之時,必然空空如也,而羊倌的羊群個個吃的肚兒滾圓滾圓。

這裡不是說職業不同不能做朋友,而意在告訴人們,始終不能忘記自己是幹什麼的,不能東施效顰。

為避免歧義,再舉一例:建築師傅砌磚,需要不停勞作,而作家則可以閉目凝思。你說,這兩人整日混在一起,會成就何事?


百花雜壇

我一初中同學,參加了最後的對越作戰,也立了個三等功,退伍後,因農業糧,鄉鎮一級事都被前幾期退伍的佔做了,只分到村裡做主任,村裡很小,只有六十幾戶分散人家,上級比較照顧他的工作,想讓他事業上有點起色,拔髮了六百隻山羊,還幫建了幾個很好的羊圈。這些羊本來可分發到每戶去養的,但這個村田很少,農民以造林為主,每年造一塊林,上面就量得實地,給錢,但得把杉木林撫育成林。

都沒象北方人養羊的習慣。每家分去的羊看看都一樣(對羊不熟,看來看去樣子都一樣),放出後一天吃吃草,那羊亂竄位,全混上了,大家去趕回來又找這村主任重新分配。幾天後把村主任忙暈了,將羊噴上油漆字,倒沒什麼混了。

春天一來,各家都去栽木苗了,那羊也亂竄了,前面人栽杉木苗,羊就後面吃杉木苗,那時羊還是不值錢,村民們都不要這些羊養了。上級只能全歸我那同學養了。

部隊裡出來的人,又當過排長的,養起那些聽不懂話的羊還真花了不少功夫,只能一心撲在上面了,家中事少管,砍柴造林那時也各分各家事,村務幾乎沒有了,慢慢個把月他終於發現羊中也有頭領的,只要將頭領訓好,這六百隻羊也很有次序,比較規範。每天就對那幾只頭領管好就是。

終於安下心來了,每天捧著一本小說,往那梯田頭上的山口一坐,頭羊不越過,別的羊根本不過,雖然說書中自有黃金物,長久看過就那幾本(那時書少,沒手機玩)也得與人分享才有興奮。於是總叫停山上砍山造林同村人下來休息分享。別人是要用手作才能將荒林伐倒的,時有休息一會就去勞作了,時間一久,許多書裡故事沒能分享出處。他總感到渾身不自在了。賣來好煙,帶上花生米,再來幾瓶好酒。天天一悶,就叫上山上勞作的人下來休息,好煙,好酒招待,又分享故事。男人們都被他習慣了,做做一會就下去蹭吃談天吹牛了,那一年村主任羊是養肥了,上級來收購,並還獎勵了他。可憐的是那些村民們,家家都沒能完成自己的造林任務。自然錢也就少了。

所以,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還真有道理的。


老艾葉

砍柴人與放羊人的故事是一個經典的哲理性故事,在前兩年的時候曾刷屏社交圈。最初的版本是這樣的: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放羊的聊了一天,人家的羊吃飽了,你的柴還沒有砍,你能跟人家一塊混嗎?

最初的版本里,砍柴的跟放羊的一塊混似乎是吃虧的,因為羊可以自己吃草,放羊的一邊玩一邊就把自己的活就幹了,而砍柴必須是親力親為的,想玩就沒法幹活了。所以砍柴的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就不能跟放羊的混在一起。

但是隨著故事的傳播,萬能的網友們又演繹出了多個版本,將這個故事放在了更加開放的情景中去,給這個故事賦予了更多的內涵。有人說,砍柴的跟放羊的聊了一天,砍柴的雖沒砍到柴,但學會了放羊。後來砍柴的也買了一批羊,他可以一邊放羊一邊砍柴了,日子過得比放羊的好多了。

還有人說,砍柴的跟放羊的聊了一天,知道了方圓幾里詳細地形,知道了哪裡的木柴好砍,哪裡的山路好走,給以後砍柴省下了很多時間。還有的說砍柴人和放羊人一起交換客戶的,或一起合夥開烤全羊店的等等。在這些演繹的版本里,砍柴的跟放羊的在一塊混,都有不同的收穫。

砍柴的能不能跟放羊的一塊混,是要辯證的看的。人是社交動物,跟不同領域的人交往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共享彼此的資源,從這個角度看砍柴的還是有必要跟放羊的一塊交往的。但是無目的的交談、混日子確是不可取的。

你還聽過哪些版本?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鄉土、鄉村和鄉情,歡迎大家點贊、評論

大鄉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我國過去由於農村地區教育文化水平低下,大多數的農民都忙於生計沒有機會進入學校學習文化知識。

這些生活在農村的廣大農民群體對於一些生活常識和規律的掌握一般都來自先輩們對於生活當中自然現象和生活經驗的總結而形成的各種傳說,各種老話。

農村有句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講的是如下的道理:







1、砍柴一般都在比較老的山林當中,選擇乾枯的或者生病的樹枝進行砍斷,收集在一起捆住帶回去就是所說的柴。






在能砍柴的山林當中,由於樹木的茂盛生長,樹下受到陽光照射的機率非常有限,這樣的光照強度根本不利於野草的生長。所以山林中只是稀疏的有一點草,根本不夠羊群採食,而且羊群還會啃食樹皮破壞樹木。








所以放羊的人一般不會犯傻把羊往林子裡面趕。如果砍柴的還想和放羊的混,就得離開山林去草長得茂盛的開闊地帶,這樣就砍不成柴了。所以說砍柴的不能和放羊的混。





2、放羊人只需把羊趕到草生長茂盛的地方,讓羊群自己採食就可以,羊吃草的時候放羊人就可以自由活動,遠遠的看著羊群就行。









由於放羊人有了閒功夫,就能和砍柴的人談天說地,從盤古開天地說起講到三皇五帝……越講越來勁,砍柴的也願意聽,倆人一個講一個聽,眼瞅天黑了,羊也吃飽了準備回家的時候。





砍柴的才想起來,自己是出來砍柴的,家裡他二舅還等著砍回去的柴做飯呢。於是直拍大腿,說自己真是豬腦子,不聽老話講的砍柴的不能和放羊的混呀!





總叨叨

農村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放羊的工作是走走停停,邊玩邊樂就把工作做完了,而砍柴的必須要固定在一個地方,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呆在原地不動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從原話層面來講,是要告誡人們要堅守自己的工作範圍。引申為在人際交往中要結交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朋友,如果超出範圍之外的交往應酬就不要交往了。

比如一個普通的打工族有一個社會的比較有能力的朋友,人家平常吃吃喝喝就把買賣做成了,但是你卻總是和人家混在一起,結果浪費了錢財不說,也耽誤了自己的正事。

但是事物有兩面性,如果砍柴的只是老老實實在那砍柴,可能是完成了工作,但是有可能是一輩子在砍柴,永遠學不會放羊的本領。

現代社會是倡導技能多元化的時代,斜槓青年的流行,讓人們更加努力獲得了工作之外的其他技能。所以“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不適合現在的社會發展,不僅要混,還要混到放羊的本領,才是最主要的。

“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真的有道理麼?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農村有句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為什麼?真的是這樣嗎?

類似的老話多了,割草的不能跟鋤地的混呢。更不用說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了。

字面的意思很淺顯,農民也沒啥心機,只是說明一個道理:你是幹啥的就在本職崗位做好了。你砍柴和放羊沒啥交集,在你和放羊的聊天的時候,放羊的人還在創造價值,而你沒有,人家的羊吃飽了,你的柴火可能沒有砍呢。

很多人拿這句話來引申一個道理出來,那就是砍柴的陪不住放羊的。好好的一句農村老話被城裡人玩壞了。農民真的沒啥意思,說的只是功夫問題,城裡人引申的卻是雞湯,沒啥意思,很尷尬的。說什麼這是無效的社交行為,暈了我,知不知道雞湯有毒,喝多了會死人的嗎?

磨刀不誤砍柴工,但是拿刀砍柴的人跟放羊的磨洋工,閒扯篇兒,哪裡還有時間砍柴呢?老農的話也可以引申出來一個道理,但絕不是無效的社交的說法!咱們能夠引申出來的道理就是農村人理財的道理。

農村人賺錢,有兩種人。一種就是下苦力,在一種就是巧賺錢。我尊重和敬佩農村人的勤勞吃苦精神,勤勞能致富,但是用腦筋賺錢更值得提倡。致富光榮,包括用腦筋賺錢的。

道理說到這裡已經很明顯了,砍柴的代表著下苦力掙錢的一種農村人,放羊的代表著用腦筋賺錢的一種農村人。掙錢和賺錢,一字之差謬之千里萬里。

羊吃草會長肉,會生小羊仔,都能賣錢。而砍柴也能賣錢,但是一天不砍柴就沒錢了,養的羊卻在天天長肉,而放羊人也不用下苦力砍柴,每天悠哉悠哉的拿著羊鞭出門趕羊就行了。

明白農村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的意思了嗎?你有不同的見解嗎?其實還有很多說辭的,不妨大家都來評說一番。


農民妹子一枝花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農村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確實是這樣的,這要從砍柴和放羊兩個活動的本質說起,你砍柴,我放羊,從此各守一方。


小時候家裡養過羊,那時候整天沒什麼事,就牽著幾隻羊去放。我會去水草豐美的地方,也會去小樹林裡放羊,因為水草豐美羊可以一邊吃草,一邊飲水,到了中午或者傍晚羊吃飽了也喝足了,回家我也就交差了。

砍柴卻不同了,砍柴需要找那些乾枯的樹去砍。不能砍正在生長的大樹或者小樹,因為要保護環境愛護樹林。最主要的是枯樹方便用來燒火,正生長的樹水分太大,也不便於託運。



從這兩個活動看來,是不是砍柴的和放羊的屬於一對矛盾體呢,所以就有了農村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這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產中總結出的智慧,是真正的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最三農

說真的,這句話是我從朋友圈看到的,是從一個銷售保險人的動態看到的,說的是一套一套的,不愧是賣保險的。

不過總感覺少了一些人情味,人與人之間就像只存在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好毒的雞湯。你信嗎?

這明顯把人按照某種特質進行了分類。

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其實現實生活中,砍柴的不可能只砍柴,也會放羊,而放羊的也不是總放羊,在放羊的時候還給羊割草。哪裡有那麼絕對,尤其是在農村,砍柴和放羊是農村的一項很普通的勞動,比如,果農把羊拴在有草的地方,然後修剪果樹,剪下來的樹枝當柴燒。你說他是砍柴的還是放羊的。

當然,這句話有他一定的道理,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他的生活方式。但請不要忘記自己要幹什麼。相互合作同時各司其職,兩者是分不開的!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是砍柴的,但經常看到一個姑娘放羊,並且有了好感,你說你願意和這位姑娘混嗎?別說你不願意


鄉村小二哥

問題:農村有句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為什麼?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老話來自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任何老話、俗語等都是對過往農村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和提煉,有的老話依然適合今天的農村生活,有的老話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需要被淘汰,今天和大家說的這句老話“砍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其實在今天也是適用的,為什麼這麼講,還得從它的本質意義來說。

在農村,放過羊的朋友都應該能體會到,放養的時候,羊群並不是一直安靜的在一片山坡上吃樹葉的,而是邊吃邊走,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在東邊山坡,等羊吃飽回家的時候又在南邊山坡上下來了!因此,放羊是一個沒有固定路線,而且到處跑的活。那麼再來看看砍柴,在農村砍過柴的人都知道,砍柴的時候看好了一片樹木,就在那裡待著砍好了就收拾回家了!



如果砍柴你跟著放羊的混,那麼你砍的柴東一根西一根,到了飯點,放羊的羊已趕回家了,而你的柴還不知道在山坡上那裡呢?就沒有完成任務,回家咋交差呢!其實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和不同道人一起幹事,容易耽擱自己的事,也有小蝌蚪不要跟著魚混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