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尖操盤手箴言:交易是一場修行,修的是我所堅持的思維和方法

馬戲團的大象

馬戲團裡,有種怪現象。年幼的小象都是用粗壯的鐵鏈拴著,而成年的大象則用一個普通的鐵拴著。這根普通的鐵鏈實際上根本束縛不了強壯的大象。可是,為什乖乖的受束縛呢?那因為,從小開始,它就被牢牢地束縛了,無形中它無法突破不了自己的這個設限。最可悲的是次大火。除了大象,馬戲團裡別的動物和人都逃脫了,只有大活被大本能掙脫那小小鐵鏈逃命的大象,懷著自己一生的信念(我不可能逃脫這個鐵鏈)而死去。

ps :要自我突破自我設限。不能靠別人來幫你突破。好比即將除殼的小雞,自己突破蛋殼,它能成活,靠別人敲破蛋殼,結果可想而知要說要說乘風破浪,橫渡大洋了所以,我們要做行動者,不能再做觀望著,要突破自我設限,用於做一名參與者,千萬別做上。

一頂尖操盤手箴言:交易是一場修行,修的是我所堅持的思維和方法


交易市場是什麼

市場是什麼?市場是一個充滿幻象的地方,也是令人充滿幻想的地方,為什麼那麼多人沉湎於資本市場?難道是受金錢的誘惑?不是,這背後是人類的賭性和人類的貪念。

如果想追求刺激,可以去打家劫舍,如果懼怕無聊,可以去飲酒把妹,只有人類的貪念和賭性才會讓一個人捨不得離開市場,只有人類的貪念才會令自己相信時時刻刻存在的波動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贏利機會,於是,受制於本能的賭性和貪念,市場中的芸芸眾生將自己大量寶貴的精力放在尋找希望能夠迅速致富的聖盃上,對於如何建立穩定贏利的投資策略卻不聞不問。

在此,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無論是百年前的Livermore還是當今的掃地神僧,他們做的事情都不是對市場的隨機波動進行賭博,而是對市場高概率的升跌進行交易。他們能活下來,是因為那些嗜賭如命的人早已經死掉了,那些死掉的交易者用自己的生命和金錢為勝利者慶祝。

但是,什麼才是“高概率的升跌”呢?這是所有人苦苦探求的問題。市場的未來到底會怎樣?還會繼續漲嗎?能漲到多遠?其實,誰也不知道,作為一個職業交易員,我們也不應當把精力放在猜測市場的隨機波動上面,我們能做到的是從市場本身尋求答案,並且使用這個未必是正確的答案加上自己的交易策略尋求一個穩定盈利的方法。

說到這裡,認真學習過的人肯能會想到“交易系統”這個詞。這很好,做交易是應當有系統,但是大多數人只用一個破陋的系統就想著可以一統天下,不分趨勢不分震盪,不分市場不分品種,殊不知,這系統也只是表象。如果沒有深刻的邏輯歸納和總結,大多數人走到交易系統這裡也就止步了。還有一些人會想到風險控制,這也很好,但是大多數人也只是想到止損,殊不知,止損的依據才是系統的核心。

各位從書本中看到的知識,如果沒有深刻的思考,也就只是知道了而已,我想提醒各位的是,用“知道的知識”而非“理解的知識去交易”只是賭博,並且是吃了毒品之後的賭博。運氣好的,可以在賭博的過程中發現危險及時退出,運氣更好的,可以修改交易策略減少損失,只有那非常少的一部分,可以盈利。大多數人運氣沒有那麼好,於是就成了市場勝利者的祭品。

如果你只是看了幾本書,淺薄的知道了大致的內容,然後充滿了信心,那請聽我的奉勸,離開這個市場吧。除了市場,還有詩和遠方。

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還有心學習,這裡或許是你的一場修行。


市場分析的核心

市場分析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是識別市場趨勢,即識別市場運行的大方向(趨)及主導這種大方向的力度(勢)。“順勢者昌,逆勢者亡”,這一事物運行的一般規律在投機市場的風雲變換中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且不說國際期貨市場上著名的亨特兄弟逆勢操縱白銀而破產,也不說原萬國證券逆勢建倉國債期貨而潰敗,單是深滬股市的系統性風險就使得諸多的大機構搖搖欲墜……

識別市場趨勢對我們的操作有什麼指導意義?能夠指導我們所建倉位的方向和大小!與大趨勢方向一致的頭寸,相對容易獲利,頭寸可大一些,持有的時間也可稍長一些,而與大趨勢方向不一致的頭寸,量就應小一些,持有的時間也就應短一些,甚至,有時儘管預期到市場的某種逆勢波動,也可放棄,因為,在投機市場上,一旦逆勢操作又不及時改正的話,後果就不堪設想,就如魚兒,水肥草豐的時候出去尋食,容易達到目的,不容易覓食而又有所飢餓的時節亂動,就容易被老練的釣魚人用甘美的餌誘捕。

什麼是勢?改革開放就是勢,十多年前的房地產就是勢,這些年的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一帶一路都是勢,等等太多了。但你發現這些了嗎?發現了抓住了嗎?簡單說,勢就是能持續較長時間的熱點。為什麼能持續,因為其有生命力,為什麼有生命力,因為其有市場或者符合國家的政策。因此,尋找熱點並能客觀正確的分析熱點是否有較長生命力就是發現並把握勢。因此,要在資本市場有所成績,首先要明白這一點。如果說技術分析是術的層次,那順勢而為就是道的境界。唯技術難以大成!選股需要三個獨立系統,光靠技術是不夠的,為什麼?

資本市場中,價值分析者往往看不起整天搞技術分析的,特別是對基本面分析越厲害越看不起技術,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前者把握的是本質的東西,後者把握的是現象。資本市場中,我見過很多價值投資成功者,他們中很多根本就不懂技術分析,但卻能在資本市場活的很滋潤,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把握了投資的根。你可以不懂技術分析,但你不能不懂基本面分析。一個企業一家公司其向上發展過程也是“上升+平臺+上升”不斷循環的,是有勢存在的。

資本市場中,技術分析當然是有用的,如果真的把握了,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成功率和作戰效率。這是隻懂價值分析者所無法能及的。技術分析當然是有層次的,高境界的技術分析也可謂之技術之道。什麼是技術之道,技術之道依然是順勢而為。再具體點就是發現並跟隨大級別上漲的趨勢。這就要求你理解什麼是級別,原來級別的趨勢結束的標誌是什麼,其反趨勢的確認又是什麼。如果你真的懂了,你會明白二買才是你真正要重倉的天堂。看看一些技術大成者的感悟,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不抄底、不逃頂,吃足中間段。這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著深刻的道理,什麼是底什麼是頂,只有走出來才知道,你認為的底也許是更大級別下跌的一個平臺。不抄底、不逃頂是順勢而為的前提!

資本之道,就是順勢而為。勢在哪裡,資本就在哪裡。要有發現勢的眼光和正確分析勢的能力。產業的勢在哪裡,一家企業的勢形成了嗎,技術圖表的勢形成了嗎,能相互佐證嗎,順勢而為吧,此為資本之正道也!

技術分析核心

技術分析的核心手段需要交易者明白一些基本道理,其中一個就是要 通過技術分析解決交易的方向以及判斷行情的級別。如果方向和級別定了,那麼你的進出場時間框架上的依據也有了,報償風險比基本就能確定了。這些都與時間周 期息息相關,無論你做的是中長期趨勢跟蹤還是短線波段交易甚至是日內超短線,都離不開這一核心問題,那麼如何做到順勢?

我們經常會看到各個時間週期的走勢是相反的,小週期中的趨勢有時在大週期只是調整;小週期中趨勢突破的失敗可能是大週期調整結束的進場點。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把時間框架做一個簡單的定義,以4-5倍時間差做一個獨立的時間週期。

比如:一個月4周,一週5個交易日,一日有4小時,小時有4個15分鐘。依次類推就有了周線級別、日線級別、小時級別、15分鐘級別等。

我們以小時圖為核心交易,把上一級別的日線圖稱為大週期時間,把15分鐘圖稱為小週期時間。每個時間之間依次是連續的,做交易的時候主要關心上下兩個時間框架的走勢,切不可從月線圖直接越過周線跳到日線圖或者小時圖去看。時間週期其實就是我們看待市場走勢的一個模式。

打個比喻:周線圖就好比望遠鏡,日線圖就是走近一點看,那麼小時圖就是放大鏡,15分鐘就是顯微鏡了。

大小週期在同個圖表上是怎樣關聯的呢?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

簡單來說,如果核心交易圖表為小時圖(60分),那麼,小時圖的20日均線的方向就是小時圖的走勢核心,也就是小時圖級別的“勢”,要想順勢的話,就不要和 本週期的20日均線方向相反。同樣的道理,小時圖上的5日均線就是代表15分鐘圖上的20日均線!小時圖上的20日均線也就是日線上的5日均線。

說道這裡大家應該明白如何看上下週期之間的關係,什麼叫順勢?如何順勢?

如果本週期和下一週期的趨勢相同的時候,趨勢就會相對流暢,可以按照這個原理找到價格在時間上的突破點,也就是價格變化的臨界點。甚至可以從時間框架上簡單的看出市場是否會引起震盪而做出規避。

諺雲:“看大勢者賺大錢”,先哲說:“取智不如取勢”,更有古訓“識時務者為俊傑”,是啊,皓月當空,哪裡不可以自在地飛翔呢,可是飛蛾卻偏偏要撲向夜燭;由於不瞭解大的環境,由於認識的侷限,很多事情在別人看來是鑽牛角尖,卻也有人樂此不疲,很多事情在以後看來是可笑和荒唐的,可當時卻毫無顧忌;對於市場交易,我們更不要以一時的得失而定結局,更不要以為單憑自己一求成之心就能成事,更要善於等待時機,更要善於識別和順應市場大趨勢,就如人生,交易也只是一個過程,並沒有終極的結果……機會是寶貴的,但在投機市場上,我見到過太多的人,為了把握市場的每個可能“機會”以走捷徑,不顧市場的大趨勢,實際上卻走了更遠、更長、更艱險的路。


耐心是成功的前提

未成熟的柿子都具有澀味,除去柿子澀味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是,無論你採取哪一種方式,都需要花一段時間來熬熟,如果你不到一定的時間就打開,那就沒有辦法使柿子成熟而除去澀味,如果你因為心急沒有耐心、在柿子未成熟的時候就經常打開來瞧瞧,甚至不時咬上一口看看,那你就無緣享受成熟甜柿的滋味了。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些時間讓它自然成熟,假如過於急噪、沒有耐心而又不甘心等待的話,就會“欲速則不達”,甚至常常會遭受破壞性的阻礙。因此,任何真正的成功者可能各具特點,但他們一定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那就是都有不同凡響的耐心,看到過獅子是如何捕獵的嗎?它耐心地等待獵物,只有在時機及取勝機會都合適的時候,它才從草叢中跳出來,成功的炒手具有同樣的特點,他決不會為炒而炒,他耐心地等待合適的時機,然後才採取行動,索羅斯就將自己成功的秘訣歸於“驚人的耐心”,歸於“耐心地等待時機,耐心地等待外部環境的改變完全反映在價格的變動之上”。

遺憾的是,“交易要具有耐心”,這誰都明白、聽起來很簡單的道理做起來卻不容易,這是因為,它和人性中的某些本能因素是相背離的:真正長時期地理性地交易是如此的“單調無味”,出於賭性的本能,新手們就喜歡不顧市場外在條件在市場跳來跳去尋找刺激;市場常常會出現時間不太短的風險大收益小的市場階段,但“知之不可為而為之”、“要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而總是進出市場“尋找和把握”機會則也是人性的本能使然;外界的喧譁和躁動也在每時每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判斷和耐心……

“春天”才是播種的季節,無論你多麼喜歡花,你也不能在冬天就將種子播入土地,我們不能太早,我們也不能太遲,我們必須耐心地等候,耐心地等候到正確的時間、耐心地等候到正確的環境,然後我們才可能做正確的事情。耐心,看視平凡,卻是一種偉大的品質!它使心浮氣躁者變得清涼,它使忿恨不平者得到溫馨,它使煩惱痛苦的人感到舒暢,它使心灰意冷的人受到鼓舞!

如果我們沒有耐心,在這個充滿機巧的人世間,我們又能夠真正作成一件什麼事情呢?


專注是堅持的源頭

約瑟夫.基爾施納在舉世聞名的著作《聰明人的聖經》裡講述了聰明人聰明的做法就是專注,他說:“如果你醒著,你就當清醒;如果你睡著,你就當酣睡。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應該再考慮其他事. 如果你的手在這裡,你的思想也應該同時在這裡。如果開始行動,就不要遲疑。”

專注的結果,他也告訴了我們:“當你在生命中生活,在死亡中死去,與你自身以及整個宇宙和諧一致的時候,就再沒有任何使你恐懼的東西了。”

這就是專注。專注是一種完全在當下的狀態,完全與你的事情融為一體的狀態,在做事的時候做事,不想別的。不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感到自責和後悔,不對未來要發生的事情感到焦慮和恐懼。當 你在做事情的時候,你只擁有事情。莊子曾展示了這樣一種狀態:“萬物與物同生,天地與我合一”,這就是專注的最高境界。畫家畢加索在專注的時候,幾個月沒 脫過鞋子,結果爛在了腳上,這就是和事情在一起。我們從小就學習的《全神貫注》裡,羅丹在修改女神雕像的時候,居然全然忘記了友人。

當你專注於當下,專注於事情本身的時候,你會發現時間會停滯,不知不覺過了很久,這時候才發現你堅持了很久。專注就是忘記堅持。

專注的時候,內心也會非常的平靜,你忘記了要去堅持,就不必分配精力給“堅持”,不斷拿出精力來告訴自己要堅持。你忘記了目標,不需要拿出精力來提醒自己“我還有目標”。專注就像激光一樣,全世界,只有這一個。

於是哲人說,專注才能從容。當你專注的時候,你就可以從容的做事情。顯示的結果就是堅持。

專 注還是在定完計劃後放下你的目標。在面對巨大的任務和目標,人往往無從下手,也容易產生退縮和恐懼,感覺自己難以企及。首先,由於計劃過於宏偉、龐大,你 覺得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後才能開始執行,結果你一直在等待這樣一個合適的時機,而計劃也在等待中不了了之。其次,當執行中產生變化的時候,你也很容易產生挫敗感,當變化不利於大目標的時候,你更容易產生焦慮。


坦然是解困的方法

交易避免不了失敗,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想要坦然地接受虧損,應當在觀念中明白兩個道理,一是損失的發生是必然的,二是損失的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

為什麼損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因為股價的波動具有不確定性,雖然我們努力去做高概率的交易,但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要知道,出現損失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任何事情。即使你每一件事都做對了,損失仍然必然發生,因為概率使然。概率是什麼?概率是數學,數學是宇宙中的真理,是你應該深刻認識的“實相”。

有的人會執迷於“浮虧”和“實際虧損”這樣的偽概念區分,認為“浮虧”不是真正的虧損,在我看來這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這裡要強調的是符合投資和交易策略的“浮虧”就是損失,其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了投資和交易策略的界限,你就應當接受,因為接受損失是獲得生存機會的基礎。

所以說,優秀的交易者的特徵之一是止損堅決。只有坦然接受損失,才能保證止損時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才能保證交易策略執行結果的預期。


交易的聖盃與盈虧同源

無數人苦苦尋求交易必勝的聖盃,以為尋到之後就可以盡覽天下之財,嘗試過無數指標,體驗過無數方法,最終卻發現世上沒有靈丹妙藥。

經歷了那麼多,我深刻的認識到所謂交易的聖盃只是一場虛幻,市場上充滿了黑天鵝,什麼是黑天鵝,黑天鵝就是必然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就是在你特定交易方法之下必然發生的令你很不爽的事件(嚴格來說,交易中的虧損是高概率的,並不是小概率事件)。在這裡,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每一種交易方法在盈利的同時也會導致虧損的發生。也就是說,虧損和盈利本是同根生,有盈必有虧。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屏蔽掉所有虧損,那就是不交易,但是不交易的結果同時導致了你屏蔽掉所有盈利。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盈利,你就必然要接受虧損。可是我們如何在虧損和盈利的雙重腳鐐下跳舞呢?最直接的,我們可以進一步想到讓盈利的次數多於虧損的次數,如果這個做不到怎麼辦?那也可以讓不佔優勢的盈利次數的合計盈利超過佔優勢的虧損次數合計的虧損,用高大上的語言說就是要處理好勝率與盈虧比的關係。

這個就是盈虧同源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道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認識清楚盈虧同源的本質的基礎上,尋求在交易中可以讓盈利持續性大於虧損的機制。所以,在每次交易平均倉位都一致的情況下,盈虧比和勝率就直接決定了交易的業績(在以下的論述中,我們都是建立在每次交易倉位相同的假設之上,對於倉位不同的情況,自己做一個Excel表格測算一下即可,非常簡單)。除了盈虧比和勝率,其實還有一個影響因子,就是資金的利用效率,本質上是交易次數。

綜合而言,你的交易績效=勝率*盈虧比*交易次數,在這個公式裡面,三個因子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具有決定性的是前兩個因子的乘積,如果勝率*盈虧比大於1,那麼交易次數越多,賺的越多,這是創造財富的路徑,如果勝率*盈虧比小於1,交易次數越多,虧的越多,這是毀滅財富的路徑。

所以,我信念中的交易的聖盃是不存在的,我們努力的方向是要提高勝率*盈虧比*交易次數的乘積。

也就是說,作為交易者,我們首要的目標是要保證勝率*盈虧比持續性的大於1,這裡面明顯存在三個方法,要麼你的勝率高,盈虧比適中,要麼你的勝率低,但是有一個非常牛逼的盈虧比,要麼你的勝率和盈虧比都很平平,但是綜合起來還是賺錢的,這是能保證賺錢的先決條件。這個先決條件做不到,其實是不用思考如何提高交易次數提高資金效率這個問題的。


心態是一切的因素

心態控制是股票投資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良好的心態,操作就會受到股票短線波動的影響,下面從買股賣股持股三方面講一下炒股的心態控制:

買股心態:

(1)要著眼於中期位置的高低,不要被盤中股價短線的漲漲趺跌所左右,凱恩斯的一句話說得好“我寧要模糊的正確也不要精確的錯誤”,所以不要妄想買在最低價。

(2)只要該股中線處於上漲階段的初中期就不要斤斤計較短線的價差而猶豫買進,不要認為短線買點就是一個點,而是買進的範圍。

(3)不要因為買進股票後大漲特漲就沾沾自喜認為很不得了,也不要因為買進股票後出現短期的盤整就垂頭喪氣認為水平低下,這幾天不漲並不代表以後不漲。

持股心態:

(1)要抵制誘惑,就是在買進股票後你的股票短期內不漲,而總會有股票出現在漲幅榜上誘惑你,要能夠抵制這種誘惑。這往往是促使很多投資者賣出自己手中的股票而去追漲其他股票的重要原因。

(2)要學會承受冷落,能夠承受股票短線的下跌或調整,股票的上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時f間,不要一心想著買進股票後馬上就大漲特漲,這是一種特別有害的思想。投資不僅需要投入資金還要投入時間,要記住“欲速則不達”的古訓,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

賣股心態

(1)短線賣出信號出現時,應該果斷,不能猶豫,不要以為賣出後股票下跌你才是贏家,也不要以為賣出股票後上漲你就是輸家

(2)不要想著賣在最高的價位,在賣出信號出現的後幾天選擇次高點賣出也是不錯的。

(3)止損也是一樣,止損條件出現時也應該按計劃執行,哪怕以後再次出現買進信號時再買進,也不要認為止損後股價的上漲你就是錯誤的。畢竟控制好風險才是第一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