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在高考中,有加分待遇,偏偏這個民族就沒有,為啥?

我國大多數的省份,已經結束了高考,有些省份會延續到今天,在高考中,少數民族的考生,是有一個加分政策的,這也是我國政府,給少數民族同胞的優待政策,但就有那麼一個少數民族,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這個民族就是白族,說到白族,他們的族人基本上,都生活在雲南的大理等地,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為啥白族人不能在高考中加分吧。

少數民族在高考中,有加分待遇,偏偏這個民族就沒有,為啥?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雲南江川李家山,發現了一個古墓,有關專家就前去考察,發現了滇王金印,這裡出土了不少的青銅器,經過對比發現,上面的文字和風格,都和當時中原水平,是很相似的。

這個大將帶著大家路過了沅水,接著攻下了且蘭,最後打下了夜郎,一路火花帶閃電,打到了滇池,他拿下滇池之後,要回去彙報自己的成果,就發現路不通了,秦國又把楚國的黔中郡,給打了下來,這些人沒辦法,就在這裡自立為王。

少數民族在高考中,有加分待遇,偏偏這個民族就沒有,為啥?

後來有了滇王的出現,知道漢武帝時期,古滇國才投降,他們都是楚國人,帶來了大量的楚文化,對於青銅器的製作,也是很精通的,慢慢的,他們就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去,成為了白族人的發源人之一。

在白族話說,有不少都是古漢語的發音,比如把筷子,念成箸,把秤念成權。中國的語言學家,鄭張尚芳先生,就研究過白族語言,他發現白族和漢族,有著共同的祖先,白語算是漢語的一個分支,後來獨立了出來。

少數民族在高考中,有加分待遇,偏偏這個民族就沒有,為啥?

而且雲貴地區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奇特的地區,這個地區因著地理位置的原因,並不是什麼戰略重地,大家也不會強行爭奪這塊地,在這片地區的人們,屬於是關起門來,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明朝初期的時候,有很多江浙一帶的人,就移民到了這個地方,使得白族和中原文化,又有了交流,一直髮展到現在。

高考加分這個制度,主要是為了平衡,教育資源的不平等情況,但是白族並沒有這樣的情況,白族的教育程度,普遍都很高,和漢族人幾乎沒什麼區別,所以他們是沒有加分制度的。

少數民族在高考中,有加分待遇,偏偏這個民族就沒有,為啥?

有些偏遠地區,比較窮困的白族人,還是可以享受到,加分的待遇,但在大理等地,受教育比較好的白族人,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