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油國產量下跌 助推油價猛上漲

7日早上10點08分,尚處於美國夜盤時間的WTI原油突現異動:在交投並不活躍的情況下,1分鐘內由每桶69.92美元拉漲至70.16美元,一舉突破70美元的“天花板”,繼而刷新4年新高至70.69美元。與此相對應,中國原油期貨合約(SC原油)也在昨天10點34分趁勢突破460元/桶,創該合約掛牌上市以來新高。

“我們一直認為二季度原油市場存在不確定性。”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首席石化研究員裘孝鋒表示。

根據他的測算,目前全球能立刻動用的原油剩餘產能在380萬桶/天,其中180萬桶/天是減產協議規定的產能,另外200萬桶/天主要是頁岩油的產能。後者已將頁岩油在3至6個月增加100萬桶/天的產能潛力考慮在內。因此,短期內油價仍面臨上漲的可能。

“SC原油的常態價位應該是420元左右,WTI的常態價位則在62美元左右。從近期走勢看,市場趨於瘋狂,而不是理性。尤其進入初夏後,在整體大宗商品市場走強的影響下,各方盼漲心切,原油迭創新高,未來甚至還能看到又一輪新高的出現。但可能最早在5月中下旬,隨著地緣局勢變化和多頭獲利了結,原油市場終將回歸冷靜而回落。”劉心田預測。

在供應方面,除歐佩克主動減產外,另兩大產油國——委內瑞拉和安哥拉的產油量近年來都出現意外下滑,也助推了油價上漲。美銀美林分析師、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弗朗西斯科·布蘭奇近日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也稱,組織成員之間的產出中斷可能使布倫特原油未來達到超過每桶80美元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