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集體“沉睡”背後是教育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發文痛批當代大學生,連發詰問戳中了“沉睡中”的大學生的多處痛點,火力集中的一句“你不失業,天理難容”,更是將大學生推向了輿論的浪尖。

當代大學生集體“沉睡”背後是教育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人民日報這篇批判文章讓人大呼過癮,直截了當揭掉了“天之驕子”們光鮮亮麗的外衣。然而定神一想,真是這樣嗎?細讀下來,字裡行間透露著“甩鍋”二字。

中國學生是出了名的勤奮刻苦,能進大學的都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勝利者,上了大學之後突然萎靡不振,集體沉睡起來。到底是原因在哪?是誰之過?

一、大學學生學習難

當代大學生集體“沉睡”背後是教育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說出這個觀點,很多人可能會站起來反駁:中國大學一個比一個修的漂亮,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該有的都有,老師又不缺而且至少都是博士,怎麼可能讓學生學習難呢?

是的,中國大學教學“硬件”沒問題,問題出在“軟件”上,尤其是師資能力。如果你具備一定的鑑別能力,不妨去翻看下普通大學的教材,不難發現整本教材都在堆砌概念和理論。這類教材,大多是普通高校老師為了評職稱而編寫的。

普通大學老師的授課方式大多是照本宣科,對著多年沒改進的課件讀一遍,鮮有啟發性的分析。一節課過去,老師終於讀完了,學生們迷迷糊糊啥也沒學到。

二、大學老師教課難

當代大學生集體“沉睡”背後是教育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說得好像錯在老師,其實老師也有苦衷。眾所周知,中國大學老師的工資真心不高。現在想進高校,要麼博士學歷要麼有留學背景,結果只給幾千塊的月薪,投入回報比太低。

工資和職稱掛鉤,職稱和論文、科研、項目掛鉤,所以老師們的精力都耗在了這一塊。課上得好不一定多拿錢,職稱評不上去一定少拿錢。大學老師教授都是普通人,衣食住行用五方面都沒特權,也是花一樣的錢。

三、教育經費常年欠缺 

當代大學生集體“沉睡”背後是教育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我國教育經費一直處於欠缺的狀態,缺口有多大呢?各位可以自行計算,1993年立法規定教育經費要佔GDP的4%,然而在其後20年都是維持在GDP的2點幾,從2012年才開始勉強達標。這中間的缺口有多大?

教育支持欠費直接導致兩種情況:一是吸引不到優秀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師隊伍,二是現有教師待遇低。於是誘發上面前兩種情況普遍存在。

四、高房價剝奪大學生的理想 

當代大學生集體“沉睡”背後是教育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高中生的理想是考大學,等他們實現理想進了大學學習,還沒來及緩口氣,時不時就聽到老師同學會聊房價,畢竟是社會熱點話題嘛。大家心裡一盤算:將來工作幾十年不吃不喝也不可能買起房子。於是絕望來了。

絕望剝奪理想,失去理想的人怎麼可能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學習呢?反正學習也買不起房子,不學習也買不起房子,既然結果都一樣,那就選種輕鬆的活法過一天是一天。

人是環境的產物。當大環境陰雲密佈的時候,指望個人自己造梯子爬上去撥雲見日,自然是強人所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