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在中蒙交界的内蒙古西北边陲,有一个被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覆盖的地方,这里年均降水量37毫米,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冬季低至零下40℃,7、8级以上的大风天数达到107天,它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合人类生存地区”的额济纳旗。

在这个茫茫沙漠、赤地千里的“生命禁区”里,武警额济纳中队的一茬茬官兵像“千年胡杨”一样深深扎根大漠戈壁,在恶劣环境中铸就赤胆忠心,在自力更生中赓续红色基因,在卫国戍边中担当历史重任,始终做到信念坚定、初心不移,用忠诚与坚守书写着新时代武警官兵的卫士风采。涌现出第十六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军“优秀基层中队(连)主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慧成,第十一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提名奖刘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日前,笔者走访该中队,从官兵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强烈感受到红色基因已经融入官兵血脉,释放着战天斗地的强大力量。

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位置偏坚如磐石的信念始终不偏

“作为武警部队4个先进典型中队之一,感到很自豪、很光荣!”2018年4月,刚刚得知被武警部队确定为宣传典型时,额济纳中队全体官兵群情激昂、兴奋不已。

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耀。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为艰苦偏远的基层中队,它距支队机关640公里,距总队机关1400公里,却受到了武警部队党委的高度关注和关怀。

这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集体。越是环境苦越需要吃苦,越是位置偏越需要信念坚。作为驻守额济纳11.5万平方公里的唯一一支武警内卫部队,肩负着执勤处突、反恐维稳、抢险救援等重任。只有信念坚定,才能忠诚坚守。

坚定信念,首先必须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引领,在维护核心、对党忠诚上做到纯粹。曾几何时,在电视急缺、没有手机网络的80年代,由于地处偏远,深处沙漠,交通和通讯都十分不便。面对没有信息优势、缺乏上级指导的窘境,中队省吃俭用半年时间,为4个班分别购买了1部收音机,并积极协调地方图书馆,定期为中队更新理论书籍,使每名官兵能在第一时间聆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学习到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强官兵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现在,每次党中央发布创新理论,国家和军队出台重大方针政策,中队都认真组织全体官兵原原本本学理论,逐条对照校偏差,不断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三个绝对”;每次官兵入党立功、入营退伍,中队都及时组织大家到荣誉室讲传统、话使命、表决心,自觉把个人愿望转化为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每次遂行任务,中队都安排学习政治要求和上级指示,官兵都主动看齐追随、履职尽责。

党的十八大后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队官兵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探索历史传统对照学、系统理论专题学、信息媒体融合学、组织参观现地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起以“锻造忠诚之魂”学习园地为平台,以每日时政新闻小点评、每周学习“金句”小讲堂、每月理论观点小辅导、定期难点疑惑小辨析为主干的理论学习体系,通过分层多维立体教育模式,让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灵魂种子在大漠戈壁扎根发芽、枝繁叶茂,始终做到坚定信念、坚守忠诚、不懈奋斗。建队以来,中队没有一人违规违纪受到处分,没有一人主动退缩申请调离。

“在额济纳当兵,是我一生的荣耀。”采访中,中队战士魏志刚说,是它让我明白了心中坚守的信念,是它让我锻造了百折不挠的意志。

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环境差卫国戍边的意志始终不差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到了苏宏图,心里直想哭;过了清河口,扭头就想走”。 这是额济纳当地的两句顺口溜,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许多人对额济纳望而生畏,来过的人把这里说成“月球之旅”。

曾经一位领导在视察额济纳中队后,被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震撼,满怀深情地说:“想不到额济纳旗条件如此恶劣,中队官兵能够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奉献。”

要想让每名官兵都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耐得住“大漠孤烟”的寂寞,关键是要牢固树立扎根大漠、忠诚奉献的顽强意志,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卫国戍边、矢志强军的事业中,才能不断打牢官兵扎根边疆的思想根基。

在历史长河中追寻“寸土不丢”的戍边情怀。这些年,中队不但没有把环境艰苦、地处边境当作劣势,反而作为最大的教育资源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历史中的边塞文化、建国后的国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结合融合,深入挖掘额济纳地区卫国戍边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人物,挖掘全国、武警部队、自治区三个层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挖掘驻地特有的“胡杨精神”“航天精神”“骆驼精神”,挖掘中队年年先进的基因密码,汇编了《边塞文化录》《强军故事集》,让官兵在学习历史、赓续血脉中,感悟“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国土虽大、寸土必安”的豪情壮志,激发官兵扎根大漠、戍卫北疆的政治热情和敢于挑战、攻坚克难的钢铁意志。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今年4月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部署后,中队指导员康昊就带领3名战士一头扎进博物馆、图书馆,寻根溯源查史料,反复论证探基因,在1949年11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额济纳自治区保安大队组建的历史上,扩充了额济纳军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主张、投身抗日救国洪流的伟大抗战史。一部包含中队起源、重组、发展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完整队史就此诞生,成为中队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依据。在中队扎根10年的老兵崔达激动地说,现在中队有了红色历史传承,我们也是红色传人,我们一定把老一辈革命家和一代代官兵卫国戍边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融入实践、发扬光大。

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缺水不缺精神,风沙大志向就要更大!”中队班长张子阳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我警醒、教育他人。2014年刚到中队时,面对茫茫戈壁、漫天黄沙的“生命禁区”,他当时就打起“退堂鼓”,不是压床板就是泡病号,甚至产生过逃离部队的想法。当时,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于是,中队就将习主席关于“青春”“奋斗”“幸福观”等论述和驻地军民艰苦奋斗的历程结合起来,一方面组织观看《追寻习总书记的初心·梁家河篇》微视频,感悟习主席七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一方面向他讲述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扎根大漠,为祖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讲述一茬茬官兵奋战“生命禁区”、矢志卫国戍边的艰辛历程。小张听着习主席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普通知青,到乡亲们眼里能吃苦、爱读书的大队书记的艰辛历程,看着荣誉室里的一张纸历史照片、一个个锦旗奖杯、一句句老兵留言,小张内心受到强烈触动,当时就写下了“当个额济纳好兵”的“决心书”。此后他事事干在先、处处走在前,并转了士官、当了班长,成为支队有名的“敬业模范”和“精武标兵”,有几次其他单位想把他“挖走”,都被他坚决拒绝。

进入新时代,额济纳中队官兵靠着与苦为伴、以苦为荣、苦中思进、苦中作为,逐渐成长为祖国北疆铁心向党的旗帜、艰苦奋斗的模范、全面建设的标杆,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被总队树立为“大漠卫士”先进典型。

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时代变建功大漠的初心始终不变

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G7京新高速的全面贯通、策克口岸的全面开放,现在的额济纳,已经成为祖国北疆“北开南联、东西贯通”的重要“桥头堡”,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反恐形势更加严峻,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复杂。中队全体官兵坚决贯彻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始终牢记习主席忧思关切,深入推进练兵备战,集中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履行使命能力全面提升。“中队担负着出疆入京大通道的反恐任务和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起着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队长邵喜文说。

当好主力军和突击队,完成好使命任务,首要的是坚守初心。

长期以来,额济纳中队官兵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根植于灵魂深处,先后“四修”队魂激励官兵忠诚坚守,接力奋斗。1983年,中队改编重组之初,党支部一班人就提出了“赤胆忠心守北疆、扎根大漠保国家”的队魂;1999年,又提出“坚决听党指挥、敢于战胜一切、永做忠诚卫士”的队魂;2009年营区整体搬迁,又提出了“忠诚坚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队魂;2017年,再次提出了“铁心向党、精武强能、担当奉献、争创一流”的队魂,形成了“位置越偏越看齐、环境越苦越奉献、荣誉越多越创先”的“三越”精神和“忠实、踏实、朴实、务实”的“四实”作风。可以说,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换,中队官兵“忠诚、坚守、奉献”的初心始终没有变,并将之视为生命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2000年4月13日,武警部队首长在视察中队时,高度赞扬官兵扎根奉献、自强不息的大漠精神,并题词:“中华精神——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大漠戈壁的忠诚坚守

“中队队魂是一茬茬官兵精神意志的传承,是血与汗的凝聚,有着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无时无刻都引领和激励着我们扎根大漠奉献青春、矢志强军担当重任。”2017年入伍的列兵祝云说,“我们这批分到中队的32名新兵,刚开始的时候都抱着各种想法,有想当兵锻炼的,有把当兵当跳板获取出路的,有准备立功、入党、提干的,等等。但不到3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发生了蜕变,没有了私心杂念,没有了怨天尤人,没有了等待熬混,全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扎根大漠、卫国戍边这个唯一目标努力奋斗。”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近年来,额济纳中队官兵用忠诚坚守换取社会安宁,用忠实履职赢得人民爱戴,一步步树起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旗领导表扬说,“把任务交给这样的部队,党和人民放心。”驻地群众肯定说,“有武警官兵在,我们很安心。”

图文|田冰、毛胜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