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中最难啃的一战:伤敌280余人,我方损失2000余人

在《亮剑》这部电视剧里相信很多人对这样的一幕留有印象:在山里迷路的山崎大队,误打误撞找到了八路军的军工厂,军工厂被毁。

由于山崎大队占据高地,之前进攻的八路军久攻不下,最终是李云龙采取向前挖掘战壕,采取扔手榴弹的战术,全歼了山崎大队。

影视剧中的这一情节,取材于百团大战中最难啃的一战--关家垴战役。

百团大战中最难啃的一战:伤敌280余人,我方损失2000余人

百团大战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八路军的破袭战让华北的日军损失惨重。日军有一个特性,就是在被痛打后,会立即组织大部队反扑。于是,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就变成了“反扫荡”。

随着日军疯狂的反扫荡,八路军指挥总部也在不断的转移。1941年10月下旬,冈崎大队(亮剑中的山崎大队),误打误撞的走进了太行山中的黄崖洞谷。

在太行山的黄崖洞谷中,有着八路军的一个兵工厂,这个兵工厂当时已经能够日生产出400支步枪以及无法计数的子弹,当听闻这伙日军逼近黄崖洞的时候,八路军高层指挥极为震惊,命令立即阻击。

百团大战中最难啃的一战:伤敌280余人,我方损失2000余人

冈崎大队在根据地军民的阻击下,往黄崖洞西边撤离,最终跑到了关家垴附近,而在关家垴周围刚有打完榆辽战役,正在修整的一二九师,于是彭德怀决定调动部队,吞掉这伙鬼子。

关家垴是太行抗日根据地腹心地区,地势险峻,东西面都是陡坡,北面是悬崖,易守难攻。而冈崎大队在八路军还未完成合围之前,就已经跑到了高地上,组织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火力网。

百团大战中最难啃的一战:伤敌280余人,我方损失2000余人

随着周围日军不断的向关家垴增援,所以留给八路军129师的时间并不多。由于地形上不占优势,以及缺乏重武器,再加上日本方面不定时的飞机轰炸,八路军的进攻先后受挫,伤亡在不断增大。

在769团指挥所的刘伯承看着伤亡增大,极为焦灼,突然发现了关家垴陡崖崖顶与壕坎的坡面有黄土的。一道“挖暗道上去!”传下,经过一天一夜的进攻,虽然上了高地,但是冈崎大队退缩在了两个主要的战壕里。

随着日军援军的到来,八路军不得不撤退。

百团大战中最难啃的一战:伤敌280余人,我方损失2000余人

在日本老兵才田升的回忆录中写道:“支那部队进入高地后,我方退缩到了顶端台地阵地,已经有一部分支那军攻入阵地,本以为末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开始全面撤退了。”

这场战役的惨痛代价,其实是抗战的真实写照。真实的抗战,并非如今众多抗日神剧里手撕鬼子那般“简单”,日军吃的是罐头,而八路军连参水的稀饭都少有。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武器装备,和日军相比,其实都是有差距,这是历史事实。

抗战能够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成果,对于往昔艰辛历史,我们应该铭记,更应该正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