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翁氏家族在中國近代史上聲威顯赫,先後出了父子兩任帝師。翁心存曾任咸豐、同治兩朝帝師,兒子翁同龢任職同治、光緒兩朝帝師,最後還做到了首席軍機大臣,成為光緒皇帝的心腹。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翁同龢在咸豐六年高中狀元,後一直供職於翰林院。自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軍費開支大額增加,國庫空虛。咸豐帝為扭轉經濟困局,大量發行大面額鈔票和銅錢。

任職戶部尚書的翁心存對此持反對意見,稱欲速則不達,事後濫發錢幣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咸豐帝無顏見老師翁心存,還將翁心存撤職查辦。

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打壓了肅順等八大顧命大臣,翁心存因之前也反對肅順等人而被重新啟用。隨著父親重新得勢,翁同龢也從翰林院編修之職調到了上書房,還成為同治帝的老師。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帝師本身沒什麼太多值得稱道之處,但是帝師身份卻給了翁同龢飛黃騰達的機會。

翁同龢初涉官場時,恭親王奕訢把持朝政,權勢如日中天,他迫不及待地投靠了恭親王。然官場權利爭奪太過於激烈,而且變幻莫測,恭親王最終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憎恨,慘被罷黜,而啟用了醇親王。

在朝臣權力大洗牌中,翁同龢見風使舵,又投靠了醇親王,這種首鼠兩端的行為遭到了許多朝臣的非議。

同治死後,光緒即位,光緒不滿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想再如同治帝一樣做一名傀儡皇帝。作為老師的翁同龢自然是大力協助,幫光緒出謀劃策。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但是作為老師的翁同龢卻得意忘形,經常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年輕的光緒。光緒作為一國之君,有時候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他雖然敬重老師,但是老師的許多行為太過於霸道,根本沒考慮他的切身感受,也不曾顧及到他作為皇帝的面子。

當時慈禧太后心腹是榮祿,榮祿與翁同龢是一對生死冤家,相互之間都互相傾軋,互相抨擊。

甲午戰爭後,中國通過改革自強的民主意願越來越強烈,作為年輕的光緒皇帝也是躍躍欲試。翁同龢就向光緒推薦了康有為、梁啟超等進步封建士族分子,維新變法也就此慢慢展開。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起初,慈禧太后對變法也是極力支持,但是變法後期卻觸犯到了以榮祿為首的守舊派官僚的利益。榮祿就買通了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監李蓮英,要他在合適時機在慈禧太后面前詆譭翁同龢,說翁同龢目中無人,作為帝師,不把皇上放眼裡,更不把太后放眼裡。

慈禧太后大怒,以傲慢無禮之罪發佈一道懿旨將翁同龢撤職,賜他還鄉。

但事後翁同龢得知,將他撤職的懿旨中並沒有“欽奉懿旨”的字樣。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要他告老還鄉的不是慈禧老太后,而是光緒皇帝自己。

事實上,自甲午戰後,李鴻章失勢,翁同龢以帝師身份兼掌樞機,成為朝中最有實力的漢族官僚。素以詩書傳家的翁同龢開始變得傲慢跋扈,同朝官員對他敬而遠之,作為學生的光緒皇帝都對他的做法難以忍受,翁同龢最終成了孤家寡人。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翁同龢是成也帝師,敗也帝師,他登上權力之巔時,沒有更好的約束住自己,沒有更好地把控住君臣之間那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做臣子的永遠是臣子,絕不能凌駕於帝王的意志之上。

翁同龢被罷職後,光緒皇帝的變法就遭到了慈禧的鎮壓,走向了失敗,戊戌六君子慘死於菜市口,自己也被囚禁於中南海,失去自由。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被罷職後的翁同龢,晚景淒涼,由於在職期間走得是清廉路線,並沒攢下什麼錢財,所以生活窮困潦倒。

在臨死之時,翁同龢寫下一首絕命詩:“六十年間事,淒涼到蓋棺。不將兩行淚,輕向爾曹談。”同時,他還寫了一封遺折。雖然他明知他的奏章是不可能讓主子光緒看到的,但還是為晚年不能報國而深感慚愧,期待國家日後可以走向富強。

光緒被囚禁於中南海後,還派人專門打聽過老師翁同龢的消息,當得知到老師寫的這首絕命詩後,不禁潸然淚下。光緒很後悔自己當年對老師的無情,痛哭流涕下說了五個字:“老師,對不起!”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和一封遺折,光緒帝得知後說了五個字

光緒心裡明白,老師翁同龢如果不被罷職,或許變法可以走向成功,他也不會就此被囚禁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